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12)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在天子离开长安的这段时间内, 长安城也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新鲜事。在马球消息的传播下, 即便是没有地位和门路的普通人也能知道,因为要向历代天子献享奇石, 太庙已经重修过一遍;而同样由奇石修缮过的悲田养病坊,朝廷也将进一步接手,很快就要在赡养孤寡病弱之余,为其中的孤儿或是还有劳动能力的人开班授课。

据说,授课的内容是为了让这些人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 同时, 因为有后宫女官和中官参与的缘故,对妇女的培训更是主要工作。但这样一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动的人, 就远远不止是悲田养病坊中的老弱病残。

于是消息越传越开, 蠢蠢欲动的人越来越多, 新任京兆尹兼西京留守源乾曜源京兆一看苗头不对, 便连忙带着京兆府的人手, 以及下属长安万年两县的大小官吏,一同将养病坊周边环境肃清了一遍, 又提出义学不禁旁听的公告, 这才将人群的骚动安抚下去。

只不过,为了完成这一承诺,源京兆还要盯着各处养病坊,让那里的管事配合府衙和县衙的官吏。义学的准备规模也不能再按照原本的计划, 而是要至少扩大一倍。

而这样一来,到时候上课的秩序该如何保障,原本养病坊中必须静养的病人又该如何安置,若是单独将他们另归一坊,是否会让他们重又落得无人照顾的境地……种种问题纷繁复杂,源京兆一一过问,忙得焦头烂额。

圣驾离开了三个多月,源京兆就忙了三个多月,忙得人都瘦了一圈。

源乾曜也是当过宰相的人了,他做这些事发自真心,却并不是为了政绩。

不过源京兆的兢兢业业也是成果斐然,在不知是皇后还是圣人派出来检查情况的中官面前,为义学准备的各处细节都得到了对方的赞叹。

考虑到人手问题,义学最终只会在规模较大、距离县衙较近的两处养病坊中开设。源乾曜尽量把有能力互相照顾的养病坊中人集中在这里,而其他不能移动、需要静养的老弱病残,则适当移往别坊,同时暂时将官府的人手和寺院、道观的义工的人力都集中在那边。

这只是一时之计,在义学走上正轨之后,这方面的安排还要再做调整。

李馥在宫里,对源京兆的辛勤劳动一无所知,但她确实从王皇后这里得到了义学的准备比想象得周全的好消息。

一切顺利的话,王皇后很快会派出第一批人手,他们会和之前留在养病坊中管事的人对接,将义学学生的情况大致摸清,将他们预先分成为幼儿开办的启蒙班,以及为需要在短时间内习得一门手艺的成人们开办的技术班两部分。

而针对成人的技术班中教授的内容,便会以女红裁剪以及简单的赶车、泥瓦以及木工手艺为主。

当然,基础的常用字也会教授,不过王皇后觉得愿意学习的人恐怕不会很多,她也只是姑且听从了李馥的建议罢了。

李馥觉得这样的开始已经很好,万安观中人可以在启蒙班和技术班同时开课,反正李馥一次可以派出七八个人。

义学开课在即,万安观里充满了紧张和兴奋的情绪。

不过对于即将荣升师范院校校长的李馥来说,她正埋头在一堆读者来信中分不开身。

在她动身去洛阳之后,马球消息的编辑部也从翰林院里独立出来,在昭文馆边上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卢齐物和吴道子等翰林待诏依然在其中挂名,正式成为了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机构。

于是,这几个月来,长安城中的读书人终于确认了马球消息的后台,也终于知道如果想和某篇登报文章的作者交流,应该向哪里投递“读者来信”。

李馥的梦航客专栏在普及了基本的“西数”优于今数的地方之后,就已经暂停了。那段时间又是过年又是去东都,李馥也没时间将课本内容费心写成科普读物。

李馥本以为,没人会在意梦航客的消失。

结果她一回到长安,没多久,卢齐物就打报告进宫,还给她带来一大堆因为数量巨大,已经引起了高阿翁的警觉,所以已经被他掌过一遍眼的读者来信……

李馥看着一大堆半文半白,有些还有别字的书信,觉得长安城里认字的人真是比她以为的要多。

因为这些信大都不是读书人写来的,而是富商或是账房先生们写来的。

李馥:……

热情的读者们写信来向“梦航客”表达感激之情,他们都是成天和数字打交道的人,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马球消息上的这个专栏,但是在辗转得知、并亲自实践之后,他们都感到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