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枯木逢春(上)(25)

作者: 桃桢 阅读记录

正当她发愁,霍子戚终于来了。因着今日算作他嫁妹,他需得去送亲,于是也穿了一身红袍,是颜色趋近赭色的软毛织锦,衣襟与衣袂处各滚了一圈纯白兔毛,红白相间更显他俊美无双。

冯锦舒一时看呆,连他与自己隔着屋门说话都没有注意到,走神儿许久才让身边的婢女轻推唤醒。

霍子戚并未长篇大论,只掩在门后,定定说了两个字:“放心。”

叶锦书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却仍觉得腰酸背痛。双脚落地,在床前做了几个伸展动作,脖颈脊背咯吱作响。

他悠然走至圆桌旁,拎起茶壶倾倒半天,不见滴水流出。怎得这家里成个亲乱了套了,水都不知道添。

他走到门前,方推开门想找找听松,听松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他跟前儿。

他掏出一封揉得有些皱了的书信,气还没喘匀地说:“小郎君,这儿有你一封家书。”话音甫落,一双脚带着人就跑到天边去了,转眼没了影。

叶锦书闭门回房,来到翘头案书桌旁,找到剪子,剪开了封口。

落款是他叶家大哥叶庭秋。他还是老样子,总爱在正经事前头赘述一番他的担忧,且问他可还好,再报平安说自己也好。

叶锦书冷漠无情地直接跳过第一页的嘘寒问暖,在洋洋洒洒中寻到重点。

“父亲已同意将你接回京州。我已到金匮,明早辰时驿站相见。”

叶锦书不满地「啧」了一声。叶庭秋总是这样做事拖拉,今日能完成之事,非得拖到明日。

他随即写下一张字条,也不拘着非得放入信封,只揣在袖子里,悄摸儿离开了混乱的冯府。

打街上拦了一名犹不识字的小童,给了他仨瓜俩枣买通了他,让他把字条带到驿站。

彼时,头顶乌纱红缨帽,身穿孔雀盘领马蹄袖长绯袍的叶庭秋正稳坐驿站客房里品茗。

他并非独自前来,他的面前还坐着一位男子,与他年龄相仿,着了件松绿绸缎大袄,露出一圈雪白的衣领,紧紧的裹围着他的脖子。

外罩着件麒麟花纹暗花稠披风。虽并未与叶庭秋一样穿着官服,但也看得出并非等闲之辈。

撇去衣饰,端看长相,俱是英俊非凡。穿着官服的那位,虽为武将却文质彬彬,高挑秀雅,面容温和,正应了那句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的风流倜傥。

穿着常服的那位,身材高大魁梧,一张脸如刀削斧凿般的硬朗,棱角分明。

一双朗朗星目里仍浮动着战火的星光,微蹙起的剑眉重现了他在面对冷冽阴风刮过淋漓鲜血与苍苍白骨,徒留一片荒芜时的心绪。

让人瞧见了不由得发怔惊怖,好像也亲眼目睹了一场血战厮杀。

只是这样冰寒彻骨的眼神在看向叶庭秋时会有所软化。不善言辞的他解开外罩的披风,双手捧着送到叶庭秋眼前。

叶庭秋放下茶杯,讶异地望了他一眼,继而笑着婉拒:“我不冷。”

男子眼睑垂下,失望溢于言表。高大魁梧的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耷拉着脑袋,尽显失落。

叶庭秋最受不了他这个样子。分明在战场时杀敌勇猛,号令军队坚毅果敢,私下里和他在一起时总畏畏缩缩的。

他苦笑一声:“多谢。”

还是接过他的披风披在了身上,一股淡淡的香气从内织的锦锻中扑了出来。他不禁赞叹:“好香啊,我们霍参将还挺讲究的嘛。”

男子嘴角微微上扬几分,笑容尤其纯真:“我一直记得你喜欢栀子花。”

叶庭秋品茗的动作一顿,抬眼意义不明地瞧了他一眼,自若的神色稍变得僵硬。

这时门前响起敲门声。那小童还算聪慧识趣,没耍心眼,结结实实将字条送到了叶庭秋的手中。

叶庭秋看到字条中的内容,神色一凛,严肃说:“锦书让我们今晚就赶去知县李定达的府邸。”

霍濂收起懦懦之态,神情俨然,而后深沉地点了下头。

望眼欲穿的黄昏终于来临,喜乐簇拥着花轿赶至冯府门口,因为时处赈灾时节,银钱紧张,所以仪式并不铺张,四人小轿加上零丁奏乐,不算十分热闹,甚至有些寒酸。

冯锦舒才不在乎仪式大小,在堂前与父亲母亲告别。冯李氏哭得伤心,一条丝帕不停地在眼角与鼻下来回擦抹,湿了大半。

冯氏则一直心绪不宁地打量着堂外那一抹红白身影。冯锦舒拜别父母,由一旁嬷嬷搀扶着走出了前厅。

霍子戚跟随,临走时回首望了眼堂内的二人,露出了一抹危险的笑容。

街道上人头攒动,比往常热闹许多。这些日子,李定达赈灾用心,灾情缓和许多。

不少患病灾民得见痊愈,万分感激宅心仁厚的李知县,于是纷纷出门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