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郭嘉成长日记(22)+番外

作者: 这个懒人没起 阅读记录

十一月中旬,郭嘉出名了,若说“颍川小太公郭嘉”可能没什么人知道,要说败家子郭奉孝,在阳翟城那简直是家喻户晓。

因为他卖地卖宅子。这年头房屋田地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家业,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易主的。卖房子卖地,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孙。

一时间,颍川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事。

路人甲:“这种败家子要是生在我家,直接搁在夜壶里溺死。”

路人乙:“得了吧,您一个破落户,家里有地让他卖?”

路人甲不服:“我再破落也比那败家子强。至少我子承父业,没弄丢祖传的手艺。”

路人丙:“阳翟郭竟出了这样的不肖子孙!想当年,老子在定颍侯府上当客卿的时候,这小子他爹还没生出来呢,真是凤凰下鸡,一辈不如一辈。”

郭嘉:我就卖了几处没人住的空宅,十来个负收入的农庄,和几十亩零散的田地。至于吗?

这些东西也就现在还能卖个好价钱,要知道黄巾之乱,整个阳翟城都失陷了,那些豪族大姓仓促撤离,来不及带走的财物都被洗劫一空。

颍川作为官兵和黄巾的主战场之一,被毁得不成样子。司马徽等一大批名士不得不背井离乡,去荆州等地躲避战乱。

黄巾一乱末平,董卓一乱又起,颍川离洛阳比较近,直接成了凉州将领和并州将领纵兵劫掠的好地方。连荀彧都无奈将宗族迁往冀州,带着族人去投奔韩馥。(虽然没投奔成)

不过这些理由能直接对郭禧说吗?怕不是要被当成失心疯。

郭嘉踌躇了一下,缓缓开口:“伯父可曾看到太守府大门上的“甲子”两字?”

郭禧面无表情:“看见了,谁家小孩拿泥巴写的?歪歪扭扭,甚丑。”

郭嘉循循善诱:“还有四十五天就是甲子年。太平道张角聚众数十万,说什么‘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何到了甲子年就天下大吉呢?一个人被捧上神坛,信徒遍布青、徐、幽、翼、荆、扬、兖、豫八州。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就算他原本是个良民,也……”

郭禧很淡定地打断侄子:“不就是大贤良师要造反吗?宗族在太原、陈留扶沟、司隶冯翊都有宅有田。阳翟西面的凤高山上还有祖辈留下的避难地,有吃的有住的。把心放在肚子里,天塌不下来。你小子又是囤粮又是训练壮丁,还把位置太分散守不住的产业高价出手,不错啊,比鸿儿有眼光有魄力。”

郭嘉:“……”

所以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只不过没法叫醒天子刘宏?或者巴不得太平道闹得大一点,好让刘宏发现那些下边没了的男人靠不住,关键时刻还是要士族发力?于是主动解除党锢,跟士大夫和解?

郭嘉蹙眉:“这个张角和那些占领一两个县城就敢称帝的傻子可不一样,他是宗教领袖,别小看信仰的力量,他一句话,那些信徒为他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就怕到时候乱子太大,朝廷兜不住。”

历史上可不就是东汉的中央政府兜不住,把军政大权下放,才培养出了大大小小一堆诸侯?

郭禧把眼一瞪,“臭小子,你想说官兵还镇压不了太平道反贼?”

郭嘉摆手:“那倒不会,就是拱卫京师的这几支军队都没什么作战经验,到时候八成要调地方军平叛,别镇压了反贼,养出几个不服管束的地方军阀。”比如董卓。

郭禧轻轻叹气:“年纪轻轻,心眼比头发丝都多,以后多吃饭,少想事儿,看你瘦的。咱们这位天子的眼珠子早就黏在小金库上拔不下来啦。太平道要反这事,太尉杨赐说了好几回,抵不过被太平道收买的宦官一句话。杨赐曾给天子授课,算是帝师,他说话都不管用,颍川这边一群通缉犯,能干啥?”

郭图也来拜访,进门时心不在焉,一头撞到门框上,哎呦了一声。

郭禧:“我的门没事吧?”

郭图:“……”所以奉孝是叔父的亲侄儿,他是捡来的?

郭嘉和郭图被郭禧留下一起用餐,饭后,郭禧把郭图单独叫进书房。

不知说了什么,郭图出来时满面红光,“叔父让伟璋进去。”

书房中,两个翠袖侍女缓缓退出去,将门关好。郭禧正负手立在照壁前。

“伟璋,上回让你考虑的事情,你有答案了吗?”

郭禧本来想把赵昂留给自家儿子的,但看着赵昂和郭鸿互相折磨了两年,郭禧终于意识到:自家儿子的性情太温软,可能永远也无法折服这位野性难驯的西凉勇士。郭禧这把年纪,以后就闲居养老了。但赵昂还不到三十岁,需要一个好去处。

他给了赵昂两个选择,一、由他出面疏通关系,让赵昂当个府吏或县长。迈入仕途的起点,至于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位置,全凭本事。二、郭嘉虽然只是旁枝子弟,但他无疑是少有的能看清局势的俊才,不防辅佐他。凭伟璋的勇武,和郭嘉的睿智,必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