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芦笙舞的传承(450)

作者: 高原风轻 阅读记录

就这样住了几年。现在,老头走了,孩子想叫着自己的老母亲下新房子去跟自己一起住。可是老奶奶说,还要坚持几天,她怕刚刚走的老伴一个人在老房子里面孤独。所以,也才有仰亚两人来,只看到一个老人在烧火。

“你们俩还没吃饭吧?你俩坐着,我去把饭整好,就在家一起吃吧。”

还没等仰亚两说话,老奶奶转身走了出去。

仰亚赶紧打开自己的包,从里面取出今天中午从街上买来的一点肉菜。

这也是一种下乡走亲戚的习惯。一般乡下的亲戚,家里不一定都留有什么好菜,除了稻田里的鱼,和家里养着的鸡等。如果你突然地就出现在亲戚家。而亲戚家家里又没有准备什么菜的话,他们会觉得非常的惭愧和内疚。主人家也会觉得非常的对不起亲戚。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一般走亲戚时,如果方便的话,也会随手带上一两斤肉呀什么的。这样,主人虽然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总比家里什么也拿不出来,要好得多。

仰亚打开了自己的包,取出有两三斤肉来,跟着老奶奶来到厨房。

“奶奶,我们刚从街上过来,顺便买了点菜,我们一起来做饭吧。”

“你们——”

仰亚能带有菜来,老奶奶真的很感动。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亲戚。

另一个芦笙手也跟了出来。仰亚把手中有肉菜交给了他。仰亚转身又回到正堂。包里,还有两包买好的白砂糖,这也是一种礼节,是专门送给老人的。本来是想着送给制作芦笙的老人,却没想到——

现在,仰亚把砂糖取出来,轻轻地摆在了芦笙制作老人的遗像面前。默默地拜了拜。转过身来,在背对着厨房的另一面墙上,仰亚才看到,那里贴着新新旧旧的好些奖状。

同志,荣获芦笙制作二等奖!

同志,被授予民间芦笙制作手工艺人!

同志,在比赛中,成绩优秀,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这就是仰亚认识了几十年的芦笙制作老人。可是,仰亚今天,是真的来迟了。

神龛上的香已经快要燃尽了。仰亚不由自主在走了过去,自然地又在老人‘面前’添上了一柱香。

“奶奶,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家啊,还有其他的人吗?”

仰亚两人一边帮着老奶奶一起整着晚饭,一边与老奶奶聊天。

“有啊,一个孙女在县城读书,住校,没有回来,一个在上小学,他和他爸爸妈妈住在下面的新房子里。”

“啊,那你怎么不和他们一起住呢?”

“哎呀,人老了,就喜欢清静,所以,就和我家老头住着老房子,可是,这死老头——”

慢慢地,话里又转到了老人身上,又引起了老奶奶心里头的相思和怀念。

就在三个一起做饭,一起说话时,老人的孩子也从新房子上来了。

“嗯?你们是——”

他不知道这里还有两个人,一进门,看到了人,就说。

仰亚两人也不知道,这么晚了,来的这个人又是干什么的。

“啊,这就是我儿子。这两,是从外面来的,是来找你爸制作芦笙的。”

“找我爸?制作芦笙?这都好几年没做了,你们是从哪里来啊?”

知道面前这人就是老人的孩子,仰亚抽出烟来,递给了他。老人的孩子接过烟,在两人的旁边坐了下来,一边说。

“啊,好些年以前,我在镇里,也就是当时的人民公社的宣传队里待过。那时,我们就认识了你爸,经常找他帮我们修芦笙。后来,回到了乡下,也找过你爸修过几次。这一次,我们到你爸原来修芦笙的那里,却找不到他了。有人告诉我们,他回到了老家。所以,我们就找过来了。”

“现在还修芦笙?不是早就没人吹了吗?现在还修芦笙来干吗?”

“啊,不是——”

说着,仰亚就把自己想修芦笙,想重新制作芦笙、组织芦笙队等,以及要申报以芦笙及芦笙舞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都告诉了老人的儿子。老人的儿子听了说:

“啊,是这样,可是,我爸他几天前刚刚去世,你们来得晚了。”

“那你会制作芦笙吗?”

“呵呵,这个,我还真的不会。虽然我爸的芦笙制作很好,可是,从小我都没有跟我爸学过。那时,我爸也想把他的这门手艺传授给我,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学不会。”

听到这些,仰亚的心里有了一丝小小的失落。

“那你们这里,还有其他的人会制作芦笙吗?”

“这个,我们这里,山上都长满了竹子。其实,我们的很多东西都跟竹子有关,和竹子有关的很多编织我们寨子上都有,比如编织箩筐呀,编织竹席、竹椅呀,都有人会。也许正是因为大家能把竹子变成其他的手艺,所以,芦笙只是其中一种手艺而已。所以,也就没人学了。你看现在,芦笙都没人吹了,可是箩筐、竹席、竹椅等都还有人要啊,所以,谁还会去学做芦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