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258)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这也得多亏有郑隐这个杏林圣手,要不然张华说不定真就这么过去了。可就算如此他这一病还是休养了三四年。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张华虽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承担重任,但偶尔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还是可以的。

张华本人也有自知之明,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担当正式职务,因此此次回归之后。张华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去抢内阁首辅的头衔,而是作为一个国策顾问的身份参与朝廷政策的制定。

这也是皇帝司马遹在官职方面的又一次重大改革,随着朝廷统一进程的加快,将来像张华这样的数朝元老重臣会越来越多。碰见像司马遹这样的强势皇帝,估计还能压制住对方,若碰上一些性格柔弱的皇帝,元老重臣往往会成为新君执政的障碍。

为了给今后的子孙们找一条出路,司马遹借助张华付出的机会正式推出了国策顾问的头衔,将来像张华这样的元老重臣完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将机会让给更加年轻的后人。

当然了为了防止对方干预国政,顾问除了建议权外什么都没有,他们基本上算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团,这样一来新君既可以借助对方的经验又能不受干扰地推广自己的政策。

“启奏陛下,经过半个月的梳理,半个并州已经完全被融入到大晋的统治之中。那些胡人顽抗势力,在晋军的强力打击之下,早已经烟消云散了。不过,由于在太原的匈奴人还未被消灭,时刻还威胁着并州当地的安定,并州当地百姓也因此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因此枢密院建议,趁着大军调动和休整期间,准备在加快并州当地都督府的建设,以便让驻守地方的厢军能专心从事野战任务。”在枢密院高层前往前线督战,眼下整个枢密院日常工作由海军部尚书朱正主持。

“嗯!不错,朕赞成枢密院的提议!”司马遹答道,相比起政务方面,对军队的掌控,他更加的在意。任何一个时代,谁手里有枪杆子,谁说的话就管用。

为确保司马遹本身的统治权,他必须将军队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中。好在现在军队的高级将领,基本都是他一手培养并提拔起来的,对他自然是忠贞不二的。而中低层军官,基本上来自各大军官学堂和士官学堂。这些学堂出身的军官实际上比其他人更加忠诚于皇帝。

“诸位爱卿,对于西域大家都有什么建议?”司马遹问道。

“陛下!参军总署初步是这样考虑的:眼下朝廷收复整个河西走廊在即,正是我们重返西域的最佳时机。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参军署建议朝廷加大对西北战区的支持力度!最好能在掉十到十五厢的晋军加入到西北攻略当中!”朱正回答。

“嗯?我们还有兵力可调吗?”司马遹对参军署提出的建议有点不满,要知道战前整个大晋有一百一十厢三十三万厢军,除了淮南重地外,目前在北方一线总共分布了九十厢步骑联军。

北方大战爆发之后,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司马遹又下旨扩编了三十厢厢军。即使如此仍然堪堪满足战争需要,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西北。

“陛下,不如今年我们就止步于玉门关以收复河西走廊为药物,至于西域各地嘛,就往后放几年,等到北方大战落幕之后,我们再全力西进。”众人没有开口之前张华出人意料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听完张华的建议,司马遹仔细权衡了一番,最后还是同意了对方的劝谏。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司马遹也认为他有点心急了。看来连番大胜之下,就连他这个皇帝也有点儿焦躁了。眼下晋军确实不宜过早插手西域。

虽说历史上西域一直都是华夏的势力范围,但有句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自从汉末中原势力逐渐退出了西域之后,西域逐渐被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及西边的国家控制。如今晋朝收复了河西走廊,西域就将面临三方争霸的局面。

一边是逐渐崛起的中原王朝,一边是破坏力极大的鲜卑势力,最后还有更西边的国家插手。在这种情况,大晋缓缓脚步确实是最佳的选择。否则一旦大晋盲目以军事力量占领了西域之后,就将两面受敌,需要重兵防守,这样一来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若是放缓进军西域的脚步,那西北军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后,他们的主力将用兵何方?总不能放着数万精锐兵马无所事事吧?”张宾皱着眉头问。

“关于这一点,朕倒有个想法。既然西域无处下手那为何不伺机攻入西海(今青海)高原?如今随着不少羌人归附朝廷,朝廷完全可以以这些羌人组建一批高原厢军,由他们负责经略整个西北高原。”

“陛下这是不放心吐谷浑部落吗?”在场的没有一个低智商的,司马遹一说他们就明白了其真实目的。

“不错,朕确实不放心吐谷浑,慕容吐谷浑乃一代枭雄,这些年他通过与我大晋合作部落实力不断壮大。从一开始只有数万人的小部落,到如今扩张城近三十万人的大部落,光是直属骑兵就有六万人。”

“若再给对方经营数年,恐朝廷西北将会出现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再加上对方占据着地利之便,我中原士卒初上高原一定会有各种不适应,这些都将大大加大我们日后征服西北的难度。”

“根据情报署密谍得来的消息,吐谷浑一直谋求在西海建立独立王国,我们必须在对方壮大之前拿下西海高原。将分布在河湟地区的羌人全部迁移出来进行汉化。这是快速增加朝廷人口的唯一方法。”

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句丽想和谈

司马遹在和几位重臣商议之后,晋军相继调整了攻击部署,将攻击重点放在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在作战命令下达到前线之后,辽东首先燃起战火,早已准备妥当的厢军立即对高句丽人发动新一轮的攻击。

高句丽虽然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其主力已在和晋军的作战中损失殆尽了,根本就无力抵挡近十万如狼似虎的晋军的进攻。与此同时,大晋海军第二舰队分舰队主力已经离开了威海卫军港,向南方驶去。

他们将护送五厢陆战队士兵在吕宋登陆,以加强吕宋的军事力量。在这之后,大晋第二舰队主力将进驻琉球大岛,以基隆港为基地,充当晋军经略南洋的后勤基地。

而在高句丽国内由于前线不断失败,使得国内也开始变得蠢蠢欲动,不少势力为了活命都在暗中接触大晋。晋军再次发动攻击的消息传到高句丽后,高句丽高层已经完全慌乱了。鲸海海战中,高句丽水师全军覆没,陶侃趁机扫荡半岛东南部,高句丽部署在南方的精锐也损失大半。

面对如狼似虎的晋军,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挡的能力啊!不少人都知道高句丽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些高句丽的宗室、贵胄、权臣,一个劲的前往此前因海战失利而被罢职的崔毖府中。希望能巴结到这位晋前东夷校尉。

虽然他们也都知道东夷校尉不过是大晋通缉之人,但不管怎么说崔氏一族乃是中原大族,崔毖有不少兄弟在大晋朝中任职。就算崔毖帮不上忙,但也可以将让其引荐一下崔氏族人,省的在高句丽灭亡之后被晋人清算。

晋军首先发动了灭亡高句丽的战役。辽东各部势力对此也反应不一。但是,除了邑借这个盟友之外,几乎所有辽东势力对于大晋这种改变辽东现状的做法,感到了恐惧和不满。就算是慕容廆也不断的要求加入到灭亡高句丽的行动当中,可惜对于已成囊中之物的高句丽。大晋是不会让任何人或者势力介入的。

高句丽统治者美川王很是憋屈,他耗尽了精力,好不容易让高句丽有了一丝复兴的迹象,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晋人却一棍子将其打翻在地。

丸都城城内,金銮殿上。尽管现在已经是正午了,但高句丽的朝会依旧在继续,美川王没有说散朝,下面那些大臣们,即便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但也只有等着。另外。大家的脸上,全是一片愁苦之色。晋军已经对高句丽发起最后攻击,可是,现在高句丽却已没有足够兵力去抵挡晋军进攻,高句丽灭国就在眼前啊!

“诸位爱卿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大晋的军队就要打到都城了!我们如何能够抵挡驻晋军的进攻?”美川王坐在龙椅上开口问道,此时他的脸上铁青一片。

所有人都闭口不言。高句丽这几年积累的家当,都在和晋军之前的交锋中输的一干二净了,如何还能抵挡得住晋军的进攻?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现在的高句丽已经是无力回天了!恐怕所有人都得做好了亡国的准备。

一些大臣的脸色还好一点,而一些高句丽的宗室以及贵族,此时早就变得脸色苍白。高句丽亡国,一些大臣们或许会没有事,大不了回家当个富家翁罢了。可这些宗室弟子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不要是权势地位不保,恐怕连身家性命也都难保!

“国相大人。你说说,现在本王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够保得住高句丽的基业?”见众人都不开口,美川王只好点名问道。

“启禀大王,晋军势大,我们又在其手上连吃败仗。以目前我们的实力根本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为今之计,恐怕只有和大晋和谈了,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让晋军停止对我高句丽的进攻!”仓助利硬着头皮说道。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