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妃之路(重生)(6)

作者: 礼钺 阅读记录

陆宛用手指蘸了杯中残水,在楠木茶桌上写下一个“燕”字,“可是这个燕子的燕?”

李汝宓点头道:“是的。”

陆宛默记在心,用抹布擦去案上水渍。

李汝宓看看壶里的茶汤滚了,用勺子舀出,递给陆宛一盏,“嫂嫂用茶。”

琥珀色的茶汤冒着热气,氤氲出略带青涩的木叶香气,陆宛接过杯盏,道:“其实我今日来,是为小妹添妆之事。”因见李汝宓垂目不语,只当她是害羞,又笑着说道:“男婚女嫁,人之常情,不然我也不会坐在这里与小妹喝茶了。”

陆宛直爽,说的虽是大实话,却能让人发笑。李汝宓不觉一笑,浅浅饮了口茶。

陆宛因见李汝宓头上的碧玉簪子,道:“小妹头上这簪子还是旧年的物件吧。”

李汝宓点头称是。

陆宛道:“我有心给小妹添几副头面首饰,又不知道小妹喜好,没得鄙陋,入不了小妹的眼。”

李汝宓心思微微一动,道:“旧年里曾听哥哥提起过一个手艺人,打得一手好金器。”

陆宛眼中一亮,“是嘛,我倒是没听他说过,待我回去问过他,就请那匠人过府来。”

两人又闲聊几句,陆宛便告辞回去了。

李汝宓望着陆宛的背影,默默想,哥哥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陆宛回房后,把李汝宓的意思转达给李寔,李寔听到燕燕两字,知道妹妹是因为婚期将近,催促他先前约定之事,说道:“妹妹说的那首诗,有说是卫国的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的,其实这个说法与《史记·卫世家》不符,也有违于妻妾尊卑之礼。所以,应该是兄送其妹出嫁。”

陆宛点头称是,又把李汝宓要打首饰之语说与李寔。

李寔心中一亮,原来妹妹已经有了主意,他正愁没可靠的人把消息传递出去,那个匠人鲁良却是个绝佳的人选,首先鲁良人品可靠,他对鲁良有恩,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情,除了李汝宓,没有别人知晓。其次鲁良在都城中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匠人,不至于引起父亲的怀疑。

到底是妹妹心思更灵活一些。

李寔心里的愁云一时尽散,脸上却不动声色,道:“既然妹妹这样说,这些妇道人家的事情,你就去回禀母亲知道,派人请那匠人过府就是了。”说着把那匠人的地址姓名告诉妻子知道。

故而当杜氏把此事告诉李昶时,李昶把各方汇报来的消息一综合,觉得此事并无不妥,自己的儿媳妇想要给小姑添嫁妆,要请人来打首饰,人之常情嘛,再正常不过。只是为了谨慎起见,又多吩咐了一句:“阿宓正值待嫁,清誉要紧,不好随便见人的,你做母亲的,须得仔细。”

杜氏没有好脸色地道:“不用你吩咐,我都晓得。”

李昶素来惧内,见杜氏有些不快,忙又陪着笑脸将夫人哄转回来。

鲁良很快就被请入了李府,杜氏亲自指派了两个得力的仆妇在旁监督,鲁良被安置在杜氏院中一间耳房里,把首饰画册交给仆妇,请内眷选首饰式样。仆妇又将画册转交给杜氏,杜氏翻了翻,无任何不妥,便命仆妇送入李汝宓阁子里。

陆宛陪坐在杜氏身边奉茶,婉转地向杜氏代为表达了李寔的意思,“大郎旧年里为给母亲做寿,请那匠人打过几套首饰,说那人手艺虽好,人却是个势力眼,怕他头晕藏奸,不知道我们府里是何处,说须得向他点明才是。”

李寔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鲁良打个招呼,让他听从李汝宓的吩咐办事。这件事情,兄妹两人虽然没有明着商量,但是基于从小的默契,是心照不宣的。

这种人杜氏见多了,不疑有他。丈夫李昶的名头说出来自然唬人,不过对这种卑贱的匠人却用不着,因为他还不配,杜氏想了想,便叫身旁的仆妇,“你去告诉那匠人,我们大郎说了,东西能做得教人满意,赏钱自然不会少付。”

仆妇听了吩咐,忙去耳房里传话。

一时送画册子的仆妇重新捧了画册回来,交给杜氏过目,杜氏翻了翻,见李汝宓勾选的几个图样也都寻常,便合上递了回去。

仆妇收了画册,又从袖底取出一个锦盒,“小姐说这只金镶玉的簪子上镶嵌的宝石有些松动,想拿去修缮一下。”

杜氏略皱了皱眉,接过盒子打开来看,却是旧年间李汝宓生日,自己给她的生辰贺礼。

陆宛在旁瞥了一眼,微笑道:“小妹果然是恋旧之人,这簪子还是前几年的款式,有年头的东西了。”

杜氏喜欢别人尊重她,尤其是这一双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好在旁人眼里显得自己慈爱,见陆宛提起,便含笑道:“你眼力不错,这是前几年阿宓过生日时,我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