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世子(81)+番外

作者: 左曌阳 阅读记录

此后十几天,五皇子一行人从青州一路便装回京,只命李成煊以李家的名义暗查囤积粮食药材的商人,务必要找出他们背后指使之人。韩十一暗地里传信给父亲韩大将军,将青州所见以及薛甫良血书所言之事一一说明。因此事重大,几人也不敢再耽搁,赶回京城后五皇子即日便进宫奏明皇上。

历代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儿子个个成才,却又不喜他们私下与朝臣往来培植势力。在他们这种矛盾的要求下,每朝有点野心的皇子都难免活得鬼鬼祟祟。

本朝皇上做皇子时,也是吃过这样的苦头。如今轮到他选继承人,他便一再的声称自己不拘泥于此,甚至刻意让二皇子早早的到六部历练,也分配他一些不大不小的差事做。而将五皇子送去西境楚家军中历练,不防备他在楚家军中培植势力,这在很多大臣们看来也是很危险的一桩事。毕竟史册上记多了皇子当得不耐烦举兵造反的前车之鉴。

所以咱们这位皇帝在外人来看委实属于心宽的,真相是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他近几年风疾时好时坏,选定一位储君已是迫在眉睫。这让朝臣们跟后宫都很累心,要整日地从皇上的言行里捕捉蛛丝马迹,猜测他立储的心意。

五皇子觐见时,王皇后刚刚亲送了一盅半夏参乌汤来,借着送汤的时机,便又着意夸赞了二皇子仁孝。因着被猪队友连累,二皇子前些日子扯进了青州赈灾案中,虽然最后找到了谭云做替罪羊,毕竟影响了他在皇上心中的干练聪敏的印象。

满朝皆知皇上与这位王皇后算是青梅竹马,皇上还是庶皇子的时候,曾在当时的王太师府里避过时疫,从小就便与王皇后相识,后来王皇后苦等了皇上七年,过了双十年华才得以入宫,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故事更是被传成了佳话,王皇后则是朵众人为之掬泪的苦情白莲花。

至于元皇后楚氏,当初身为镇国公楚大将军府唯一的嫡女,家世、容貌、才华皆一时无两,冠绝京城,反而成了故事里拆散有情人的反派。

反派的儿子在御书房外遇到了苦情白莲花。

第47章 一场公子爱恨书

五皇子回京后,王皇后只在除夕家宴时见过他一面,如果可能,她是恨不得永不见这个继子的。然而她又不能丢了贤名,需得时时摆出慈爱的面目来关怀这个元后嫡子。五皇子又从来不是识趣的,不肯与她演一出母慈子孝的戏码,一向对她极为冷漠,那冷漠里更透着几分不加掩饰的鄙夷,这让王皇后很呕血。

想到青州之事兜兜转转脱不了眼前这人的手笔,王皇后心里便又恨上几分,这次她便不想再敷衍,在台阶前站定了,想要等着五皇子先上前请安。

五皇子一步步上了汉白玉石阶,却恍若不曾见到王皇后一般,从她身旁走过,径自到了御书房门前。守门的太监不敢抬头看皇后和皇子斗法,忙躬身开了门,迎五皇子进去。

五皇子的一只脚刚踏入御书房中,就听身后王皇后压抑着愤怒说道:“站住。”

五皇子的脚步有一瞬的停顿,回头望了王皇后一眼。

王皇后今天不想再忍了,左右这个人也永远不会视她为母后,语气里便带出了这些年压着的怒气,“五皇子没见到本宫吗?身为皇子如此不知礼仪,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五皇子淡漠地道:“近年未闻有人在我母后的生辰和忌日执妾礼拜祭,我当宫中已无皇后。”说完,便不再理会王皇后,步入了御书房。

继后需在元后的生辰和忌日,执妾礼携子女拜祭元后。这规矩前些年王皇后还咬牙守着。近年来五皇子不在京中,她又觉地位稳固,不想再在楚氏面前低一头,每到楚氏的生辰和忌日,便托故身体不适,不再出席。如今却被五皇子抓住把柄,反诘她不知礼在先。

王皇后一时无言以对,待要再说话时,却见五皇子已经进了御书房,房门都已合得妥妥当当。像是那守门的小太监们也很怕王皇后追过去一般。

皇上在御书房内也隐约听到了五皇子与王皇后所言,微皱眉头,却只当自己没有听到,照旧手握着一本奏折,在上面颇为认真的划了几笔。

待到五皇子行过了礼,皇上才放下了奏折,抬眼瞧着眼前这个儿子。挺拔的身姿与剑眉星目都像了他外公,清冷高贵的气质像了她已故的母后,怎么瞧都不像自己的儿子。皇上心里生出懊恼,偏要在他身上找出一丝与自己相像来,便越发仔细地打量他。

五皇子在皇上平静转而皱眉转而又变为平静的情绪波动中始终保持着眼观鼻鼻观心的从容。他知道皇上为何如此,也从小到大习惯了。他也知道皇上如何变为平静的,他只有薄唇像了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