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她强硬可欺(140)

作者: 今州 阅读记录

他来到这里,是一个不知名的玩笑。皇帝让她千里下江南,带回一个旧臣的儿子,固执认为私生子。他不明白,也不敢明白。

他走了很久,等到了皇宫门口,看着那朱瓦顿住了。这里不是他的所归,从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就清楚。

只是那时,她始终握着他的手。

不归打着伞出宫门,一眼看见了站在前面出神的楚思远。

她略有责备地瞪他:“一趟中饭,怎么吃了这样久?”

不归迎着他怔忡的目光来到他面前,因身高劣势不得已抬高了手,才把他纳入伞下的阴蔽。

“午间没有休息,还随我去前朝吗?若是累了,回家去歇歇吧。”

楚思远的眼睛红了。

不归扬眉:“怎么了?遇上什么添堵的事了?”

我们可不可以抛却他们加以的束缚?

一旁的近侍小声提醒不归:“殿下,时辰快到了。”

不归点头,收了伞准备离开:“罢了。鱼儿,你下午不必受累,回广梧和小雨看好家。待我回来,务必和我说说你的烦恼事。”

不归转身要上马车,手臂被他拉住了。

“阿姐,我……”楚思远眨眼,扬起唇勾勒了一个笑:“我同你一起。”

第66章

各部筹划了许久,过月半,祭天大典开了幕。

法坛占地与皇宫无几,内有五殿八院十六宫,郁木葱林,恢宏庄严。祭天大典需耗时九天,期间祭自然八力、皇天后土,以及祀祖、阅兵,十分繁琐浩大。

宗帝携宫中后妃子女提前三日到法坛的斋戒宫入住,皇室中人需斋戒三日,三日后百官赶往法坛,三拜九叩,同祭天地皇祖。

祭天大典极其浩大,以冯太师、刘宰相牵头,六部执行,筹备了几乎一年有余。而任参知的公主享有陛下特令,同样跟紧了大典工程的始末。

在这之中,不归与宰相意见较一致,共事期间多拍和,但太师有执拗之处,宰相也拗不过。

操办大典的大部头在礼、户、工三部,礼部有刘采仲,户部有姚尚书,工部也有自己人,宰相与不归殚精了一年,自认已无大纰漏。

只是户部偷工减料、敛财刮脂的勾当让他们不满和警惕。不归敲打了以姚户部为首的一众人等,警惕此事被对头攫为把柄。

这等包庇自己人、收拾烂摊的违心事惹人十分光火。不归心里憋着气,憋得嘴里生了个泡,不得已只好忌口鱼肉,每顿都只能戒鱼,一到饭桌就一脸生无可恋的四大皆空,看得楚思远既心疼又好笑。

开景二十年秋,十年一度的祭天大典起。

第一天,宗帝立于祭天台的天心石上发言,帝声回响久远,群臣跪叩听诵。第二天,皇室与群臣开始冗长繁琐的祭礼。

法坛内需祭拜处近百,君与臣分批,主次分开,人多而礼严,按照礼部拟化名单严格进行,几无纰漏。

期间皇子公主也与帝分开,各拜其位。

不归为长女,与思平在前跪拜,共有九叩。

第一叩起来时,思平轻声和她说话:“长姐办的差事周全。”

不归面不改色:“蒙太师指点。”

思平轻笑:“长姐有特令,怎需指点?”

不归不痛不痒地回:“还需定王盯牢。”

九叩之间,两个人的步调一致,看着手足和谐,无人能听到他们之间的暗流。

“大婚何时?”

不归不欲和他绊口舌,问了他与宛妗的婚事。

思平行叩的动作一滞,不归只好放慢动作等了他一瞬。

“不知。”

不归纳罕:“为何?”

九叩行完,思平先她站起,垂眼看着她说:“我不愿娶,她不愿嫁,如此而已。”

不归楞住,身后人纷纷站起,思平看着她快速轻说:“我不娶我不爱之人。”

他那坚决眼神,一时倒让不归捕捉到了一些不属于定王的神采,依稀似有少年的桀骜傲气。

但她只是轻笑,未置可否:“斟酌些吧。”

不归转身离开,思平眼里片刻的热,也退回了冷与漠。

不归踏出大殿,罗沁上前扶着她的手,这一上午的罪终于受完,可以回宫稍作歇息。

罗沁不敢抬头,因康王在身后尾随着,她怕这一抬头,一转身,便要红了两双眼。

不归刚走下了阶便拂开了她的手:“不用你伺候,你去照料康王。三年了,刚回长丹不久,他怕是还不适应。”

罗沁低声应了是,回身一望,思鸿在两步台阶上,身量已不是少年时的清瘦,而成了颀长健朗的青年模样。

不是个闹腾公子,该是个端重王爷了。

端重王爷低头与她直视了一眼,哭鼻子了。

萍儿为不归打着伞,也觉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