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218)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而对于想要进一步在新学方面深造的毕业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一是加入商盟对应的产品研发部门,其中也包括蓝翔农具店的农具设计、改进和维修;二是进入景龙观的冶金和化学实验室,这个只有少数人能拿到推荐信,道长们虽然需要人手,但是他们道门自己人也已经不少;再来就是国子学梁博士那边,梁博士会自己邀请看中的人,我阿弟就是去了那里。”

尹善做完了总结报告,李馥带头给她鼓了掌。

“多谢善娘的总结!”李馥觉得所有人都干得不错,“研发深造的话,其实还有将作监那里的一部分,不过他们还是太封闭了,要是不用入匠户籍,那里也是一个接收毕业生的好去处。”

研发工作早被李馥交出去了,不管是景龙观那边的外丹术,还是商盟内部的各种日用品、日用机械开发,甚至是将作监的水泥和热气球等军国重器的进一步完善,都是李馥在宫里不方便大肆开展的。

这也是李馥有意识引导的结果,她早就知道,推动生产力不能靠自己一个人,而是要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培养、选拔、应用人才的体系。所以说,自己现阶段最大的作用还是当好师范学校校长。

以及大方向的把关。

说到大方向,俞大娘还送来了他们商盟的年终总结报告,李馥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她听尹善一口一个商盟,就知道商盟已经成了长安城中一个绕不开的庞然大物。

如果说教育事业是李老师的心血所在,那么商盟就为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后盾,以及快速实现人才价值的出路。

商盟财力雄厚,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松散的商人联盟,财富并没有集中在少数几个前期元老的手里,而是其中大小商家的身家都随着商盟的发展而水涨船高。而即便形势一片大好,但俞大娘依然很有危机感,大概是“老前辈”对她的潜移默化起到了作用,又或者是她自己原本就有类似的想法,在她的领导下,商盟一直不放松和朝廷打好关系的任何机会。不管是对惠生院和曹慧娘主持的子公司的支持,还是主动响应朝廷的商税改革,商盟都做得十分到位,李馥就曾经不小心听她爹念叨过一句,原来商税这么好收的?朝廷早干嘛去了?

不,商税一点不好收,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形成牢固的官员和商人的利益网,而且商界新崛起的大头目商盟又愿意相信朝廷,不怕露富之后被你们宰了吃肉,所以才特别配合而已。

万安观师范学校的年终总结开完,李馥又拿着俞大娘送来的商盟总结报告,和圆桌会(除了王训)开了个小会。

看完俞大娘送来的报告,李馥才发现,除了总结上一年的收获之外,俞大娘他们最近还在考虑在长安以外的大城市铺开商盟的计划。

只不过,二姐拿着数据一通算之后,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时候不到,”她说,“长安这个基本盘还没有完全消化,快速扩张不是明智之举,而且现在并没有能和商盟模式竞争的对手,完全不必这么着急。”

“三年,”五姐补充道,“再有三年,我看再进入洛阳南北两市,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点。”

李嗣升:“不知道你们从哪里算出来的,但是我特别想抬个杠。”

“是从原材料、生产能力、市场和盈利空间算出来的啦三哥!”李馥先怼了她三哥一句,又扭过头去赞同两位姐姐:“我同意,现在长安两市上,日用品的价格还是偏高,市场占比低,没有达到生产能力和盈利上的最优,在这方面,商盟还有很多能做的。”

说完,李馥还不忘送李小三一个白眼:“所以说,让你好好学算术啊三哥。”

李嗣升抬手就把自己的耳朵堵住了。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对了,”李馥又想起一件事,“慧娘还说了,他们农具要想继续卖,就必须把路修了,特别是长安城附近几县之中的道路。其实,这也是我们早就想干的事了。”

有钱了,终于可以解决一部分交通问题了!

兄弟姐妹们齐刷刷地看李馥。

李馥:“好吧,没有们,是我早就想干的事了。”

兄弟姐妹连连点头。

李馥一抹脸:“你们这些没有同志情谊的人,我的事难道就不是诸位的事了吗?我的愿望难道就不是诸位的愿望了吗?啊!这个冷漠无情的社会……”

兄弟姐妹们用眼神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演!你接着演!

李馥耍完了宝,还是大姐这个好心人搭理了李馥:“修路也是应该的,怎么?蓝翔那边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