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颗舍利(27)

“那太吵了。”怜江月喝了口面汤,吃起了面条。

“大师姐新网购了个静音的。”

“一点声音都没有?”

“一点都没有。”

“真的?你用了?”

“真的,我看着素雅用的。”行山说,“我们说下回买个那个没风扇片的风扇,师父看了图片,说他也能做,现在每天都在屋里琢磨。”

怜江月笑了两声,不说话了,只是吃面。行山的手上忽然一重,奇道:“师兄,这地上的这个凹陷该不会是你经常洗完头发坐在这里,头发滴下来的水砸出来的吧?”

怜江月回过头去,两人蹲在地上,都看着青石板上的一个小凹洞。怜江月伸手摸了摸,行山往不远处一指:“你看,那里还有一些,”他抬眼看怜江月,“我知道了,那是你晾衣服滴下来的水砸出来的。”

怜江月挪开自己坐着的那张板凳,和行山道:“你看,这凳子下面也有,”他伸手拿了啤酒,笑着喝了一口,竖起右手手掌,摇头晃脑,“感觉我要在这山里坐化咯。”

行山也看着他,目不转睛地,问他:“师兄,你想下山吗?”

“我不是常下山吗?”

“我是说……”行山没说下去,话锋一转,问道:“难不成你要一辈子待在这里?”

“师父不也在这待了快一辈子了吗?”怜江月轻笑着说,却见行山眼里一阵茫然,他便说:“你和我不一样,我在山下已经无亲无故,山下的世界我体验过,对我来说,能在这里帮师父做事,尽些忠孝,比在山下开心。

“师父也说了,再过几年你便能出师,他也不要求你在山里守一辈子,你就下山去,陪陪你爷爷奶奶,找个地方开间小店,以你的手艺,生意一定源源不绝,逢年过节记得上山来看看师父师娘。”

怜江月看了看行山,看他低下了头去,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那地上的凹陷,又说:“不想再干这行也没关系,你有大学文凭,去找个工作,过些你想过的日子。师父不像从前那么恪守成规了,时代变了,他是知道的,他是理解的。”

他紧接着道:“不瞒你说,那时候师父突然让我去镇上的中学当插班生,还要我考高中,考大学,我还以为他要把我逐出师门了。”

行山抬起头来,神情和口吻都轻松了:“我记得,那一阵你茶饭不思,人瘦了一大圈,还去和师娘哭诉,我第一次看到你掉眼泪,我吓傻了,想说三师兄原来也会哭,他不是个铁打的血袋啊。”

怜江月哈哈笑,道:“后来才知道,长沙的庄老师傅去了杭州一所大学当校长,说什么都要找师父去教化工,教什么材料工程学,师父就让我考那所学校,考上了,他带着我去杭州住了四年,我感觉就是那四年,师父变了不少。”

行山亦回忆起了这段往事,点着头道:“师父那次回来还让我也去读书,还给家里通了电,拉了网线,教我们不要和时代脱节,大师姐是又开心又不开……”

说到大师姐,行山一抿嘴唇,没说下去,眼神躲闪着往边上看,冲桌上努努下巴:“快吃吧,面涨干了就不好吃了。”

怜江月应下,坐了回去,胃口大开,把一碗面条连同面汤都吃喝得干干净净。吃完,他和行山收拾了桌椅,两人在天井分开,怜江月找来木桶和扁担,出门挑水去了。

山中多溪流,怜江月就近打了两桶水就回去了。他把换下的衣服裤子搓洗了,晾在了天井里,晾完衣服,他又弯腰仔仔细细地在地上看了看,摸了摸。那地上确有许多凹痕,有些凹痕边围着一圈青苔,怜江月的心里没来由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他感觉自己像是一棵树,他的种子——他出生自石头村,他的父亲叫怜吾憎,可是他在这浙江的大山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春秋,培育他的人是卞如钩。他的根扎在这里。他不会再去别的地方了。

怜江月回了阁楼,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

第10章 (4)

过了两天,到了全素雅下山的日子了,怜江月早上下楼去洗漱时,天还没完全亮,就看到全素雅正提着水桶往水缸里倒水,一张脸蛋红扑扑的,身上那件运动背心的领子周围湿了一圈。全素雅瞥见怜江月,热情响亮地和他打了个招呼,精神好极了。

怜江月难掩惊讶,小师妹入门才两年,家在东北,父母是当地的金银艺工匠,和卞老师父是老交情了。追溯得远一些,他们还算得上有同门之谊。按照卞老师父的说法,他们三人乃是铸剑大师湛卢闲人最后的传人了,也是因为这缘故,他才愿意收下全素雅这么个超龄弟子。全素雅给卞老师磕头敬拜师茶时,早已有了自己的个性和习惯,不说别的,光是这山里早晚的作息,都两年了,她仍未适应过来,早上总是最晚一个起,晚上非得最晚一个睡。卞老师父一发脾气,她就乖了,可没一阵,又原形毕露。今天看到她起了这么个大早,怜江月心想,昨天大概又被师父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