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天下(65)

读书为了什么?读书为了治天下。

读书人苦求功名,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名留青史,为的是让天下人知道自己能干出一番作为来。

蛮夷怎么了?当今大店天子李家,以前不也是鲜卑蛮族。

敌国怎么了?将来天下一统,谁又是谁的敌呢?

再说了,大唐天子身边不也有诸多当初夺嫡时的对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这不过是个选择的问题而已。

天下人分什么蛮夷中原,人和人都是一样的。

颉利可汗向往中原的文化和政治,诚心实意的清他来辅助国事。

他欣然同意。

治天下,哪里不是治。既然中原没有他发展的机会,去突劂又有何妨。

树挪死,人挪活,他从来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

事情发展到如今,是多方面的缘故。他未能辅助好可汗,难辞其疚。

如今身在险境,求和服弱确实是个缓兵良计,他得好好措辞一番,打动唐皇,也算是为可汗尽点心意。

75

“颉利给我上了个表,说他要入朝称臣。你们觉得如何?”

东宫显德殿,李世民歪靠在圈椅上,将手里的奏本晃了晃,漫不经心的问道。

下面一分坐两旁的朝廷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没人说话。

李世民笑了笑,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太子承乾。

察觉到父亲在看自己,承乾也看着他。

“太子,看看这表。”李世民把手里的奏本递了过去。

“是,父皇。”承乾躬身举双手接过,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李世民回转头,看着底下沉思琢磨若的四个重臣,手指轻轻叩着桌案。

是啊,这问题不好答。

如今的形势是一边倒,大唐节节胜利。照此气势下去,可直接取下突劂,一举拔掉这颗眼中钉。现在颉利突然上表愿意服输称臣,他不能置之不理。

两国毕竟盟约尚存,若他不接受颉利称臣,一味打下去,最终胜利依然是他的,可却恐怕要失去仁信。落个恃强凌弱,不守信的恶名。

本来这一仗就师出有名,为的是突劂不守信,若他那样做了,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若是接受他的求和称臣,有未免心不甘情不愿。

这豺狼如今身在险境,指日可破,摆着副可怜样想蒙谁呢?以为他不知道他的狼子野心吗?

这不过是条缓兵之计,他才不信那家伙会真的服输称臣。他如果接受了颉利的求和,就必须先停下攻击。只怕这一停,那豺狼就有了喘息的时候。

虽然他现在众叛亲离,但手底下还是有一群死忠分子。而且他是突劂汗国名正言顺的可汗,在草原还是有号召力的。只要给他一点时间,他必然能说动那些依然心存图谋侥幸的部落首领,出兵相助于他,卷土重来。一旦让他缓过劲来,就又会变成让他头痛的问题了。

这到了嘴的肉让他眼睁睁看着飞走,他心不甘呐。

这老大难问题,还是得一次解决了才好。

“父皇,儿臣看完了。”身边承乾的呼唤将他从思考中拉回。

他点了点头,伸手拿回了奏本,翻了开来。

“这表字写得不错,文章也好,说的字字在理,句句显情,委婉而不卑俗,恭谦而不失风骨。颉利还是有能人的。”

“有个儒生,叫赵德言,颇受宠。”长孙无忌倾身上前说道。

“哦,赵德言。这人如何?”李世民稍稍起身问道。

“此人文采风流,也写的一手好字。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是个人才。”另一旁的房玄龄也凑身上前说道。

“这么说是个有用之人。”李世民挑了挑眉。

“不过。。。。。。”房玄龄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别吞吞吐吐的。”李世民催促他。

“这人性格居傲,言辞刻薄。是个善巧言令辩,搬弄权术之人。”长孙无忌接下话头说道。

“是啊,他是个汉人,却去帮突劂人,读书人的骨气都被他丢尽了。”房玄龄也搭腔。

李世民沉默不语,看了看他二人下首的杜如晦和魏征。

杜如晦坐在座位上没吭声,不表态。他面色发白,气息发虚,看来身体还是弱了点。前几天身体才将养了过来,就坚持着来上朝,真是他尽忠尽职的好臣子,为他受苦了。

再看看魏征,也不搭腔表态,只是神情冷傲,一脸的颇不以为然。

他低眉,心里明白,扯着嘴角笑了笑。

这人,真是越看越像她。

心中一念到她这一个字,猛的就一阵恍惚。

她。。。。。。她。。。。。。不知如何了。

“陛下。”身旁长孙无忌轻声唤他。

“嗯?”他即刻回神,将情绪收敛干净,慢悠悠膘了一眼。

“这人还是不要的好。恐坏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志。”长孙无忌说道。

他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到魏征身上。

“魏征,你觉得呢?”

他这一问,所有人的目光便都汇到了魏征身上。

魏征不慌不忙,神情自若,抬起头看了上首的李世民一眼,然后微微躬了躬身,行了个礼。

“陛下这是问我赵德言呢?还是问我颉利可汗称臣一事?”他慢悠悠问道。

李世民不说话,瞪着他。然后哧的一笑,用手掩了掩嘴。

像,这脾气真是像透了。

“都问。”察觉到自己这笑未免莫名其妙了些,他急忙正了正神色,说道。

“哦,那臣就回陛下所同。”魏征依然慢吞吞说道。

“这赵德言,和我有些缘由。我们师出同门,少时一起读过书。他为人确实颇清高,不过治国之才却在我之上。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说起正经事,魏征便语调一高,郎声道。

“哦,既然是个治国人才,怎么如今突劂却这副模样?”李世民将手里奏本轻叩桌案,笑着说道。

他一说完,其余几人面色微异,想笑又不敢笑,明白这是陛下要魏征难堪呢。反正他们与魏征没什么交情,也乐得看个热闹。

“那是因为他没遇上明君。君为主,臣为辅,君臣相辅,这国家才能治的好。”魏征不慌不忙,悠然答道。

“噗!”李世民笑出声,伸手指了指他,面色颇好。

其余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怪异,心情复杂。

“你总是能找到道理,我说不过你。”李世民笑着摆摆手。

“那,还有一桩呢?”笑了一会,他神色平静下来,注视着魏征,正色问道

。“这称臣求和,陛下只能接受。”魏征郎声说道。

“为什么?”李世民问。

“因为天下人都在看着,如果陛下不接受,就落了天下人一个恃强凌弱,不守信义的恶名。以后治理天下,号令四方,就没有了王道威信。陛下立志做个明君,此乃大忌。”魏征拱手道。

“难道这到手的鸭子让它飞走?这不过是缓兵之计,我不能给他翻身的机会。”李世民皱着眉,身体重重靠向椅背。

“陛下,大唐如今国力渐好,取下突剧不过是迟早之事。俗话说好事多磨,恐怕就是这个意思。”魏征依然劝说道。

李世民沉默不语,看向身边的承乾。

“太子,说说你的意见。”

承乾朝他行了礼,然后直起身,目光注视着他。

“儿臣以为该打。”他大声说道,清脆童音在显德殿里回荡。

“为什么?”李世民也看着自己这个大儿子,微笑着继续同。

“我们李家不怕打仗。突剧人不守信义,和他们不必讲什么盟约道理。我们守了,他们给我们大唐的却是什么回报?父皇,如今这眼中钉指日可拔,不能功亏一篑。”小男孩挺直了胸膛,大声说李世民笑了笑,朝他点了点头,回转身看向四位大臣。

“这恶名我担不起,这眼中钉我又不能不拔,这该如何是好?要是有两会其美的法子就好了。”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询问,他喃喃几句。

76

“什么?陛下接受颉利可汗入朝称臣?”李靖瞪着眼喝道。

“是的,大将军,这是陛下手敕,不信你看。”受到质疑,鸿胪卿唐俭面色顿时难看起来,气呼呼从怀里取出一只细长的乌木扁盒,递给他。

李靖一把抓过,推开盒盖,从里面拿出一张纸展开。

身旁的李世绩也急忙凑上去看。

纸上那熟悉的飞白,清晰的御玺,足以说明一切都是真的。

大唐皇帝李世民确实接受了突剧汗国颉利可汗入朝称臣的请求,并派遣鸿胪卿淌俭为使,按颉利可汗入朝。还要求李靖一同前往迎接护送。

二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谁也说不出话来。

“二位将军,陛下手敕你们也看过了。明日就准备准备,随我一起去接颉利可汗入朝吧。”从二人脸色上唐俭知道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朝二人说道。

两人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李世绩站了出来。

“唐大人一路辛苦了,不如先行去帐内休息休息。陛下既然已经决定了,我等为臣者也无话可说。明日就准备妥当后随大人一起去接那颉利可汗。”他拱手谦和道。

唐俭面色好了一些,点了点头。

上一篇:祸国娘娘 下一篇: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