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色无双(270)+番外

“也只是怀疑,如今从明面上看,晋王和胡太妃及安王并无任何牵扯,两者甚至没有任何交际。会让本王怀疑,也不过是做事的手法。”

当年席芙之死,一开始魏王是怀疑秦王,所以纪昜出现后,便要去杀秦王。可等事情过去之后,魏王再细想,总觉得有许多突兀之处,就如同无双所想,一个做了坏事的人,会说自己做了坏事吗?

于是他又怀疑到和秦王一向‘很好’的晋王身上。

及至他回京,公主别庄那次,再是香山受袭。尤其是香山受袭,因为秦王摆了晋王一道,彻底让晋王暴露出来了,再来就是慈宁宫血燕被动了手脚。

看似对方深谋远虑,还找了明惠郡主做替死鬼。可即使是这等手段,也遮掩不了一个问题,对方下手下得太肆无忌惮,似乎在告诉众人,你们猜吧找吧查吧,反正把天翻过来,也找不到我身上。

下手之人的作风与当年席芙之死如同一辙,疯狂、无忌。魏王和这些兄弟斗了多年,还算了解他们的作风,绝没有如此疯狂的,会这么疯狂且肆无忌惮,反而更像个局外人。

因为是局外人,所以猜不到他头上,因为是局外人,他根本不在乎你们怎么查,因为你们绝对查不到。人但凡做事必有原因,若是没有任何牵扯,谁又会想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身上?

晋王绝称不上是局外人,相反他比任何人都要在乎齿序,他不厌其烦地人前人后以兄长自居,哪怕下面这些弟弟们从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过。

所以魏王对晋王一直是怀疑,但怀疑得并不确定。

但若下手之人不是晋王,而是胡太妃就很好理解了。一个在宫里待了悠长岁月、历经两朝的宫妃,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和太后交情深厚的宫妃,她能在里面做多少?

想想魏王就有种不寒而栗之感,也因此他回去后就命手下的人动了起来,主要是查当年安王之事,查当年生下晋王的那个宫女。

第104章

魏王让人去查,还真让他查出了些东西。

远的安王不提,但若是细究晋王,就能发现他身上有好几处疑点。

晋王回宫时已经快十二岁了,他明明受太和帝冷对,被视如敝屣地遗留在行宫,偏偏他竟然识字还读过书。

当时这事谁都不知道,晋王突然归来,由于他年纪的缘故,因此招来很多妃嫔的敌视,于是这些人就故意给晋王设了个陷阱,不提他可能不识字的事,直接让他去上书房读书,还让太和帝当场考校一众皇子们。

本是想让晋王丢脸,谁知晋王竟然识字还读书不差,事后众人才知原来晋王会读书,是行宫里有个老太监看他可怜,才教他的。

还有当时晋王回宫,是太后提出的。

太后如何能在事情过去如此之久,想起这个遗留在外的皇子?太后非太和帝亲娘,素来处事谨慎,不该管的一律不管,她明知太和帝厌弃此子,为何冒着得罪太和帝的风险提了此事?

因为人是太后弄回宫的,回来没多久,晋王就遇上这样的事,虽表面上无人说起,但太后何等老辣眼光,自然看出是故意针对晋王,因此还十分怜悯晋王,因为有太后的怜爱,让晋王迅速在宫里站稳了脚跟。

这里面值得琢磨的事实在太多,魏王就盯着这几处查。

不光查当年那个老太监,还查当年在行宫照顾晋王的人,以及与他来往频繁之人。还别说,真让魏王查出了些东西。

那个老太监虽如今已经死了,但行宫对其中服侍的宫人都有记档,这太监曾在胡太妃的宫里服侍过,后来因为犯错,被从宫里贬斥到了行宫。

除此之外,魏王还找了行宫里的老人,问晋王当年在行宫之事。

据说,当年那个宫女在生下晋王后,就难产死了。当时晋王尚在襁褓,又惹了陛下厌弃,可到底是个皇子,行宫的管事太监也不敢轻忽,就找了个奶娘和一个老嬷嬷照顾他。

这个奶娘就是晋王的乳母,后来还随晋王回了宫,如今在晋王府。至于那个老嬷嬷,如今人也死了,但通过她的记档来查,对方竟和胡太妃安王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这关系十分隐晦且错综复杂,但若是提前有了目标,那缕关系就十分清晰了。

一个可能是巧合,难道两个也是巧合?

而且安王在晋王出生前后,确实在玉泉宫养病养了一年多,据说是因为玉泉宫的汤泉对养病有奇效,太和帝特意恩准安王在此养病。

除过这些,并没有查到其他有用的消息。

大概对方早已安排,除了这个老嬷嬷和老太监,晋王早年在行宫,一切行为举止都十分符合被遗弃在行宫的皇子,人十分孤僻,和其他人接触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