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86)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李馥刚想说什么,二姐却又摇了摇头继续道:“所以,有些事还是要亲手做。把老四敲打好了之后,我就暂停一段时间的例会吧。我那天随手拿了我们殿里的赏赐记录和账册看了看,发现这里头问题还不少,最近一段时间,我准备先把我们殿里吃里扒外的人都打扫了,省得再出点人祸。”

说完,二姐看了那边的十三皇子一眼。

李馥连忙说:“要帮忙吗?要帮忙说一声。”

二姐抿了抿唇,“还不需要,我阿娘那个性子,能不闹大就不闹大。”她笑了笑,李馥却觉得二姐的眼神中半点笑意都没有,“证据就在那里放着,实在兜不住,我还不会去皇后殿下、去阿耶那里告状吗?”

二姐说的证据,想必就是她随手翻账册看出来的问题了。

二姐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一向不近人情,未必不会闹出事来,但既然二姐已经做好了告家长的准备,那问题就不大了。

看来二姐很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嘛。

李馥在心里为二姐点赞。

接下来的几个月,二姐在打扫自己的院子,李馥听说,后来还是惊动了皇后,查抄了几个内侍在宫外的私宅。

事情的后续,高婕妤那里的人被换了一大半,高力士和杨思勖作为知内侍省事,在宫闱之中整顿了一次内侍省的不正之风。

这还只是偷鸡摸狗、收受贿赂的小事,若非那几个内侍胆大包天,将御赐的东西也换了次品偷出去,这件事惊动的人还不会这么多。

只不过,这次整顿的连带后果是,李馥在万安观里收到了奚太监派骆升爬窗户送来的口信,说最近风声很紧,不要再频繁派人出宫,实在有事就找骆升,否则他也兜不住了。

李馥:……

总觉得自从奚太监在景龙观里和自己照面之后,他就从一个隐藏在暗处的特务头子变成了一个任劳任怨的老好人,是错觉吗?

李馥让豆卢姑姑记下了和骆升联系的方法。

这段时间,她还真有不少事要和宫外的曹慧娘联系,但好在,在奚太监带话之前,大事都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

曹慧娘刚开始独当一面,各方面的人手都缺,他们圆桌会原本就是曹慧娘的会计、策划一把抓的后援来着。

商盟总部稳定创收,需要李馥他们出主意的地方已经很少了。但是曹慧娘那里就不同,虽说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豆卢居士的红利也是好大一笔钱,再加上俞明珠他们追加的,曹慧娘在这方面压力挺大。

李馥他们给出的方向是教育和农具,教育问题倒还好说,不仅有义学的例子在先,各方面的人才也好找;农具这边,要做的事情就多了,曹慧娘已经搜罗了一批会做农具的木匠,现在正在琢磨该怎么改进产品、快速生产的问题。

别看李馥他们人在宫里,他们能帮上的忙反倒不少。

比如,从农书里找相应记载的工作就交给了李嗣升。李嗣升的麦子歉收了,但是他还在种地,这个季节还能种不少蔬果,他去秘书监要这些书都很方便。在秘书监那里,他遇上了还在整理藏书和褚无量和马怀素两位学士,他们看见李嗣升在这方面用功,又得知他还在亲自种田,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多么感动就别提了。

除此之外,李馥他们还给曹慧娘出了主意,让她仿效专利局的做法,在报纸上登广告,为改进农具的发明悬赏。尤其可以在义学那里也设一个宣传点,上次李馥自己亲身体会过,前来听老梁上课的人里头,有不少人,都是想靠自己的手艺发家致富的人。

最后,李馥还给偶尔才进宫的卢齐物卢真人带了话,让他主动和曹慧娘联系,看能不能在冶铁方面帮上忙,做出一批包铁农具来。

给研发人员牵线搭桥,能不能成的,就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至于李馥自己,她只是给曹慧娘出主意,让她注意生产部件都采用统一的度量标准,可以实现零件互换以及流水线生产,这样一来,制作的效率和今后使用中的维修都能省下不少事。

曹慧娘那里有钱有技术,很快就找到了足够的人来实践他们的想法。

在奚太监的警告送来之前,曹慧娘的蓝翔农具店都正式开张了。

这间铺子虽然开在长安城里,但实际上,门店就是个摆设,开在郊外的研发工厂才是大头。店里的人员都是直接从制作车间出发,赶着商盟出品的拉货板车,一车车拉出去一堆崭新的锄头、曲辕犁什么的,跑到城里城外的田间地头,再一车车拉回来一堆淘汰的旧农具。

这就是蓝翔农具店以旧换新的开业大酬宾,说是要收集改进的意见,所以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