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13)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从此,算账再也不费力了!即便记忆力不那么好也能学心算!也能检验计算过程!再也不用小心翼翼、摆出一床算筹来再三验算,唯恐被人骗了!

所以他们的来信几乎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梦航客真是一位学识渊博、无私分享、品格高尚的大好人!

李馥被这时候人的淳朴感动了,于是也不吝笔墨,将来信中涉及到具体问题的部分都一一耐心回答,还同时将这部分问题里有价值的部分(大都和怎么记账算账有关),都整理起来,准备用在下一期的专栏里。

她同样想起自己第一次接到的读者来信,王甲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学术型人才,就永远意识不到,数学在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之前,还是一件部分人在生活中时刻要用到的工具。

不过,和老梁一样,真正的研究型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李馥专心回复完一大堆读者来信,又将下一期专栏的稿子写好,之后她连忙直起身来活动身子。

“唉呀妈呀不得了,小小年纪要近视了……”

豆卢姑姑在旁边瞪她。

李馥连忙闭上了嘴。

除了教育事业之外,商业方面,李馥能做的就不多了。

对了,说到商业……

李馥想起要将每一期的西京小报也弄来看看的计划,于是活动完手脚,看看天色,就派人去问问看她爹那里有没有空。

大概正好赶上晚饭呢,真是计划通……

李馥计划得不错,可惜今天她爹压根就不在宫里,早去了兴庆宫那边。

既然她爹不在,李馥觉得这事不太方便王皇后出面,于是她将此事暂时搁置一边,让豆卢姑姑准备观里的夕馔。

李馥想象中的美食消失,变成了膳房送来的大锅饭,虽然万安观自己开个小灶也不算麻烦,但是一般而言李馥并不想这么折腾。

豆卢姑姑看见李馥对着饭菜不动筷,以为是她嫌弃晚饭寡淡,于是便和李馥说起除服的事情来,“……按理说天子守孝以月代年,原本在大圣皇帝出殡后除服便可。只不过圣人纯孝,当时驳了,但等到周年的时候,便会有人再次提议除服的事了。”

闻言李馥这才想起,再过两个多月,便是阿翁去世一周年的日子。

唉,时间过得真快,李馥在心里叹了口气。

然后她就认认真真把晚饭都吃了。

转过天来,李馥一睁眼就听见一个惊人的消息。

她九弟李嗣一病重,很可能撑不过去。

豆卢姑姑将这个消息告诉她,同时还告诉她绛华殿那边已经紧张了一夜,因着宫里的御医诊不确切,半夜宫门还开过一次,特意往长安城中几位小儿圣手的地方派了人去请。

李馥惊呆了,她记得武惠妃所生的九皇子,不过才刚满一周岁!

生死面前,李馥无能为力,她知道这个年头小孩的夭折率居高不下,顿时心中生出了些危机感。

李馥知道幼童有多么脆弱,所以她不禁想起自己其他的兄弟姐妹。说实在的,他们年纪也都并不算大,一时受寒发热,落水摔跤,或是误食了什么不该吃的,甚至是突然噎着,都有可能让他们就此夭折。

盘坐在正殿的三清像前为九弟诵经,李馥觉得,很有必要找人给宫里的内侍宫女们普及急救知识。

这一日的午时左右,留意着绛华殿动静的李馥,便听到了九弟夭折的消息。

据说她爹和武惠妃都十分伤心,李馥没有不识趣地打扰他们,只是又默默写了一卷《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接下来的很多天,李馥都没有听说绛华殿或是她爹的消息。

直到王皇后那边来人通知她,义学的准备已经完成,她的人可以跟随一道出宫了。

李馥想了想,还是按照原计划将尹善等几位数学备课组的同学们派出去实习了。

同时,她自己带着陈延年,来到王皇后的仪凤殿,和她提起找医师或是医官,在宫里普及急救知识的事。

特别是照顾幼年皇子皇女的近侍以及乳母们。

王皇后这些日子也为了九皇子的事心神不宁,嗣一夭折的那日,她也赶到了绛华殿,当着圣人的面,武惠妃趴在地上哭得肝肠寸断,字字句句意有所指,王皇后险些没有忍住和她大吵起来。

王皇后并非恶毒之人,对于武惠妃的威胁,她确实一直感到如鲠在喉,但她还并未放弃生出嫡子的希望,也没有冷血到能够对皇嗣出手的地步。

但好在,圣人和她毕竟是患难夫妻,他并没有疑心她照顾不周,甚至是别有用心,而是当场替武惠妃道了歉,说她只是一时悲伤过度口不择言……

但他也终究没有对武惠妃说半句重话,还日日去绛华殿安慰伤心过度的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