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28)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和小七比起来, 朕的其他公主是多么的有修养、有气度、有才华、有样貌!

朕平时对她们的关心真是太少了!

于是李隆基顿时父爱泛滥, 将一众公主们都留下来用饭,又借着李馥方才提起的话口,好好问了问她们各自的兴趣特长。

而李馥则在旁适当提两句姐姐们的“黑历史”,让她爹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原来元娘的笛子吹得好极了, 待人又和善,即使是宫女央她吹两曲她也不拒绝;二娘的箜篌练得一般,但她其实什么都会一点,这都是因为她不能忍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事;四娘的乐器和小七一样糟糕,堪称姊妹之耻,但她身体最好,生母崔娘娘又由着她的喜好,于是她各种舞都跳得很不错;五娘则有一手好琵琶,但她轻易是不献技的,她小人家弹琴之前必须要保证环境、听众、摆设、熏香色色都和她心意,所以她挑剔起别人来也是一绝;六娘干别的都喜欢偷懒,唯有在打鼓上不放松自己,在这一点上,她和皇帝自己还有些相通之处……

朕的女儿们真是多才多艺!

艺术造诣高到后来被奉为梨园祖师的李隆基觉得,和人小鬼大的小七比起来,他的其他女儿都太贴心、太乖巧、太可爱了!

于是李隆基让高力士带人搬了一堆赏赐给元娘她们,还特别贴心地照顾了每个人的爱好,又或是看出了她们真正想要、却一直不好意思出口的东西。

几位公主还从未感受过皇帝体贴起来的功力,这时候也渐渐露出了端庄之下的真性情,对她们的爹也生出了货真价实的孺慕之意。她们开心,皇帝就更加满意。李馥看姐姐们终于有了开窍的苗头,心中充满了助人为乐的成就感。

只有李馥一个人两手空空回到万安观,她不仅什么都没带走,还留下了自己的乳牙。说是皇子皇女们掉下来的胎发、乳牙这些,原本就有专门的地方收好供奉的。

李馥回来之后,对着豆卢姑姑似真似假地哀叹了两句“哎呀,小七今后就不是大院里最受欢迎的崽了”,之后便乖乖洗漱更衣,坐在自己的小沙发里划拉着今日从豆卢居士那里听来的情况。

除了明面上让曹慧娘给她们交代情况,后来豆卢居士还单独和她们说了些内情。

豆卢阿媪自己并不愿意操心琐事,而这件事,起初也是李馥他们为了试试自己的能耐撺掇出来的。所以按照豆卢居士的意思,这门生意里她只出一部分本钱和招牌,她本人不会指手画脚,具体的操作只会交给俞氏他们。

而李馥他们那一本厚厚的计划书,她也打算不做多余的吩咐,直接交给她们。至于俞氏她们看过之后,是会对里头的想法心悦诚服,从而奉若圭臬;还是不以为然,只是束之高阁,那就要看李馥他们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能通过老于商道的商人们的火眼金睛了。

李馥几姐妹听过之后,都觉得这样正是他们当初做这件事的本来目的。

至于他们原本提出要在西京小报上打广告来招聘合作者的计划,此时也不必再提起,因为有了专利局的出现,原本就是对李馥之前各种发明的最好宣传。

计划没有变化快,豆卢阿媪也说起了类似的道理。

李馥想到和小伙伴们花了大量心血整理出来的计划书,心中不禁有些期待,大唐的商人,看见那些陌生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理念”,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两日后,西市,俞氏家具行。

俞明珠再次见到了曹慧娘,她这次也知道了自己投效的靠山的来历。

“是国公府?”俞明珠对勋贵之间的关系并不太清楚,曹慧娘摇了摇头,对俞明珠简单解释了豆卢居士和芮国公府并不来往的现状。

正在俞明珠觉得,这靠山的成色可能有些不妙的时候,曹慧娘又说明了居士和宫里以及几位亲王府的关系,尤其点明前几日宫中公主来豆卢居士这里做客的情况。

俞明珠被曹慧娘的大喘气惊得不轻。

不过不管怎么说,靠山过硬总是件好事。

俞明珠又和曹慧娘以及上次也在场的管事细细敲定了入股、分红、管理等方面的细节。

忙完这些琐事,俞明珠才忽然反应过来,豆卢家,或者说豆卢居士确实和寻常勋贵不同。和他们家谈投效,不知不觉,自己就会拿出和平等的合作商贾谈生意时的态度,在如何做事的实际问题上讲个清楚明白,而不是空谈如何衷心效命、大把孝敬之类的空话。

这让俞明珠几乎忘记,对方是能碾压自己的贵人。

“俞姊想到了什么?可是觉得我家居士太喜欢斤斤计较了?”曹慧娘和俞明珠熟悉了,也会放松地和她说些闲话,“其实这都是因为居士派出来办事的,是我这样商户人家的女子。否则,若是按照居士的行事,她既看上了姊姊,便会对姊姊有求必应,直接出钱出人,其他都任凭姊姊处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