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412)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因为圣人偏心眼的性情人尽皆知,所以在这个贞顺皇后刚刚逝去不久的当口,不管是提出这件事的人,还是只是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大都认为,在诸位皇子之间,还是贞顺皇后所出的第十八子寿王,最可能成为新的殿下。

而皇帝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

他继续在后宫和梨园逗留,同时也去禁军里找人陪他打打马球。除此之外,他听说了北面传来的消息,知道已经归附多年的奚和契丹,近来又因为一些小事,和大唐派去的官员起了冲突,于是皇帝大笔一挥,将回到京城快满一年的禁军副统领、左威卫将军王忠嗣免了职,让他还是收拾收拾,北上带兵去。

就在众人对此议论纷纷,说王小将军是不是打球的时候将圣人赢得太狠了,于是被圣人发配了之时,左威卫将军本人则全然看不出什么不愉快的神色。

恰恰相反,他们一家几乎是以一种欢天喜地的情绪和早就想走的速度,飞快地收拾好了行囊,和来时一样雷厉风行,他们又迅速离开了长安城。

“好了,你都被免职了,要不是为了避嫌……可见三哥的储位是稳了。”骑马走在路上,李馥遥望长安,“就是不知道,下次回来,又是怎样的光景了……”

在她身边,王训将防风沙的帷帽替她戴上,“走吧,不必担心。依我看,圣人不是从前,忠王也不是废太子。而且你若是想回来,随时可以回来。”

确实如此,李馥对王训点点头,两人回身追上了等待他们的车队。

正如李馥所说,王训不再是禁军副统领,果然是圣人决定立储的前兆。

就在李馥他们离开长安城后不久,皇帝便亲自去了一趟十王宅,他将自己每个儿子每天都在干什么看了一遍,被废太子连累的两位王爷也回来了,圣人看见他们现在的样子,也不知道对自己的圈养计划有什么感想。

回到大明宫之后,圣人很快下了立储的旨意,同时也渐渐放松了对其他皇子们的圈养制度,虽然还是不让他们和朝廷中人肆意结交,但是对他们平时做什么的监视却少了很多。

新太子自然是忠王李玙,他被搞到东宫去住了,不过他在当上太子之后又被改了名,现在他终于得到了一个李馥熟悉的名字:李亨。

正如王训和李馥猜测的,李亨的太子当得挺随意。他不是不知道他身上担着的是个什么样的担子,不仅知道现在,他还知道他将来要干的事只会让自己更加短命。但是他是觉得,既然将来已经短命定了,那现在就更不要压抑自己了,趁着最后的机会,还是不要顾忌这顾忌那。

顾忌得再多,只要皇帝不满意,还不是一个二哥的下场?

不过那样也不错,若是当真被废了,他就可以两手一摊对七妹说,不是哥哥不努力,答应的事没办到,而是时也命也,非战之罪啦!

然后他就可以开心地种田!

李嗣升的想象是很美的,抱着这个心思,被立为太子之后,他和他爹说起话来反而更放松了,尤其是带上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淳朴的同情心。

皇帝也不是傻的,他对这种被儿子同情的感觉很不爽,三不五时就想把这个太子也废了算了,要不是想到当年二儿子走之前的那句话,他好些时候就觉得要忍不住了。

但是忍着忍着,皇帝又觉出了这个儿子的好来,说他是有寄托也好,说他是耍无赖也罢,他确实不太顾忌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对于触怒皇帝,也显得不那么在意。

即便是皇帝让他在政事上插口,他也敢真的说出点自己的见解。

说起来,这些见解大都挺幼稚的,不过有时候看问题的角度又让皇帝眼前一亮,让他忍不住想教导儿子两句。

皇帝和新太子的相处鸡飞狗跳的,但要说他们感情不好吧,其实也不是,在调教李小三的过程中,李隆基反而渐渐找到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有时候,你真让我想到你七妹,”李隆基拿着一支御笔,眯着眼看对面的儿子。

李亨面无表情,他点点头道:“看来我们都习惯对阿耶有话直说,不过阿耶说这话,可是想偷懒了?”

李隆基真不知这后半句话从何而来。

李亨叹了口气,他敲了敲面前的奏疏,“就是这封禅泰山的事吧,我觉得劳民伤财,还并无、呃,并没什么用,就是花钱游山玩水去的,但是阿耶明显心动了。”

“不过在我看来呢,阿耶若是当真想偷懒,或者说四处看看,倒是可以北巡一趟,南巡一趟,看看天下这些年的发展和地方上的利弊,我觉得都比封禅泰山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