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392)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同时,他也不愿意让宰相们在位太久,以免他们坐大——当年的姚崇宋璟尚且如此,现在的源乾曜他们就更不会例外了。

于是,在对吐蕃的战事完成之后,先是王晙被封了开府仪同三司荣养起来;之后又是张说, 因为在改革的事情上和那时的御史大夫宇文融吵了起来,被他双双罢免, 让他们回家吃自己——那都是开元十六年的事, 而今都十九年了!他们还在报纸上有事没事就要吵。

还有那个叫做邓九公的,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来的小官!他们三个在整个官僚体制改革的事情上吵成一团, 今天是姓邓的和宇文融联合在一起喷张说, 转头又是宇文融和张说一起喷姓邓的, 当然,他们喷得还挺有内容,要不然李隆基早让人把他们一锅端了;剩下就是源乾曜, 老源倒是没犯什么错误,但他的问题就是太中庸了!逼着他他都不愿意得罪人!那你这不就是得罪朕吗?对不起,源卿你也回去吧,不过咱俩好歹也是亲家,就给你留点面子,自己请辞吧。

顺便一说,张说也是他的亲家,李隆基将九娘嫁给了张说的二儿子张垍,这小子和他哥哥和爹一模一样,写得一手好文章,不过那股傲慢的心气,也是老张家一脉相传的。但是年轻人嘛,有点锐气有什么不好!所以李隆基还挺喜欢这小子,成天让他来翰林院或者自己身边值班。

但这当然不影响李隆基丁点儿也不愿意看见他爹。

而接下来,接替他们上来的,一个是以军功入相的杜暹,一个则是一直在朝中稳步升迁的裴光庭。原本,若不是宇文融和张说吵架吵得不可开交,他是属意宇文融来当这一任宰相的——他在括隐的时候得罪了不少权贵,正是一柄合适的快刀,但他也实在是太激进了!

只不过后来没多久,他就发现,曾经担任安西大都护的杜暹,其实也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他倒是将官员们的考课规矩定得又快又好,几乎是快刀斩乱麻一般,但是紧接着在推行的时候,就因为老杜在这上头和执行军法一样不近人情,搞得怨声载道,这个官制改革几乎要中途夭折。

于是杜暹的宰相没当多久,就被汹汹众议逼下了台,李隆基倒是知道他的委屈,所以当时还给了他不少荣誉。可他现在也是个喜欢在报纸上吵架的老干部。有时候李隆基不小心看到他大骂目前朝政的文章,用词还特别尖酸刻薄,真让李隆基忍不住想把给他的封赏收回来算了。

但好在,有了杜暹这一手,接下来只要略微宽纵一些,事情就很容易推进下去了,而裴光庭确实很擅长当老好人。

李隆基是知道的,裴光庭虽然是那位裴行俭裴公的儿子,但是他的脾气却一点也不像是那位出将入相、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闻喜县公。据说他老婆武氏给人睡了,他都一点脾气没有!

李隆基要不是觉得,当面问自己的宰相这种问题实在是直接给对方难堪,他还真想八卦一下,老裴到底是什么心态?听说路上遇到了,他还能和那位叫李林甫的奸夫点头问好?

如何考察官员政绩、达到什么指标就能够晋升、犯了哪些错误则需要再磨堪或是直接贬斥,当这些规矩一一定下大致的框架之后,试行时期内,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而这时,裴光庭这样的老

好人便又不够用了,李隆基想来想去,才依依不舍地让资历不是那么过硬的将作大匠李元纮卸下重担,和裴光庭搭档起来。

这一对搭档倒是运转良好,李隆基对他们大致满意,官员考核升迁的改革在他们手上基本定下来了。而这时,先前被他用来搞定选官加试这件事的李林甫又跳出来,说是既然升迁制度定下来了,那么与之相对应,科举和恩荫的制度也应该一并规整规整,现在这个科举的风气实在是不太好,选拔不出太多真正有用的人才。

原本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所有人都这样,将就将就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不仅仅是科举之后的选官考试更加规范,许多寒门出身的士子大都去考了他主持改革的技术官僚上岗培训考试。而他们即便通过,在上任之后,还要经历严格的磨堪考核制度。

这就相当于,科举考试选□□的人才,已经和后来官场上真正需要的人才不那么吻合了!实际上,在选官考试和官员考核制度都定下来之后,那些新科进士们,他们即便靠他们出众的文笔通过了万般艰难的科举,但是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又是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精力钻研的新学,或是律法等科目。

换句话说,他们刚刚文学博士答辩通过,立刻就要开始准备理科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怎么说呢,他们吏部也不是什么魔鬼嘛,复习资料是会给的,重点都是会画的,但是一时半会,新科进士哪能就这么把专业给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