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东宫写小说(239)+番外

作者: 今夜无风 阅读记录

周承弋借他的采访本翻阅了一番,也真是巧了,黎杰芎之后正是余映,记者特意将这番话说了之后,余映只神色淡然的回了一句,“且看好便是。”

“观雪居士神情静然”的形容是记者写的,淡然后接下的那句话,却是隔着一张纸仿佛都能看到余映挺直的背脊,自信傲然的步伐。

这记者采访了很多人,便连负责科举考试的礼部官员在上面也有记录,周承弋倒真是有些佩服他了。

不过……

“怎么没有房观彦?”他状似不经意的问道,“他可是丞相之子,又是唐公之徒,十岁便名冠京都,年仅二十余岁,其字画便叫人以金求之,还是理藩院板上钉钉的使臣,是状元的有力争夺人选……竟然没有采访他?”

记者听的一愣一愣的,好半晌才理出一点头绪,不无震惊的道,“这房观彦莫非便是唐子固?”

原来世人皆以为子固姓唐竟然是真的,周承弋纠正了一句,“他姓房。”

记者却根本不在意,只觉得惊喜万分,“他竟然来参加科举了!”

“可不是,先前那羽林军拿着满大街询问的画像还出自他手呢。”周承弋说了一句。

记者心念一动,这事情他知道,当时还特意写了一篇报道打算发在《每日新闻》上,结果被压了下去,他不服找上编纂要说法,没想到便被带去见了房丞相,而那位正是赵家楼的总编纂。

他没有记错的话,那画像上画的是当朝太子,鸿蒙教的事情未有报道,他却因为关注而隐约猜测到些什么。

这么说起来,眼前这个莫名眼熟的人怎么和画像有些神似?

记者猛地抬头打量周承弋的眉眼,反应了过来,“你难道是——”

周承弋也没想到不过便是随口唠个嗑还能被人认出身份,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表情无奈的同时心里也开始怀疑,他身上是不是挂了什么“百分百被识破马甲”的buff?

这个时候就好想有个系统查看一下属性,然而掉马常有,系统却压根没有。

记者也很识相的自己捂住嘴不敢大声嚷嚷,心思却活泛的回想道先前周承弋说过的话,太子殿下说是来等爱人考试的,可众所周知太子并未娶妃,又素来洁身自好。

难道这回考试的是太子妃,也便是未来的皇后?

记者顿时打起了精神,越是临近下考,盯着太学门口的眼睛越是不敢放松片刻,不管这个新闻最后能不能上刊,都不能阻碍他想要写一篇报道稿的心情。

离下考还有一刻钟左右,太学院的门突然开了,就见一红色的人影缓缓从长廊走来。

红为喜事,且状元打马游街穿的也是大红袍戴的是大红花,因此来参考的穿红衣服的考生并不少,然则容貌盛极到叫人第一眼注意到长相,而非那正红衣衫的却并不多。

周承弋几乎是立刻便认出了房观彦,大步上前在羽林军警戒线最近的位置等着他过来,“阿彦!”

“你提前交卷了?”周承弋问道。

房观彦点了点头,“都写完了,检查了一遍也没什么要改的,在里面待了这许久闷的很,便提前交了。”

“索性也不差这一刻钟。”周承弋揉了揉他的头,房观彦璀璨一笑。

两人准备上马车离开,却被反应过来的记者拦了一下,他颇为激动,“我是赵家楼的记者,请问你是唐子固吗?我能问你些问题吗?”

房观彦询问的看向周承弋,确定他真的是赵家楼的记者,便点了点头,也没计较他叫错了姓氏,自我介绍道,“我是房观彦,字子固。”

记者顿时涨红了脸,连连道歉一番,这才提问,先是确认了房观彦的身份竟然真的是房丞相之子,面对自己欣赏的文学大家兼顶头上司儿子,他终究没有问出过分的问题,通篇都是围绕着这场科举进行提问。

稍微犀利的应当便是对于女子考科举的看法,房观彦是纯正的太子派系,自然是同意的。

最后问起科举难度,房观彦认真想了想,对比了做的历年真题,回答道,“今年的科举稍微难一些,策论最后的题目是农学新作物的推广养殖,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准备。”

记者听到这个题目都懵了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又问了一遍,“实在惭愧,原来农学也属于策论一科吗?”

“这里的重点在于推广方法,不必如此纠结。”房观彦好心告诉他。

记者抽了抽嘴角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出这个题目的人当真是人才也,只怕这题考差的不少。”

出题人周承弋摸了摸鼻子。

皇帝一开始是给了周承弋两个选择:监考和出题。

周承弋哪个都不想选,奈何他不选皇帝不放他走,周承弋最终还是选了出题,一抽就抽中了策论,好在抽的是主观大题,他对着脑子里的时政翻来覆去,最后从士农工商四个方面各出了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