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愉(142)

作者: 晏灼 阅读记录

闻言,皇上神色松缓下来,说道:“这事你同朕提过,是朕忘了。”

说到此处,又睨了萧易一眼:“也难为你心细,这样细枝末节的小事也能发现。”

萧易颔首退后两步跪在地上正色道:“关于父皇的一切,儿臣都不敢有半点马虎。”

萧易这样表忠心的话不过是些漂亮话罢了,皇上听在耳中受用却是不信的。他亲手断了萧易日后继承皇位的可能,天家无父子,他不可能对自己一点恨意都没有。

可皇上冷眼瞧着萧易,竟从他脸上看不出半分端倪来,方才听到王璐回答时,萧易也明显是松了口气,倒不像是装出来的。

皇上一时拿捏不准萧易的真实想法,喝了参汤后将空碗递到萧易面前,萧易恭敬接过后又伺候着皇上清口,做好这一切后,才恭恭敬敬的立在一旁。

“在皇陵待着这几个月可有什么想法?”

“儿臣守在皇陵时心有颇为感慨,不由得回忆起昔日师傅们所讲述的大梁开国时的传记,始祖皇帝造建大梁,□□皇帝开疆扩土,历经数代到了父皇这里大梁才算是创立了最安稳的盛世,儿臣居于盛世便更能体会到父皇的英明神武。”

皇上问话时,紧紧的盯着萧易的脸,见他未有丝毫情绪时,才信了他几分,没有一个皇帝在面对别人历数自己的功绩时不动心思的。听了这话,皇上才勉强露出些许笑意来,抬手搭在萧易的胳膊上站起身来:“你能有这些见地,可见这趟皇陵并不虚此行。”

萧易扶着皇上颔首道:“是,儿臣受教了。”

“朕倒是还有一件事想要问你,当日朕当众贬斥你,你竟丝毫也不介意?”

听到皇上这般问话,萧易看着皇上,神色莫测。

许久后,他才开口说道:“之于父子,儿臣心里对父皇是有些气的,儿臣气的是父皇对儿臣的不信任,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之于君臣,儿臣对父亲的每一个决定都绝无怨言,父皇与儿臣,先君臣,后父子,父皇如何罚儿臣,儿臣都不会有半分怨怼之心。”

皇上刚要开口说什么,就听到萧易继续说起来:“儿臣至今还能记得,儿臣第一次学骑马就是父皇亲自教授的,幼时父皇也曾每日都考问儿臣读书写字,所以必定是儿臣哪里行的不端才让父皇生了儿臣的气,只要父皇不伤心生气便好。”

萧易的话,让皇上有几分动容。

皇帝年纪大了,对于过去的事情本就容易缅怀,更何况皇上的子嗣不多,也正如萧易所言,他年幼时皇上也曾善待过他,父慈子孝。

“你能如此想,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了。”皇上叹息一声,走到窗前,如今已是五月,可站在窗口前皇上却还是能感觉到迎面扑来的凉意,透过轩窗向外头看了看,树枝上的花儿都开起来了,粉色的,白色的簇在一起,是开的正好的时候,皇上站在大殿内仿佛都能闻到花香。

萧易顺着皇上的视线看过去,神色软缓下来平静道:“正是花开的好时候呢。”

北狄人还有几日才能入京,除了每日要进宫伺候皇上进补喝药之外,闲暇的这几日里萧易倒是和萧元景都玩在一处。

沈寂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好几次萧元景派人去找都找不到人影儿,大家都知道凤澜的事,沈寂如今见不到人影倒也不奇怪。

关于禁军统领一事,萧易和萧元景私下聊天时倒也提过几嘴,萧易在皇上面前不好说这些,皇上这会好不容易才对自己缓合了几分,犯不着因为这些事情再将父子情分生分起来。

皇上素来愿意问萧元景的意见,他同萧元景说了倒也是省了事。

只是皇上后来有一日问萧易的意见时,萧易并不作答,皇上见此倒也没再追问,两人到底是隔心,左右都套不出句实话来。

直到北狄到达猎院那日,魏远泽才忙里偷闲的跑到魏家的营帐里来见魏丛愉。

魏丛愉才从帐中出来就看到她兄长黑着一张脸,不由得失笑:“兄长这是怎么了?”

北狄王带着两个王子过来,皇上又将京城中的闺秀也都聚在此处,那意思再明显不过,皇上的公主要么就是未成年不适和亲的,要么就是已经嫁了人的。要想和北狄结秦晋之好只能从这些适龄的出身名门的贵女中选择。

魏丛愉的亲事,一早便是皇上说了要亲定的,从局势上看倒是最有可能成为那个和亲的人选。

这些念头在魏远泽脑子里无数次的冒出头来,越是担心便越是不知所措:“阿嫣许了人家只待日子一到便可以嫁人,魏家就只有你了,不过你别怕,有我和父亲在,总能让事情不至于落到无可回转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