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骨[民国](35)

作者: 一只小火腿 阅读记录

廖海平笑了。

说实话长成他这个模样,实在是应该常笑一笑,保人眼福。

姜素莹隐约觉得廖海平眼下特别好说话,简直奇特,于是试探性的问:“你方才读的是什么?”

廖海平今天耐性很好,把扉页亮给她。

上书四个大字:《海国图志》。

这是本奇书,列举世界各国风土人情、政治军事,内容磅礴。倒也不是廖海平有多关心时政,而是枪械确实比冷兵器好用,至少在杀人上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再不睁开眼睛看看外头的世界,怕是哪天人头怎么点地的都不知道。

姜素莹和他想的不是同一个层面。

她“唔”了声:“魏先生这书内容做得确实详实,我去坎郡之前还学过一部分呢。尤其是讲三权分立那一卷,写论述时可帮了我大忙——你读到那里了么?”

“还没有,这一卷是讲火器。”

“下一卷便是了。”

姜素莹还想多讲些话,肚子却唱起歌。她被迫停止学术上的交流,捂着胃抱歉道:“对不住,我饿了。”

确实快要过了吃饭的时候。

廖海平把书放起来,起身招呼上菜。

工厂毕竟不像家里,饮食以抗饿为主,略显粗糙。中午备的是大肘子,肉皮得有一个拇指厚,筷子戳都戳不动。

主食更结实,脸大的馒头。

当然为了姜素莹的到来,厨子专门多留了一样豌豆黄。但几样加在一起,个顶个都是硬货,几乎要噎死人了。

姜素莹倒也没说什么,咬了口豌豆黄,就了一口馒头。咕咚咕咚灌下半缸子水去,再拍了拍胸脯,这才算是顺过气来。

廖海平把这一通操作看在眼里,突然觉得这样不成。

——人家苦等了一上午,不声不响的就吃这个,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片刻后他撂下箸子,起了身:“走。”

过分言简意赅,以至于姜素莹有些不解:“去哪儿?”

“去外头。”

姜素莹先是一愣,很快醒过味来:廖海平这是要带她去外面吃饭了!

能主动带她出去,便是极大的进步,可见怀柔策略的确有用。

她心里顿时翻起一些激动,勉强压住了,只在脸上现出雀跃的神情,一叠声问:“能不能去吃白俄菜?我馋了好久了。关在家里天天就是啃包子,看见肉馅就腻味。”

廖海平步子大,只管行在前面,默不作声。

姜素莹拎起包跟了上去,继续发表起对饮食的看法来:“听说塔斯露的红酒炖肉很不错,奶油浓汤也是招牌。”

她不过是大胆给出提议,试探试探廖海平。结果没想到这个提议被意外采纳,他们真的去吃了白俄菜了。

此间餐厅是个毛子开的,大抵为了证明自己出身货真价实,负责接客的都是西崽。餐厅中心还专门辟出一块舞池来,供一个西洋女人在里面跳踢踏舞。那女人红发红裙,舞技了得,整个人旋转不停,成一团火。

西崽引着两位贵客往靠近舞池的座位去,操着不伦不类的汉话介绍道:“位置,好,这里。”

倒装句用的倒是很纯熟。

落座的桌子不大,铺着雪白的桌布,上面放了张烛台和一小束鲜花做装点。整间饭店被热情的斯拉夫舞曲包裹住,有一点别样的罗曼蒂克。

姜素莹在这种地方一向是很自在的。

等待上菜的功夫,她用脚轻轻打起拍子,欣赏舞女跳舞。她脸上还带着一条浅显的红印子,是方才睡觉的时候,被胳膊压出来的。

廖海平觉得新鲜。

交际的场所新鲜,交际的方式也新鲜。他在生意上有过很多应酬,但对方大多是些有头有脸的老人,去的地方昂贵但是肃穆。

廖海平不爱看跳舞,对品尝食物的口腹之欲也极淡,所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观察姜素莹身上。

姜素莹看上去很快乐,

她甚至合着曲子轻轻哼起歌。声音轻而甜,像圆的甘露,在翠绿的荷叶上滚。

兴许是察觉到廖海平的注视,姜素莹哼了两三个小节便停了下来,脸有一些红。她不好意思的道起歉:“这歌我先前听过,一个没忍住就唱起来了,怕是吵到二爷了。”

“不吵。”廖海平抿了一口热水,温声说,“比白玉兰唱得还好些。”

白玉兰曾经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旦角,一个月光包银就八千块。廖海平用她给姜素莹这把没练过的嗓子做陪衬,属实是高高抬举姜素莹了。

但姜素莹不懂昆曲,甚至连白玉兰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她单是好奇:“白玉兰也唱俄国歌么?”

“不是,她是唱《玉堂春》出的名。”廖海平解释道。

姜素莹看上去有极大的兴趣,一连问了好几个关于这个花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