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煎饼成富贾[种田](100)

作者: 鬼酉蜡烛 阅读记录

严墨戟自己也爱吃这种粥,所以在家也会给纪明武做。只是他自己做的不能先把肉片冰过,就少了几分劲道。

自从和纪明武谈开了子嗣的问题之后,严墨戟感觉和他家武哥愈发亲近,至少每天清晨醒来看到自己紧紧抱着纪明武的时候,也不会小心翼翼地跑掉了。

说起来也有些奇怪,入秋之后,他家武哥晚上睡觉时体温渐渐回暖,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体温也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变得像个人体暖炉了。

一开始严墨戟还以为纪明武发烧了,结果纪明武回答“天生如此”,说他体温一向冬暖夏凉。

严墨戟听了只表示:武哥你这是驴我的吧?

但是后来严墨戟去问纪母,纪母愣着笑过之后道:“这孩子是天生如此,你莫要担心。”

不等严墨戟放下心来,纪母就有些奇怪地问:“你和明武不是年初成亲的么,怎地现在才发觉?”

——因为刚成亲的时候原身把纪明武赶出去了半年,直到前几个月才因为他发烧而搬回来睡……

这种事就不好跟纪母说了,严墨戟干笑道:“以前没注意,没注意……”

说起这个,严墨戟心里也是一把辛酸泪。

本以为和他家武哥说开之后,他们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了,严墨戟前世也单身solo了几十年,眼看着纪明武都拿下了,是不是也该……

——但是这么久以来,他家武哥真是一点进一步的表示都没有啊!

别说严墨戟想象中的本垒打了,现在他们俩还停留在牵小手和抱抱的地步!

严墨戟暗示了好几次,可他家武哥如同一根钢管直男,好像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脸正气凛然。要不是每天早上严墨戟感觉武哥揽着他腰的手越来越紧,他真以为和武哥说开了那件事只是自己在做梦。

他有心干脆直接扑倒纪明武,但是衡量了一下自己和纪明武的体型差距,感觉还是乖乖被扑倒比较好。

——而且,想想古代人的保守程度,严墨戟觉得还是不要显得自己太饥渴……不然败坏了自己好不容易扭转过来的好形象怎么办?

——这种“真面目”的暴露还是留到咳咳以后……

于是严墨戟开始琢磨怎么让纪明武扑倒自己,于是他今天买了好些羊肉,准备回去给武哥好好补一补。

刚准备去肉铺,就听到有人喊他:“东家,有人给你捎信来了!”

严墨戟一愣:“信?”

那伙计跑过来,递给他一张折叠起来的灰黄信纸:“东家,是外头行镖的人路过,说是有信给咱们什锦食的老板。”

严墨戟有些疑惑地接过信纸,一边展开一边猜测:

他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只有镇上的这些人,谁还会给他寄信?

信纸展开,几行工整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

严墨戟对着竖排的繁体字仔细看了好久,才看懂这封信的内容,大致是“小友好久不见,老夫搬到青州城有段时间了,现在已经安顿下来,青州城一切都好,只是小友做的吃食这里没有,甚是想念,若是小友有朝一日来青州城,定要来老夫家中做客”。

末尾的落款是“陈翁”。

陈翁是谁?

严墨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最初的什锦食铺子的店铺,虽然是从苑五少爷哪里租来的,但是那是因为自己迟了一步,没有从茶肆老板那里买到。

那位茶肆老板围观了自己和苑五少爷的谈判过程,还送了一整套家具给自己,只要求自己开张之后给他送去些吃食。

卖掉茶肆之后,那位年纪已经不轻了的茶肆老板在镇上又逗留了一个月,就随着行镖的人搬去了青州城,投奔在青州城发家致富的儿郎去了。

他好像就是姓陈来着?

严墨戟没想到那位茶肆老板隔了大半年,竟然还对自己的吃食念念不忘,以至于千里迢迢托人写信给自己……看这书信上的字迹娟秀细腻,虽说严墨戟对书法没什么了解,可是也看得出绝对不是一个老头子能写得出来的。

青州城啊……

严墨戟放下书信,摸了摸下巴。

“你想去青州城?”

厨房里,纪明武一边刀法利落地片着羊肉,一边有些疑惑地问:“去青州城作甚?”

严墨戟将揭开灶台上的一口小铜锅的锅盖,躲开扑面而来的热气,一边闻着汤底的气味,一边回答道:“什锦食在镇上的发展差不多到了极限了,市场已经基本上饱和,我也积累了不少本金,可以考虑向外发展了。”

纪明武手下的刀微不可查地一顿,随后两道剑眉微微拧起:“不先从周边县城做起吗?”

严墨戟用勺子舀一口汤,吹了吹尝了尝,点点头,又加了一点干桔皮进去,盖上锅盖,笑着回答:“在周边这些县城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发展也慢,从大城市落点,然后做大规模再散点铺开,效率会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