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87)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李馥刚收到曹慧娘那里传来的、蓝翔农具店在城外又开了第几个维修点的消息,就从窗户底下看见了骆升,这下她没的办法,只好暂停了对轰轰烈烈的赔钱行动的关心。

曹慧娘那边定型的几款基础农具,也反过来被李嗣升应用在了自己的田里,他野心勃勃地和宫中的监作局研究起了木匠活。好在他有事做,否则不能和宫外频繁通消息,李馥非得被她三哥念叨死不可。

其实除了三哥,二姐也陡然觉得有些怅然若失。原本,从曹慧娘那边的研发报告是李馥和李嗣升在看,而每一期赔了多少钱的财务报告是她在看。她看财报也不是胡看,她是根据李馥那边总结出来的研发进度和实际需要,制定将来各项投入的比重,四舍五入就是批预算的财务大佬。

结果,就在业务铺开的关头,具体的实时报告竟然停了,二姐怒不可遏,勒令李馥一定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面对二姐凌厉的凤眼,李馥还能怎么办,她只能让豆卢姑姑按照曲折隐晦的流程联系上了骆升,又让他告诉他师父,今后的账本还是让骆升人肉夹带进来,要不然二姐就要造反了。

奚太监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什么表情,李馥已经不可能知道了。反正她后来,就真的能在自己的后殿窗台上,捡到一只骆升小太监,以及前段时间的账本了。

就在这样的忙碌之中,开元六年的下半年很快就过去了。

宫里在喜

庆紧张的氛围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开元七年春天,王训向圣人请求,让自己出宫去禁军营中历练,以便早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

皇帝在考察过他的骑射弓马之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一年,他十三岁。

第83章 残酷

李馥在上元节的时候知道了王训打算出宫的消息。

她觉得小伙伴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三哥也不必你背锅了, ”她看了一眼在皇子中间正襟危坐的李小三,他开始种田之后真的有耐心多了, “上次他看农书看得走火入魔,阿耶还夸他来着。”

李馥又看了看同样正襟危坐的皇后,以及妆容张扬的武惠妃, “而且,现在出宫,能逃掉不少麻烦事。”她补充道。

王训觉得七娘想的有点多。

“别以为宫里一直还算安稳,以后就不会有幺蛾子了, 你们呐,天真。”李馥对天翻了一个白眼,“等你去了禁军军营, 事情也不会少的,你就当我乌鸦嘴吧。”李馥同情地看着王训。

王训点点头,但又耸耸肩,“七娘你说的大概是对的,”他笑了,“但我无所谓。”

他身上的自信真是耀眼。李馥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不过他说的对, 他只怕学不到东西, 并不怕被人为难。

李馥笑完了,又用手肘捅了王训一下,“有事记得告诉我们,”她对他挤眉弄眼,“说好要罩你的。”

王训忍不住摸了摸李馥的头顶。

李馥觉得王十六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三月份的时候, 王训来到大明宫北面的禁苑,庞大的禁军就驻扎在这里。

禁军的正式名称是龙武军,从前叫做万骑,是李隆基讨伐韦氏以及太平公主两次政变的军事基础。现在的龙武大将军葛福顺,以及禁军中的绝大部分中高级军官,都是当时那两场政变的功臣,他们这批人,又被叫做龙武功臣,是京中一系举足轻重的势力。

另外,太仆寺卿兼内外闲厩使王毛仲,也是众多龙武功臣中的一员,不过他没有在禁军中领兵,而是负责了整个大唐官方的养马事务。

据说他治下很严,下属没有敢乱来的,大唐的马匹数量在他手上翻了十几倍,皇帝一直亲近他,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至于龙武军中的底层士兵,又多是从长安城以及附近的良家子中选拔而来,王训知道这一点之后,觉得自己应该能和大多数人相处得不错。

即便不能……

王训没带多少东西,他牵着那匹带着自己钻过雪堆的枣红马来到军营,马背上放着他的弓箭和衣服书册。

他只是在禁军历练,禁军也有休沐,他到时候还可以回宫里。

有宫中的内侍拿着皇帝的手谕,王训直接见到了葛福顺。

葛福顺不是很想让王训来他的地盘。皇帝养子、功臣之后,虽然看上去说是十五也有人信,但年纪真的只有十三,俨然是一个吹不得打不得的公子哥儿。但是皇帝的手谕都已经送来,他高不高兴都得照办,于是他就想干脆让王训跟在自己身边,做个风吹不着、雨打不着、跑腿都不让他干的亲卫好了。

前前后后都想好了,葛福顺还想走个过场,于是他就亲切地问王训想干嘛,是想当个主帅身边的人,能够学到最多东西呢(强烈暗示),还是去底层摸爬滚打,和那群大兵混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