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与乘澜归(68)

作者: 霜沚 阅读记录

久澜只感觉到自己被人拎了起来,像被揪着耳朵提起的一只兔子。而萧茵在她的耳畔戏谑道:“时机差不多了,我们可以上路了!别担心,你是会看到结果的人。”

久澜尚不能体会她话里的深意,便被人押着往前走去。她看不见眼前的变换,只能凭着感觉的变化来判断自己的处境。她的心也跳得很快,仿佛下一瞬就会骤停。但她并不如何恐惧,只是倍感担忧,因为她知道将要去面对的人,是他。

萧茵猜得没错,他还是来了。

他一定会来。

微凉的剑锋抵住了她的咽喉,剑刃的寒光里又映出了谁的面容,晃亮了谁的眼?

而在这一晃的剑拔弩张里,却有人轻谈生死,说来稀松平常如话家常。

“你们放过她,我用我的命来换她的命。如你所言。”

是他在身前不远的地方开了口,依旧如风过松间,云栖竹梢,清清泠泠,恍若从雨雾深处踏过尘嚣而来,却不沾惹片叶微湿。

久澜的鼻子一酸,莫名地就想流泪。这三日无数破碎短暂颠倒反复的梦境里,他的音容就从未缺席过一次。她总会在那无际的恍惚与迷蒙中看到怀抱青锋的他,梳着少年时干练的马尾,噙着那令她熟悉的欠揍的笑意,向她递出一只手掌。那掌心里有少年常年练剑磨出的茧,却干净而骨节分明。他站在清晨的微风里,熹微的光攀上他的袖口衣襟,他的眼里却闪着永不陨落的星光,想把眼中的皎月拥抱入怀。他的肩上落着白玉碧桃来将她相迎,要接她同归那华灯梓里。

这就是她眼底心头的少年郎了,即使载了满面的尘霜,覆了冰雪冷雨,也依旧眉目如新,又宛若从那画中走来,分明全都是假象,却清晰得真实无比。

但这一回,他是真的走来了,只与她隔了一层纱的阻遏。她甚至都能执笔凭空描绘出他此时如画的眉眼。

可他又是那不应归来的人啊。这漫长的煎熬里,她何尝未觉得挠心挠肺,分明知道他不该来,期盼他不能来,却又同时不由地相信着他会来。而今他确然站在身前了,她的煎熬时光便于此到了头。

也就正好想起她曾默默许诺过的,再不会有一个人淋的雨。而如今恰若是,即便他们会在这场雨中倾灭,那也是与他一同消受。

因而她不再容许这种以命易命的交易由他口中说出,如同儿戏。她自己的命还容不得别人来做筹码。

于是她扬声道:“岳梓乘,收回你的话。我的命还不需要拿别人的来换。不划算!”

话音才一落下,冷冰冰的锋芒便愈发贴紧了她的颈项。身后持剑的方久榆嗤然一笑道:“闭嘴吧,这里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一个命都拿捏在别人手里的人说话了?”

萧茵倒对她的出言不以为意,只一心都吊在了岳梓乘的身上。她冷笑道:“好啊,为表诚意,那就请你即刻放下青锋,并且把它丢得远远的。只要你让我满意了,我就不动你的宝贝心肝。”

当即便听得“哐啷”一声,在久澜还不及说出口的反对里,那把古剑已然落了地,并伴随着一阵锐利的鸣响,由近及远,再无回音。

“你疯了吗?”久澜心中暗道,一时既想嗔怪怒骂,又想含泪傻笑。没了修为的岳梓乘再弃了剑,无异于刀俎下的鱼肉,任人宰割。可他一贯如此,会明知晓这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死亡之邀,却依然如约而至;会虽千万人吾往矣,只为那天下,或为那一人。

这就是住在久澜心坎上的那个人了,即便扛了万丈青山在肩上,也能步履轻轻如载江烟,含笑意浅暖撷一花而归。

她忽然就希望且坚信着,这样的一个人,结局绝不会任由旁人来潦草书写。

青锋掷地的颤颤铮鸣无疑令萧茵满意极了,她哂笑着道:“既然你如此配合,那我就容你们最后再说几句吧。你有什么遗言,便尽快交代了。”

岳梓乘仿佛是挑起了嘴角,飘然而浅笑地回应道:“多谢了!”

久澜却猛地一滞。那些繁复的无以言说的情绪混杂着凝重的窒息感捶着她的心口,她听见那来自他的最轻柔的话语,如春日微风般拂过她心上的湖泊,吹皱了银镜,圈起了涟漪——“久久,今时今日,你愿意原谅我了吗?”

久澜咬紧了嘴唇,抬头偏向他的一方,倏尔柔声道:“岳梓乘,我最近新听说了一个故事,不长。我想说给你听。”

她喟然一笑道:“记得当年,师弟把万重崖底翻了个遍,才终于捡到了奄奄一息的我。据他所说,他发现我的那一日,距离我落崖,已经过去整整十日了。他不知道我是怎么存着那口气的,而我当然也不能知晓。后来他就用尽全力想把我救活,期间有数次险情,连他都担忧我会撑不下去,可到最后我却总是能够奇迹般的挺过来。师弟告诉我,是我体内有一股很奇怪的气息在护着我的身体,每遇险境,都会护我生还,令我不至死去,即便我还不能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