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217)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趁着天色还早,李馥和王训随意闲话了两句他在禁军中的生活,她觉得王训练兵确实很有一套。

“有文化课吗?我发现军营也是一个很适合学习的好地方。”李老师又忍不住了,“你看,让士兵识字有很多好处,首先是看得懂命令和传递的消息了,今后他们若是想做军官就很有优势;还有就是让他们明事理、培养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再来就是培养他们身为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现在大多数人是不是觉得,打仗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但其实你们很了不起啊,保家卫国,没有边疆将士的奋战,我们在长安,哪有这样的太平盛世可享?”

李馥说了一大堆,王训若有所思。

“……我有时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没有七娘说得这么清楚,”他说,“而且我也只是自己想想,要将这些念头和底下的兵士说,还要让他们一道读书明理,”他一顿,忍不住笑了,“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带兵之道。”

李馥侧头看王训的侧脸,觉得这孩子就应该多笑笑,平时总做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干嘛?

“就是这样,”李馥煞有介事地点头,他们现在正走在回营地的路上,两匹马嘚嘚地跟在他们身后,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这可都是再正统不过的大道理,为什么不可以让士兵有思想?只要不打无谓的仗,这样就只有好处。”

李馥没说,士兵的独立思想和他们服从命令的天职之间该怎么协调,她自己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她确实觉得,一只军队要有他们自己的精神力量。

王训停下脚步,“不打无谓的仗,”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神情有些怔忡,虽然他很快就摆脱了这点情绪,但是李馥还是注意到了。“士兵不能决定一场仗该不该打,也不能由他们决定。不过七娘说的不错,就算没人教,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思想,而为将者也不能忽视这一点。”

李馥一听,就发现王训点明了士兵的首要原则还是服从命令,王训的思路这么清晰,李馥觉得他确实比自己懂行得多。

他们正说着话,前头豆卢姑姑的声音却忽然传来。

“奴见过唐昌公主,公主万福。”

李馥和王训抬头一看,四姐火红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尽头。

“没想到啊李小七!你也!咦?是王家阿兄啊?”四姐三两步来到他们面前。

李馥对四姐翻了个白眼。

四姐走到他们身边,像是才认识王训一样绕着他走了一圈。

她一脸困惑:“说起来,王家阿兄,你和大姐同龄吧?”

王训点点头。

“那大姐怎么就没看上你呢?这就很奇怪了。”唐昌公主是真的想不通。

是啊,说起盘靓条顺、知根知底,王十六就是个不错的驸马人选嘛,怎么大姐没看上他呢?

李馥也和四姐一起看王训。

王训剧烈地咳嗽起来。

打猎只持续了三天,皇帝活动完筋骨,就回到温泉宫里继续享受冬天泡温泉的快乐。

李馥对于泡温泉没有那么热衷,反而是觉得刚捡回来的骑马很有意思,成天骑着自己的小马在温泉宫里到处晃。

结果她终于把温泉宫的布局摸清楚了,每天回去就在自己的暗搓搓画的温泉宫平面图上加一部分,没多久就完成了对现在的温泉宫的记录。

画完了图纸一看,李馥果然看出很多不合理、未完工的部分,而且整个温泉宫有一部分坐落在东西绣岭的山谷之间,又有一面临近渭水,说不定涨水的时候还会被淹,可以说是很没有安全保障了。

在闲逛的时候,李馥还发现不少可以直接溜出宫去的小路,不过她没把这些漏洞告诉她爹,只是自己标注在画出来的图纸上,她总觉得,这些东西她迟早能够用上。

等到十月份过完,他们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回到了长安城。

又是一年年末,李馥忙着和万安观的人民教师们开年终总结大会。

这一年他们换了教材,长安城里除了义学,每个坊中的新式小课堂也能一直稳定招生;商盟在吸纳了更多资金之后,一直在进行业务拓展,除了豪华马车和化妆品之外,又增加了百货楼这样一个整合加盟商家、让他们在一个框架下大笔赚钱的生意。

集团

现金牛稳定吸金,同时还给义学短期班以及第一批三年毕业的小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李馥在万安观里,听人民教师们统计他们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流水线和标准化,只要是商盟旗下的商家,他们的生产过程都引入了这两个概念,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能完美适应这种生产方式,雇佣有这样意识的雇工,产品生产的速度和质量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