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门的荣光(科举)(32)

作者: 骆兰亭 阅读记录

律学生和算学生都是绢一匹、酒一坛、脯(肉干)三两,至于博士和助教怎么分,就是他们的事了,据说是六|四分。

魏停云提着东西到教舍,见小院里人头攒动,明慎堂偏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挨了一会儿就轮到了他,魏停云恭敬的进入,一抬头看到坐在书台后的博士,好似昨天的那个胖大叔,旁边坐着另一个稍年轻些的应该就是助教了。

魏停云又盯了那博士两眼,确定是那个大叔没错了,他说在县学养猪,怕不是在说他们这些学生是猪喽啰?

他自己除了吃得多,又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县学博士也是无品无级的。

魏停云递上名帖。

罗伯玉抬起鱼泡眼瞄了他一下。

第17章 第一堂课

魏停云和前面所有人一样朝他鞠了一躬,只是多加了一个字。

“猪——博士,小生有礼了。”

助教纠正他:“生员错了,先生是罗博士。”

罗伯玉白了魏停云一眼:这猪崽子是揶揄我呢。

魏停云出了门进了三间教舍,发现已经坐的满满当当,转了两圈才在东侧找了一个空位。

他大概数了数,竟足有二百人,可能和皇帝新开科目的重视和学费利好有关。

只是魏停云心里觉得那罗伯玉不像个有内涵的,不禁为教学质量担忧。

【叮咚~系统站内信:您有一张新卡牌待查收】

魏停云一喜,好久好久没有卡牌了,怎么忽然莫名来了一张,他立即登入系统查看。

卡牌来源:宿主转专业鼓励;

卡牌性质:读书类;

魏停云迫不及待的翻开:嘭!恭喜宿主获得一目十行能力。

不错啊,魏停云觉得很实用!

刚翻完卡牌,罗伯玉和助教就来了教舍。

罗伯玉揣着袖子一屁股坐在了书案上,环顾底下十几二十岁的少年郎们。

“你们,都是因何要习律学呀~”

他眯着眼睛,拉着长腔调,有些轻蔑的问众人。

“因家贫、因有兴趣、因进士科太难考、因万岁爷垂青新科、因崇尚公正、因视国舅爷为榜样……”

答的可谓是五花八门。

罗伯玉并不评论大家的初衷,只是撇了下嘴,直接给大家留一道题目,命两天内完成,后天交上来。

课都还没教授,第一天就让交作业。

魏停云想罗伯玉,莫非是想测学生们的律学底子和潜力?

毕竟这二百人,水平肯定参差不齐,甚至大部分人可能都是一张白纸。

因为大家之前都是在学经文、写策论、作诗赋的,律学在私塾里的比例,基本相当于课外读物,就是有少许私塾纳入考查范围,也好比一百分的总分里,只有三五分罢了。

魏停云的夫子就属于喜欢看律的,所以他们义塾的学子,就比别的私塾的律学涉猎要多,当然也仅仅是涉猎。

罗伯玉布置好作业就走了。

教舍里一时有些乱哄哄,大家七嘴八舌。

“张瑝张琇是谁呀?他们爹是谁呀?杀的又是谁呀!”

大家手里的课本,可没有记载这个案例……

罗伯玉留的题目,是一个先唐时期的疑难案例——张瑝张琇为父报仇案。

助教给大家讲述案件大概。

张瑝、张琇兄弟俩的父亲张父,是唐玄宗时期的巂州都督,被部下举报贪赃枉法,朝廷就派了一个监察御史杨某去处理,杨御史去了以后;

在路上被张父的另一个部下拦住,还在他面前杀了告举者,要求他给张父雪冤;

御史杨某脱身以后,奏张父谋反,于是张父被斩抄家,年龄幼小的张瑝、张琇被流放到了岭南之地;

后来过了几年,他们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偷偷回来,潜伏在洛阳城中,当年的御史杨某也升为了殿中侍御史,两兄弟在街上挺刃杀之——也就是将他砍|死了,并将事先写好的报仇始末,挂在了斧刃上……

两兄弟被抓住后,百姓们对他们很同情,当时的中书令、右相张九龄也认为这是孝烈之举,宜免于死罪;

而礼部尚书李林甫和侍中裴耀卿等则认为‘国法不可纵报仇’。

而最后如何判罚,是应百姓之请宽恕特赦二人,还是按照国法惩办。

最后唐玄宗一锤定音,他认为:‘复仇虽礼法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情,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注1)

即报仇是礼法所允许的,但杀|人之罪也是律法所言明和规定的,他们怀着孝子的情感道义,不顾惜生命,我朝设置法律,怎么容许他们这样……

后来听闻民间百姓、士人议论纷杂,玄宗又发了令:国家设置法律,让它长久实施,是为济人和阻止杀戮,法在必行,要是人人都可为父报仇,那谁不是孝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