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安美食录(76)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真的?”赵老爷最要面子,当即追问。

“爹啊, 我哄您做什么?我把这事瞒下来,要不是今儿说到这茬我还不提呢。”赵二嫂一脸诚恳。

她这些天忙着家里的杂事可差点累死, 手里都起了一层茧子,也不知大嫂一个人是怎么操持这许多的。

因而早就想寻着机会说服二老阻拦赵大嫂外出做工。

“就是,爹,娘, 咱家好歹也是宗室,跟官家联着亲呢,大嫂天天在外抛头露面在酒楼打杂,被宗亲们知道了全家都挂不住脸。”赵家老二在旁边帮腔。

赵老爷看了赵夫人一眼,他在外当差最讲究宗室家的体面,当初老大家的去酒楼帮佣他本来就不同意,可架不住赵夫人再三劝解说能攒不少银子。

赵夫人被他看得心虚,忙打岔:“这事以后再说,先家法处置对长辈不敬之事。”

“慢着!”赵大嫂直起腰,“也莫请什么家法了,我要和离!”

“什么?和离?”赵老大后退趔趄一步。

赵大嫂点点头:“你没听错,我要和离。”

“老大家的,你莫不是失心疯了?”赵夫人不可置信看着这个从前温顺老实的儿媳妇,“你娘家可是海边一户打渔的渔民,见天赤着脚都没见过鞋履,你嫁到我家时连嫁妆都没有!”

大宋习俗是女子出嫁皆要备一笔丰厚的嫁妆,否则便会被婆家瞧不起。当初赵大嫂娘家没有给赵大嫂预备嫁妆,也成了赵家打压赵大嫂时的说辞之一。

“是!我知道!”赵大嫂毫不畏惧,“不就是五两银子的聘礼吗?我立个字据还给你!”

“婚姻为两姓之好,岂能容你自己信口雌黄。”赵老爷慢条斯理。

“我现在就捎话让我爹我娘和当初的媒人过来。”赵大嫂腰背挺得笔直,随即一甩帘子进房收拾东西。

“什么?!”赵夫人原以为她是闹脾气,没想到这个老实头子居然毫不犹豫就收拾起了东西,当即气得直捶胸膛,“天爷!”

“娘,娘,你可莫气坏了身子。”赵二嫂忙过来扶起了婆婆。

又踮起脚张望那边屋子:“大嫂也不知被谁撺掇的,原先老老实实一个人,怎的进了酒楼就变了个人似的……”

赵老大一下子就想岔了,他这媳妇生得清秀,也就是这几年忙于家务无心打扮了,不然他当年也不会瞧上赵大嫂。

莫非是在酒楼里抛头露面寻了个相好的?

当即气冲冲就往自己屋里冲。

赵大嫂直起了腰,其实也没收拾的,她嫁过来陪嫁了几件衣裳、一床被褥,那被褥赵老大睡过,她嫌脏也没拿。

拿起那几件衣裳叠好,正要出门,就见赵老大风风火火冲进来:“你是不是在外头有野汉子?”

赵大嫂一愣,旋即冷笑:“可莫把我看扁了,当谁都是你赵家人不干不净呢?!”

她这说得话里有话,赵老大没想明白。

随后就被赵大嫂推开,打了个趔趄才站稳。

可赵大嫂已经风一阵走到赵家大门了:“赵家人给我听着,我陪嫁了四季衣裳和被褥一套,那被褥我嫌晦气不要了,只拿走了衣裳。看清楚了你家的物件我分文未取。”

又道:“等我娘家人来了,和你们谈和离。”

“哐当”一声,她将大门重重一甩,昂首挺胸走了出去。

“她居然敢走?!”赵老爷胸口卡得更厉害了。

“啊呀呀,这可……嫂子连个娘家都没有?就敢一个人出去?”赵二嫂先是惊诧,而后瞧着嫂子的背影,忽得有些羡慕。

“出去好,叫拐子卖了才好!”赵老大气得跺脚。

赵夫人恨恨道:“走了也好!我们可是临安城里的宗亲!闭上眼睛都能寻到一门好亲!她一个乡下二嫁,还能寻到什么好亲事!”

赵二嫂瞥了眼婆母的脸色,没有吭声。

当初赵老大生得丑,人木讷,被赵夫人灌输了满脑子孝顺爹娘的念头,去相看姑娘第一句就说“你先给我爹娘做一套衣裳,我再给你插簪。”

临安城里的小娘子又不傻 ,哪个要嫁给他?

当初媒人还给赵二嫂家介绍过,赵二嫂邻居立刻拦了:“听说赵老大被驴踢过卵蛋,恐伤及子孙哩。”

又有知情人说这家当家老爷要面子阴险,婆母狡诈抠门,不是个好婆家。

虽然当时赵二嫂娘家急着将女儿嫁出去,也不敢嫁给这赵老大。

赵二嫂娘家没答应老大的婚事,反而生了别的心思:既然这个老大不中用,与老二成婚反而有利可图?

于是与赵家二老谈了一回,约定以后赵老爷把衙门里的差事留给老二承继,答应将女儿嫁给赵家老二。

赵家二老一想,也罢。反正老大眼瞅着寻不到媳妇了,也说不定会绝后,倒不如先给老二安个家,以后让老二养老也有个后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