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春山(242)

他这说法倒让顾玉汝忍俊不住了,也是这几天难得的一笑。

“怎么朝廷大事竟让你说成地痞斗殴了?”

薄春山一挑眉:“地痞斗殴怎么了?都是这么个理,哪怕小混子们干仗也得先有个谁有理谁没理,有时候即使没理,也要胡搅蛮缠找个理出来,这样才能师出有名。”

“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这些消息来判断局势,如果接下来肃王有所动作,就说明……”

剩下的话顾玉汝没有说,但两人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薄春山眉心一拧,道:“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你根本不知道作乱的倭寇会从什么地方来,也许不来了呢?”

是啊,也许不来了呢?

但怎么可能?如果这件事真和肃王谋反有关,就一定会来。

两人双目对视之间,都明白薄春山所言‘也许不来了’只是笑语,相反来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顾玉汝所说的那些都一一印证了。

.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果然如顾玉汝所言那样。

正月二十,皇太孙在应天登基,并昭告天下。同日,肃王派人行刺新帝,未果,肃王府被重兵重重围困。

于应天的普通百姓来说,只知道出大事了,肃王府被围了,还是消息传出来后,才知道原来肃王竟派人行刺新帝,意图谋反。

一时间,骂反王声喧嚣震天。

可事情很快就发生逆转,肃王竟不在肃王府,新帝也没有抓到肃王。而肃王很快就在颍州出现,出现时身上带伤,并宣称新帝心胸狭窄,残害忠良,残害亲叔叔,令人发指,不配为君王。

与肃王和新帝到底谁是谁非相比,显然这一出是众人怎么也没预料到的。

肃王为何会在颍州出现?他怎敢在颍州出现?

以当下局势,肃王既然敢在颍州出现,就说明颍州说不定已是其囊中之物。

颍州在淮水以北,距离应天其实也没多远,如果颍州已经被肃王拿下,那这件事实在太令人感到可怕了。

可朝廷不可能无缘无故去质疑一个府反叛,所以无数密信纷纷通过驿站传至颍州,从颍州府到地方卫所均有。

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颍州府一切如常,只是府台大人被肃王请去小住,肃王还等着让朝廷给自己一个交代。

肃王还等着朝廷给他一个交代?

什么交代?

众人实在没想到肃王会闹这么一出,当他们以为颍州反叛时,颍州没有反叛,只是当地府台被请去小住。他们以为肃王要谋反,谁知肃王没有谋反,只是宛如小儿打架打输了一般,要找大人们给个公道。

就在朝廷因为这件事众说纷纭之际,民间却有各种流言传出。

说皇位本该是肃王的,皆因先皇像民间老人那样,不爱儿子爱孙儿,皇太孙是占了亲近之故,才能登上皇位。

说皇太孙怎能和肃王争皇位,哪有家产不给儿子,越过儿子给孙子的?

还说肃王战功赫赫,一直在北方抵御外族侵略,如今皇位竟传给了一个黄口小儿,这黄口小儿还没有容人之量,叔叔还没说什么,皇太孙竟先对肃王下手为强。因此又衍生出,肃王如果出了事,北面谁去镇守,是不是那些外族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流言猛如虎,几乎是一夕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并通过应天往四处散播而去。

这般速度,明显有人故意为之,且流言并不只是在应天散播,甚至每个府每个州都有。

先皇驾崩所带来的震撼,很快就被这些漫天飞舞的流言所取代。

总之,局势对新帝极为不利。

他大抵也是最倒霉的一个皇帝,还没登基,就闹出这么多事,好不容易登基了,前面还有坑等着他跳。

当然,也不能总挨打不还手,那些不可能是百姓知道的事百姓们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漫天飞舞的流言中,也不再是一面倒的情况,现在也有很多抨击肃王大逆不道、意图谋反、早就居心叵测的流言。

可放在有心人眼里,这是两边都下手了。

反正定波这边钱县令已经放弃再抓人了,他选择坐观,反正两边都得罪不起,私下议论的百姓抓又抓不完。

其实类似钱县令这种坐视不管的地方官员有很多,只有那些属于皇太孙嫡系又或者与其势力有所牵扯的地方,才在扼杀流言上下了许多狠手,因此又造成许多民怨就不细述。

就在流言漫天飞舞的同时,薄春山却一直在忙碌着。

在悄无声息中,他砸了一笔又一笔银子,大量的物资军备被运进民兵团。民兵们被操练得更加狠了,抱怨的人越来越多。某一天竟然有无数大石块被运上城楼,一问之下竟是薄典史让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