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骨[民国](13)

作者: 一只小火腿 阅读记录

一双见过血的手——单是想想,就够不寒而栗的了。

廖海平待她坐好,略一颔首。马夫甩起鞭子,车子向前行动。马蹄踏水,一片零乱的铸铁敲地声。

车厢里昏暝,空间不算小,容下两个人倒也宽裕。座位蒙着上好的锦缎,沁了层水汽,蹭在臂膀上有些凉丝丝的。造车的沉木成色上好,只是大概上了些年头,熏香都盖不住一股子隐隐的朽味。

姜素莹嘴里泛起一点紧张的苦,胃像是被人抓住又松开,一阵绞痛。她尽量往边上靠,生怕挨上对方丝毫。

车上来了客人,廖海平倒也没太大反应。他安居一角,眼睛只管默不作声的阖上,似是要假寐。既没有提二姐逃跑的事情,也没有像老孙那般威胁姜素莹,好像真的只是打算送她一程。

活阎罗怎么会发这样的善心?

姜素莹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太不科学了。

做人须得审时度势,在闹清对方的初衷前,她并不打算一味莽干。趁着廖海平休息的档口,姜素莹抬手偷偷在窗上透开一条小缝,默默查看起周边的路。

从广南街到前场甸再到平津路,这条道到姜宅虽然绕了些远,但仿佛也说得通。

外面潮乎乎的空气涌进来,姜素莹看的太过入神,以至于在听到有人问“你拿的是什么”时,小小的吓了一跳。

她回过头,这才发现廖海平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正神色平和的望向她手中的皮包。

姜素莹不知道对方是何用意,一时没有回答。

包里面装的不是杂物,是她才取到的翻译稿。因为来之不易、价值贵重,她在无意间捏得很紧,指甲盖都被压得发青褪色。

须臾的安静后,廖海平又温声问了一遍:“姜姑娘,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空气陡然变得窒息起来。姜素莹上次见廖海平一个问题重复几遍,还是那日他拔枪射伤廖五之前了。

看来装聋作哑行不通。

姜素莹努力让面上显得镇定些:“是我去报馆领的文书。”说完试探的端详起廖海平的表情,生怕一句话没说对付,他就会动手。

廖海平并没有打算动手。

他单是点了点头:“姜姑娘一路念到大学校,是应该找一份好差事做。”

此话一出,姜素莹也算弄明白了:几日不见,廖海平显然对自己做过些功课,把她的底细摸得很透。

他这是要干什么?是记恨自己解救二姐么?

姜素莹脑子里滑过无数念头,唯独没想到廖海平会顺着先前的问题继续往下说。

“稿子是英文的?”他又问道。

姜素莹小心翼翼作答:“嗯。”

“能不能念一段给我?”

这是什么荒唐请求。

然而在现下这个逼仄的空间里,她说话是不算数的。微妙的受控感让姜素莹不适,好像人都被五花大绑牢牢锢住。她的目光不自觉滑向廖海平腰间,勃朗宁|手|枪|被长衫盖住,轮廓不大清晰。

枪是不长眼睛的。

短暂的犹豫后,咔哒,姜素莹掀开了皮包的金口扣。

一小叠稿子被取了出来,她清了清嗓子,借着昏暗的日光念起来:“Yesterday at a local conference……”

那是一则首刊于《泰晤士报》的新闻,分析远东时局的。

廖海平显然不懂洋文,只是安静的听着。与其说是了解时政内容,他似乎更想通过姜素莹的朗读,来确认些什么。

新闻不长,两三分钟的功夫就念完了。姜素莹见对方没有让她停下,只得掀过一页纸张,再念了一则。

及到第四页上,廖海平终于开口:“辛苦。”

姜素莹还没来得及松懈下来,又听见对方道:“姜姑娘上一次回天津卫,是在三年前么?”

这问题很怪异,就跟别有渊源似的。姜素莹愣了下,方才回应道:“对。”

廖海平皱起的眉头舒展开,好像解开了心中疑惑,不再做声。

如果是旁人,姜素莹也许会问一句“何出此言”。但对于这位廖二爷,她是很不愿意花时间揣摩他的心思的。

她恨不得一分一秒都不要和他多呆才好——太不自在、太骇人了。

气氛在焦灼中撕扯,一时静默。

快进法租界时,路过一条沟壑。雨水把泥土浸泡的松软,马踩上去不稳,连带厢内都跟着狠狠颠簸了一下。

姜素莹暗道不好,死死扒住窗框,总算没有歪倒在廖海平身上。她稳住身子之后侧过脸,意外发现廖海平竟然伸出了手。

真是稀罕,竟像是要扶她一把似的。

而他的动作也让两个人挨得近些,几乎肩并肩了。廖海平看着冷,体温却莫名高热。这股不正常的热度擦过丝绸的凉,让姜素莹精神上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