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妃之路(重生)(5)

作者: 礼钺 阅读记录

羊氏次日便找来媒人,交代了几句,媒人心领神会,立即前往李府。

羊氏想要速速完婚的意思通过媒人迅速传递给李昶,李昶想起病重的母亲,亦担心母亲有个好歹,这婚期要拖延下去,更何况还有个不省心的儿子,不如早点把女儿嫁出去完事,当即就满口答应下来。

媒人重新把消息传给羊氏,羊氏便兴高采烈地令宫中詹事上书禀告天子。

皇帝虽然在病中,听见这个消息也颇为开怀,当即便召来礼官与钦天监的监丞,一边令择出吉日,一边张罗着预备纳吉、纳征、请期,只待九月十八日佳期一至,便去亲迎。

婚期传至李府后宅,却是几人欢喜几人忧愁。

李寔忧急如焚地暗自筹划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消息送出府去,他的妻子陆宛却浑然不察丈夫的心意,忙着给小姑准备添妆,又怕礼物薄了拿不出手,又怕落了俗套,堆了半个案头的金的玉的、圆的扁的,拉着李寔一起挑选,托着一副金镶玉的头面,巧笑问道:“郎君,你说这个好不好?小妹会喜欢么?”

李昶近来还是不允许李寔走出房门一步,连女儿李汝宓也加派人手,着意看管起来,两兄妹为了不引起父亲的怀疑,并不敢轻举妄动。

故李寔已经有日子没见到妹妹了,想了想,说道:“不如你去问问妹妹喜欢什么,顺便看下妹妹在做什么。”

陆宛挑了挑眉,“哪有送礼的人,去问收礼的人喜欢什么的道理,这样太失礼了吧。”

李寔淡然道:“送礼说到底,不过是投其所好,我们与妹妹骨肉至亲,讲究那些俗礼反倒显得生疏了。”

陆宛听夫君这样说,便应允下来,在丈夫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那我去去就来,你帮我把这些收拾一下。”

李寔淡淡笑着点头道:“你去吧。”

陆宛在李汝宓的阁子外被两个虎背熊腰的仆妇拦了下来,“请问娘子何往?”

丈夫被打的事情陆宛并不知内情,李寔也只说是冲撞了父亲,惹得父亲不快。见了这等阵仗,不由得心里惊疑起来,身旁的丫鬟已挺身而出,“娘子是为小姐添妆之事前来的,你们拦在这里,是何道理?”

两个仆妇面面相觑,他们两个得到的命令是不允许李汝宓外出,不允许不相干的人闯入,陆宛似乎并不在这两条规定之内,斟酌了一下,道:“小姐在阁中,请娘子独自进去吧。”

丫鬟皱眉道:“怎么会有这样不讲理的规矩?”

仆妇一撅嘴,“规矩可不是婢子们定的,都是老爷吩咐的。”

陆宛是个省事的,向丫鬟道,“算了,你们在这里等我就好。”说着拾阶而上,向堂上走去。

陆宛进来的时候,阁子里静悄悄的,几个丫鬟侍立在屋内,李汝宓正坐在窗下榻上,给那一盆碗莲换水,陆宛见了,忙道:“小妹仔细手滑摔了,怎么不让丫鬟来做?”说着挽了袖子,便要相助。

李汝宓嫣然一笑,“我小时候练过腕力的。”

陆宛听夫君说过,李汝宓当初为了习字,特意练过腕力,并不是自己这样手上无四两力的妇人可比,便抿嘴笑了。

李汝宓道:“哥哥这两日可还好?”

陆宛瞥了不远处的丫鬟一眼,耸耸肩,低声道:“父亲还是不允许他出门,他心里自然不痛快,不过我瞅着他这些日子啊,恐怕是被关得习惯了,不似先前那般烦躁,今天还看了半日的书,写了几个字。小妹这里,怎么也重兵把守起来?就算是嫁期将近,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李汝宓道:“嫂嫂方才在外面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这都是父亲的安排。”说话间已把碗莲重新摆好,起身向茶床走去,“我与嫂嫂煮茶吃。”

陆宛见李汝宓不肯说出缘故,也不好追问,心里更加存疑,忙摆手道:“不用麻烦的。”

李汝宓道:“不麻烦,就是嫂嫂不来,我自己也要吃的。”

两人在茶床旁重新坐下,李汝宓专心煮茶,陆宛不好直接把话头朝添妆上扯,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些闲话,“你哥哥出不来,心里却牵挂你,让我来看看小妹在做什么?”

李汝宓眼中眸光一闪,随即恢复如常,淡淡道:“我也没做什么,就是近日读了一篇诗,不太明白,想要请教哥哥,不如嫂嫂代为转达?”

陆宛亦是高门大族的小姐,幼时上过几年家塾,虽然识字,书读得却不多,不过《女则》、《女训》那些,嫁了个满腹经纶的丈夫,婚后闲暇,也常向丈夫请教两句古诗,听见李汝宓这样说,自然不疑有他,微笑道:“小妹请讲。”

李汝宓加大了两分音量,“燕燕”,为的是让屋里的丫鬟听到。这是一首描述女子出嫁的送别之诗,就算这些丫鬟真的告诉了父亲,想来也不会有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