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嘉录(194)

作者: 太子姑娘 阅读记录

第一道出自《论语》,孔子说:“齐国的政治一有改革,便可以达到鲁国的这个样子;鲁国一有改革,就可以达到合符大道的境界了。”

第二道出自《大学》,商汤王刻在洗澡用具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2]

看似两道题,实际上是一道题。说来说去,都是要论变革。而现今朝廷中最大的事,便是变法。

沈嘉作为变法大臣,不出变法,出什么题呢?

有些聪明的学子,在考试之前就猜到是沈嘉主考,故而押对了题。他们不假思索的展开纸,一挥而就。而有些学子光顾着读书,没有了解过变法,顿时傻眼了。

沈嘉缓缓巡视着诸位奋笔疾书的身影,将学子们的表现一一记在心中。他看着有些学子文思泉涌下笔如神,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士子们的文章,期待听到他们对改革的看法。

主考官两眼放光,一脸期待,但对于作为考生的杜涣,则是抓耳挠腮,叫苦连连。杜涣盯着题目想了半天,不知从何下手。他打开墨盒一边研磨,一边思考。可墨都磨好了,他还是毫无头绪。

杜涣对变法的态度,大体上是支持的,唯有对“除冗滥”持有不同的意见。沈嘉这题一出,大部分的考生都会变着法儿的吹捧新政,只为讨得主考官的欢心。但杜涣却没这样想,他和沈嘉相处久了,也学到了几分大哥的“耿直”。

于是他分正反两面论述,在众考生中,还真是别具一格。

与此同时,养心殿中,萧翌一直担心第一天考试会不会出什么状况,让锦衣卫一个时辰一报。当他听到考生都已入贡院,沈嘉命人封锁大门后,心中的大石头才放下。

木棉端了杯茶递给萧翌,“陛下何必过忧,大哥他自有分寸。”

“谁说朕担心沈嘉?”萧翌看着木棉,打趣道,“我担心你未来外甥的父亲呢,也不知考得如何?”

木棉果然不好意思道:“陛下不要取笑奴婢了。”

“算起来,木槿应该是九月份生,你真不去陪陪吗?”萧翌问道。

“奴婢想着,等妹妹快生产时,去杭州看看。”木棉看向萧翌,“不知陛下准假否?”

“当然准。”萧翌说道,心中对此事愈发的期待了。

九日后,三场试毕,会试终于结束。

这九天下来,如同打仗似的,沈嘉每日都提心吊胆,真怕出事。在他们的严格监考下,倒也发现了几个作弊的,至于其他,一切安好。

然而沈嘉他们不能松懈,虽然考生们陆陆续续的走出贡院大门,但考官们还要再在里面呆几天,批阅试卷。为防止考生考官串通舞弊,试卷并不是直接交给考官评阅,而是先要将试卷糊名誊录。

等糊名誊录后,试卷送入内帘。主考官沈嘉当着众人的面,做最后的检查。而后,他对所有同考官道:“诸位,掣签吧。”

十几位同考官轮流上前抽签,抽到几就把那一沓卷子拿走,没有一点作弊的空间。

沈嘉自己也拿走了一沓,他略带兴奋的翻开卷子,开始评阅。

作者有话说:

注[1]:考试内容仿照明朝科举。

注[2]:译文来源百度百科。

第141章 鹊桥仙(三)

杜涣一出贡院,回到府里直接陷入昏睡中。九天的考试让他身心俱疲,不仅要苦思冥想写文章,还要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杜涣一个公子哥,从小锦衣玉食,身边一堆仆役伺候着。他从未经历过像这几天这般,每天啃着干粮,睡着硬邦邦床铺的日子。

于是三场考试下来,杜涣明显瘦了,人也憔悴了。

等杜涣睡够了,已过去一天一夜。然后又在小厮的伺候下,杜涣在家吃吃喝喝好几天,瘦了的几两肉终于补回来了。

休息了数日后,终于到了贡院放榜的时间了。一大早杜府的小厮就跑去替自家少爷看榜,而杜涣则在书房,手拿着一本书,装模作样的翻来翻去。

看似在读书,实际上他一个字都没看进去。毕竟又苦读了三年,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光阴似箭,不能白白浪费了。

正当他紧张得不行时,前院突然热闹了起来。有小厮一边跑一边高声道:“中了,中了,少爷中了。”

“啪”的一声,杜涣手中的书掉在地上。但他没有理会,三步并两步的跑出去,抓住那位看榜回来的下人。

“中了?我中了?”杜涣激动的问道。

“少爷,中了中了。报喜的已经到大门口了,少爷快去迎接吧。”

“这么快?”杜涣赶忙整理一下衣服,又对小厮说,“快,去准备赏银。”

杜涣走到前院时,早已围了一堆人。有杜府的下人,也有看热闹的邻里,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

上一篇:松风楼遗事 下一篇: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