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343)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更新换代而已,没什么好心气不平的。”李馥让小灰喝了两口水,目送它呼啦啦展翅飞走,之后,她方才扭过头来看扣儿:“她要的东西和我们、和殿下都不一样,我们在意她干嘛?”

“想想看,组织活动多累呀!事前辛苦,到时候还不能放开玩,难得惠妃愿意费劲巴拉干活,那我们还不趁此机会,放开来认真玩啊!”

李馥这么一说,扣儿就忽然觉得这事没这么堵得慌了,反而有点……呃,惠妃娘娘绞尽脑汁、劳心劳力,为大家伙儿辛勤服务、只为博得他们一声赞赏的意思?

咦,好像自己的地位一下子就重要起来了!是惠妃娘娘也要讨好的人了!

扣儿得意地挺起了小胸脯。

宫里的除服礼之后,转眼就是冬至佳节,想到再过不久的开元十三年正旦,李隆基把出门巡边一年多的王晙叫回来过年。

王晙还在河西,他接到圣旨,除了带上了自己的亲兵之外,顺手就出了沙州城,勒令王训和他一道回京,说是王训抚慰吐谷浑诸部这么大一件事,应该回京和圣人好好述职。

等王训坐上了王晙马车的前辕,和经验老到的车夫一道,老老实实替这位王相公赶车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敢相信,他开始安置吐谷浑的时候就没想过今年能回京,可是现在,他却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第145章 武阶之战

夜雨绵绵, 行路进入关中之后,王训很快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

中山郡公王晙入京的车马随从,正在官道边的驿站内休息。

和往日一样, 王训先在和朔方兵们合住的屋子里安置好自己的东西,接着便松开幞头、解下身上的皮甲,正准备保养清理的时候, 王晙却亲自来找了他。

“时间尚早, 过来陪老夫下两盘棋。”他招呼王训往他的屋子里去。

王晙的屋子是驿站里最好的一间,但是这里原本不过是个小驿, 也就是因为天气不好,也并不急着赶路, 这才提前在这里休息了下来。

王训跟着王晙来到了对方的房间,里头除了更大更干净, 其余和他们普通亲兵(回京这一路上,王晙才是真的拿他当了亲兵用)合住的屋子,也没什么区别。

“会下棋吧?”王晙问。

王训点点头, 这时候的围棋国手,出名之后都会被请到翰林院供奉, 也就是棋院里的棋待诏。王训上过他们给皇子开设的围棋课, 良师是不缺的。再加上, 他性格原本就偏向不动声色地布局, 虽然没有在这上头花费太多的精力,对如今的定式并不熟,但他的棋力并不算弱。

简陋的客舍里, 已经摆上了一个榧木的棋盘,凉州出产的玉石棋子满满地放在两个漆制的棋罐里。王晙已经在棋盘一边坐下,王训接到他的眼神,也在行礼之后端坐在棋盘的另一面。

“啪嗒”、“啪嗒”,清脆的落子声依次响起,王晙下棋仿佛不假思索,而王训也并没有长考的意思。

经过这几个月的默契“配合”,以及这段时间在路上或多或少的交流,两人之间,初见面时剑拔弩张的气氛已经消散了很多。

——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中间横亘着一个问题,一个双方都心知肚明的问题。

棋盘一角,出现了一个劫争,王训看了一眼,将手中的黑子落向了别处。

王晙没有消劫,而是跟着王训的应手,在一旁飞了一手,“临机决断、战场争胜,其要在于果毅。主将心志不坚、反复犹豫,若是敌强我弱,则必有丧师亡命之厄;若是形势大好,则易堕入敌人陷阱之中,胜负之势转眼翻覆。”

王训落子的手停住了,他将手中的黑子扔进棋罐,双手放在正坐在坐枰上的膝盖上,挺直了本已十分端正的脊背,对王晙说:“相公教训的是。但是,这就是当年武阶一战,薛昭定公和相公不去救援我父的原因吗?”

当年一战的主帅薛讷已于三年前去世,谥号昭定。

王晙看似只是泛泛而谈,教育后辈,但是王训并不这么认为,即便两人之间有些默契,他也不觉得,对方会无缘无故,开口点拨自己何为为将之要了。

不过王训如此直接点明,恐怕也是王晙没有想到的。

见王训并不落子,王晙将手中的白子在棋盘边缘磕了磕,也顺手投进了白子的棋罐里,“没必要和你绕圈子,你听说了什么,老夫大致也能猜到,但可惜,当年一战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

“那时,老夫还是太仆少卿,手底下带着一群养马的牧监、牧丞,从西往东截住了吐蕃人;薛公才是主帅,他领着陇右河西的精兵,从东往西把吐蕃人往洮河赶,王丰安就是薛公大军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