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囚雀(276)

作者: 雪落蒹葭 阅读记录

沈邵批完折子亦是深夜,王然伺候就寝,忽听沈邵问:“刑部可有消息了?”

“回陛下,还没查不出来,因确认火是从牢里起的,大部分人猜测,可能是个意外。”

沈邵闻言,已无力生气:“刑部这群废物,朕真不知留着他们有何用,让他们继续查,就算是意外,也要给朕查出个原因来。”

***

沈桓自带着永嘉离开淮州后,一路沿江西去,经历数个州郡,一来遍访名医,二来也是带着永嘉和姜尚宫游山玩水,如此停停走走,冬去春来夏又至,时过半年,才回到家乡琅琊。

西疆的形式也越来越严峻,突厥内部,老王爷因病彻底退居二线,小王爷掌权,连月来在两国边境频繁调整兵马,边关战事一触即发。

消息传回京中,主战主和声音不定,双方争吵剧烈,天子亦不曾明确表态。

八月,草长莺飞之际,突厥兵马南下偷袭茶马镇,直逼边城要塞。

马峥请旨御敌,一战败,退守古河关道,消息传京,主和派激烈上言。

九月,沈邵于朝上罢免一主和官员,五日后,往西营点兵,北上御驾亲征。

第130章 天子驾崩

天子御驾亲征的消息不到两个月已传遍国中各处, 沈桓身在琅琊,因不与州府来往,也是在沈邵北上后一个月才得到的消息。

琅琊 裕园新宅

沈桓从街上铺子买了糕点归家, 他跳下马背,有府上小厮跑上前, 接过他丢来的马鞭, 仔细的牵着马绕到府上侧门入厩。

沈桓一手提着点心, 一手提着衣摆,大步跑上台阶, 跨过门槛, 往永嘉院子去。

绛雪楼里永嘉正和姜尚宫并坐在窗下的小榻上, 借着外头明明日光,绣着手上的衣裳,沈桓从外走进来,姜尚宫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将位子让出来, 让沈桓落座,她自己又从不远处搬来个小圆凳坐下。

“阿姐手上绣的这件寝衣,似乎尺码比往日大些?”沈桓凑近永嘉身边, 笑嘻嘻的开口。

永嘉和姜尚宫听了, 一时皆摇头笑起来,永嘉抬手点了点沈桓凑过来的脑门:“就你眼尖, 这衣裳就是按你尺码裁的,原是要给你惊喜的,既被你猜到了,就给你瞧瞧。”

永嘉将所绣的图样递给沈桓看,又问他:“可喜欢?”

“阿姐的手艺, 我自然喜欢。”

“那我的呢?”姜尚宫饶是吃醋的打趣沈桓。

“姜娘做的衣服,我从小穿到大,怎会不喜欢?”沈桓一边说着,一边拆开点心包裹,他拿起一块玉露糕,伸手喂给永嘉。

又拿起一块豌豆黄,下榻喂给姜尚宫。

绛雪楼外的梅枝刚刚涂芽,似在等待今年冬日里的第一场大雪,楼中暖洋洋的炭火,温暖着一家其乐融融。

***

沈邵自领兵到西北后,因琅琊距京甚远,距西北更远,原本一日能收到一封关于永嘉的信,现下变成两日一封。

十一月的西北,大雪封疆,天寒地冻,战士虽有冬衣,但中原的马耐不住寒冷,王师一时陷入被动,战事不甚明朗。

玉胡关马峥领兵再次战败后,沈邵下令加固城墙,更换战略,严守不攻。

军营大帐,信使将从琅琊的来信递到沈邵案前。

沈邵看着递来的信封,立即放下手中的折子,堆叠在一旁,他片刻不停的拆开信,展开来看。

信上写,沈桓在琅琊置了新宅,一家人从之前的住处搬到了城东的裕园,那里远离市街,清静却不偏僻。

长公主住在绛雪楼,很少出府,每日除了看书练字,就是做些针线活打发时光。沈桓这一年来也请了不少医士来看,但并无什么进展,长公主依旧没能想起往事,但长公主不十分纠结往事,每日过得尚算开怀。

琅琊市街上有一家玉露糕,是长公主喜欢吃的,惠王经常亲自骑马去买。

琅琊不知哪家好事的媒婆,打听到长公主尚未婚配,跑上门说亲,被惠王爷怒气冲冲的打发走了。

信上所写的事,有巨有细,沈邵读着信,似乎永嘉就在眼前,她的一举一动历历在目。

今早起身时,他望见帐外鹅毛般的大雪,才似突然意识到,自永嘉离开他前去琅琊,竟已有一年之久。

原来煎熬的日子久了,习以为常后,也是这般光阴似箭,这一年流去的时光里,她还会记得他吗?现在的他,在她眼里不过就是个见过数面的陌生人,这一年里她去了那么多地方,见了那么多人,她可还会记得他吗,最初的他。

进入十二月深冬后,突厥兵马在几番强攻不下后,统帅穆勒暂时退兵休战,待过数九天,再发进攻。

琅琊在今年十二月才初落雪,绛雪楼外的梅树开了花,永嘉和姜尚宫折梅插瓶养在屋子里,永嘉又选了一瓶最好看的,亲自捧着,送到沈桓书房。

上一篇:你似朝阳 下一篇:盲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