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334)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吴远点点头,又摇摇头道:“不完全是,道长们说,用石灰水洒在地面等处,能够消除一部分导致发病的外邪,故而在这里以及容易引发疫病的水边卑湿之处,都基本用石灰水洒过一遍。”

萧嵩若有所思地点头。

吴远又接着说:“以及不许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扑杀老鼠蚊虫等措施,在这些措施的帮助下,县中兵卒吏员确保了工地上、新建屋舍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疫情,乡间发病人员也能迅速转移到这里接受救治,现在他们大都已经痊愈。故而,县城内外,此次水患之后未起大疫,不是因为远措置得当,委实都是诸位道者之功。”

吴远说完,便转向越发沉默的萧嵩,似有所指地道:“现在,萧按察还想知道这些道者的什么呢?”

萧嵩摇摇头,他随着吴远的指引向这座院落之外行去,“走吧,我们不要打扰他们休息了,某还是去看看实衍方才说的沟渠吧,有没有全盘的图纸?某对这整体的规划,着实很感兴趣……”

萧嵩先前头疼的难题,就这样被别人一一解决,这让萧嵩在倍感无力的同时,也对商盟,以及这次和商盟合作紧密的道门新内丹派生出了深厚的兴趣。

他既已经有了这个念头,便打定主意,在这件事之后,如果有调回中枢的机会,他可要好好查一查商盟的方方面面,以及这个道门新内丹派。

开元十二年六月,王皇后被宣布薨逝。紧接着,宫里便在洛阳太初宫内,为王皇后举行了翟衣招魂的仪式。

七月初,王皇后的谥号交由礼部议定,而盛放着为她招魂的翟衣的棺椁,则在大明宫三大殿中的紫宸殿内停灵。等到停灵期满,只有一件翟衣以及其余随葬品的棺椁被钉上,谥号被定为元懿皇后的牌位神主,便随着出殡礼的完成,被迎进了太庙之中。

等到这一系列的忙碌结束,宫中,自发纪念元懿皇后的活动也渐渐减少,但是受此牵连,原本已经准备定下的太子以及大皇子娶亲事宜,再度被推迟,但好在人选已定,等到除服之后,便可以在宫里举办婚礼。

随着王皇后去世,宫里的氛围便更加肃穆,甚至是有些风雨欲来的紧张。

若说之前还有些不尴不尬、自欺欺人的意味,但是随着王皇后正式入葬,武惠妃在宫里的假后地位越发稳固,所有宫人虽不能以正式的殿下来尊称她,但都纷纷以象征家中女主人的“娘子”二字来称呼她。

不仅如此,绝大多数宫人都在猜测,圣人会在什么时候正式册封武惠妃为后,顺便将依然养在宫外,如今已有五岁,被赐名为清的皇十八子迎进宫来。

但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不仅皇帝本人丝毫没有露出类似的意向,就连一向表现得野心勃勃的武惠妃本人,也忽然偃旗息鼓,决口不提要当皇后的事,仿佛曾经的明争暗斗都是假的一样。

李馥却毫不意外。

她除了悄悄派人给赵丽妃带了个话,让她没事不要炸刺之外,对宫里的现状接受良好。哪怕她在武惠妃身边的“内线”牛贵儿,因为主子得势,又不打算搭理万安观这边了,李馥也没有接受扣儿的建议,这时候就“让他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

她要再观察一段时间,看武惠妃是真的彻底接受了现状,还是已经将自己不能当上皇后的遗憾,寄托在了别的什么目的上——

比如夺嫡。

开元十二年九月,因治河有功,萧嵩被升为尚书左丞,成为三省中数得上号的高官。

办完入职手续之后,萧嵩回到自己在京中的住处,家眷还没有搬来,他闲来无聊,便立刻决定,趁着还没有正式上任,去京中各处转转。

第142章 何必在意

九月初, 李馥终于收到某位王家娘子, 已经在南方安顿下来的消息。

她同时和小伙伴们分享了这个消息, 正如她送别时所猜测的一样, 直到这时, 她三哥才终于放下心来,不再时常出神,像是心神不宁的样子了。

“王十六知道吗?他恐怕早就收到殿下……薨逝的消息,应该和他也说一声的。”一旦回过神来, 李嗣升就很快想到了远在边关的养兄。

李馥毫无异样地应了一声, “没有特意瞒着他, 他应该从一开始就收到了黑水的消息,不过三哥你说的对,确实应该专门告诉他一声。”

李馥他们都在李嗣升的菜园子里,对于现在的李嗣升来说, 他从住处出来一趟并不容易, 也就是早已得到皇帝许可的麦田和菜园, 成了他除了上课之外可以时常前往的地方。

他在这里还有点自由可言。

既然李馥答应了, 李嗣升也没多说什么, 倒是五姐忽然看了李馥一眼, 她不是第一时间知道李馥和李嗣升干了什么的人,但是她事后也没觉得他们做的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