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嘉录(193)

作者: 太子姑娘 阅读记录

萧翌看破不说破,又问道:“那年你科举时,一个人来京城?”

“和同窗一起,都是福建的。”沈嘉解释道,“我家虽然没人了,但我学堂的万老师很照顾我,路费什么的,都是他帮我补贴一二。”

沈嘉父母去世后,很久没有生活来源。万幸有好心的私塾先生接济,免了他的束脩,还让他搬学堂住。后来沈嘉争气,得了乡试解元,一下子在福建出了名。有人巴结他,给他送房送地,还有要和他结亲的,都被沈嘉一一拒绝了。

沈嘉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依旧窝在学堂读书,准备着来年的会试。

萧翌第一次听沈嘉说起往事,他问道:“后来你当官了,有没有回去看看你老师?”

“万老师他……去世了。”沈嘉落寞道,“我也曾想过回福建探望师母,可陕西离福建,实在是太远了。”

一北一南,确实很远。萧翌想了想道:“等春闱结束,朕准你假,回去看看吧。”

“不了,我现在回去,劳民伤财。”沈嘉如今不再是个穷书生了,阁老回乡探亲,那不知得惊动多少官员。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萧翌笑着调侃道,“若将来有空,我们微服,去福建看看吧。”

“你陪我?”沈嘉的眼睛一下子变亮了。

萧翌点点头,“我陪你。”

说起来,萧翌还从未去过福建呢。他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养出沈嘉这般人物。

作者有话说:

注:明朝会试一般在二月份,为了照顾一下陛下的腿疾,就安排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初了,不要深究。

第140章 鹊桥仙(二)

三月初九,春闱伊始。

赴京赶考的举子们,早已在贡院门口等候多时。人群中有穿补丁长衫的,有着华服罗衫的;有徒步来的,有乘马车来的,有坐轿来的。但无论贫富贵贱,大家都是来考试的,此刻人人心情忐忑,众人议论纷纷,场面吵闹纷杂。

杜涣自然也混在人群当中,他属于乘马车的那类人,此刻坐在自家马车内,透过车窗看外面热闹的场景。而他的书童则挤进人群打听消息,另一个小厮则帮自家主子收拾东西,做最后的检查。

笔墨纸砚不可少,干粮吃食必须要有,还要带点衣服被子,防止气温突变。

杜涣在旁看着一脸无奈,他问道:“要带这么多东西吗?”

“少爷您可不知道,小的打探过来,贡院号舍又小又简陋,里面什么都没有。少爷您一进去就要呆足九天,吃穿用度必须得备齐了。”

“好吧。”杜涣当甩手掌柜当惯了,之前一心只读圣贤书,根本没有管过生活上的琐事。

然而当小厮把一个荷包装进包裹时,杜涣拦住了他,“这又是什么,不会是你们给我弄什么夹带?”

“少爷,我们哪敢啊。”小厮一脸无辜的看着杜涣,“这是老夫人去庙里求的,说带上考场能保佑您高中。”

“不用了。”杜涣拒绝,“我凭实力考试,不搞这些虚的。”

说罢,杜涣取出荷包,扔回车厢内。

卯时一到,贡院门开,举子可以进考场了。杜涣和其他考生先在贡院门口排队登记姓名,以核对身份。然后进去搜身查包袱,为防夹带。

杜涣跟着人群向前移动,排着队依次入场。当他挪到了贡院大门口,看见门口站着一脸严肃的本届主考官沈嘉。他刚想上前和沈嘉打招呼,结果被沈嘉一记眼刀吓退了。

于是二人如同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杜涣默默的走进大门,开始接受搜身检查。

杜涣虽然带的东西多,但他身正不怕影子斜,搜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小抄之类的。于是轻轻松松的过了这一关,进去找自己的号舍了。

等所有的考生全部入场,贡院大门正式封锁。在考试期间内,无故不得开启大门。

按例,春闱考九天,分三场,每场三天。首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次场试论判,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各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1]

简单的说,第一场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旨在测试考生对儒家学说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第二场是为了考察生员判别是非,撰写各种公文行政地能力。第三场是考察学生古今政事方面的见地。

等考官们确认试卷无误,便分发试卷,击鼓鸣钟,表明春闱正式开始。

这次的试题是沈嘉出的,以他耿直的风格,出题自然不会拐弯抹角。于是当杜涣拿到密封的试卷,拆开阅卷后,不出意外的看到上下两题,选其一作答。

第一道是: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第二道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上一篇:松风楼遗事 下一篇: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