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小月亮(49)

作者: 啃苹果的猫 阅读记录

群演的孩子们:“……”好难哦!

导演还在说:“笑的时候,笑容不能太浅,孤儿么太多,笑容太浅不明显,观众注意不到你;笑容也不能太夸张,太夸张的话,观众看到是看到你了,但对你的感觉就会变成,这个孤儿是个大傻子吗?”

“别的孩子都快哭死了,他还在笑,脑子没问题,会显得特别的违和。“

赵子言认真的听,既不露怯,也不慌张,眉眼一弯,笑容灿烂。

导演心里一喜,脸上矜持的点点头,这跟圈子里沾边的家庭环境熏陶出来的孩子,就是懂事,不但能很快的理解导演要求表达的意思,还能很好的演绎,真不错。

说了一圈,导演的目光转到了张小月的身上。

电影里主要的孩子的角色,讨喜的戏份都被电影厂内部关系户给拿下了,剩下没人要的,不讨喜的部分才由社会上招群众演员来演。

导演瞅了瞅张小月,觉得给小姑娘的这个角色不好讲解啊,说白了,就是一个刺头,角色非常的不讨喜,惹人厌,演出之后很容易被骂。

所以哪怕这个角色也算是微微的小重要,但是因为表演费力不讨好,电影厂的关系户都看不上,怕坏了自家孩子善良美好的形象,败坏了屏幕形象,影响以后的发展,这才有了空缺从外面招小演员。

导演:“张小月,你的戏份有点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脸部表演,一个演不好,你以后走在马路上都会被人骂!”

张小月:“……”>_<

导演你找我拍电影前你不是这么说的啊,什么意思!难不成我又是当一个惹人厌被人丢弃的小包袱!

导演给群演小演员第一份的剧本是递给张小月的,其他的孩子们都是群演,几乎没有台词,所以不需要给剧本,戏份不多讲解一下就行了,最多给一张纸片,把个人的几句台词背熟即可。

而张小月的这个孤儿的角色,算是一个配角了,剧本里有描述,所以她得到了看几眼剧本的机会。

可张小月一点也不想要这份殊荣。

不远的地方,还有好几个小姑娘被大人围绕着说戏,看这些小姑娘和周围工作人员有说有笑的打招呼的模样,再加上非常熟悉的口吻叔叔阿姨的打招呼,身旁带着孩子的大人笑眯眯的和工作人员亲昵交流,开玩笑似的口气,不时的打招呼,多照顾照顾我家的孩子啊!

张小月有点不想演了,眨巴眨巴眼睛。

张小月又不是真正的孩子,这种情况她看一眼,心里就有数了,可这个圈子她哪怕是两眼一抹黑,也知道即使是一个恶毒的角色,对于大导演大制作的剧组而言,多的是人想演!

人家好歹是着名的大导演,她张小月算什么!

哪怕她心里不乐意,人家导演也是好意,算是喜欢她,看得起她,她不能没良心,心里不喜欢就甩脸子给人看。

微微的调整了一下心态,张小月迅速的恢复正常神色,很乖巧的睁着大眼睛伸出双手接过大胡子导演递给她的剧本,恭敬有礼的感谢:“谢谢大胡子导演叔叔。”

大胡子导演摸了摸自己满脸大胡子笑出一脸黑菊花。

小姑娘小小的,模样特别的可爱,乌溜溜的大眼十分灵动,他一看就喜欢,尤其是他看了小姑娘的舞台表演的张力,不但特别的有渲染力,还情绪多变脸上的表情也能跟得上。

学校的校长说了,这孩子家学渊源,姥姥是刀马旦出身,姥爷的一手花枪出神入化,这可是妥妥的演艺届圈子里的苗子啊,据说戏曲出身的孩子从小的练功特别的苦,也特别的扎实,‘六一’儿童节那天看了小姑娘的腰板功夫,就知道这小姑娘没少下苦功夫。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脸色看多了,心智自然就早熟,这小姑娘个头不显,估计跟心思太重了有关系,慧极必伤。

群演的戏份都简单,如果不是面前这群群演的小演员们都是年岁不大的小孩子们,家里也不是电影厂的关系户没人教,导演也不需要自己亲自上阵给孩子们说戏。

给了小月亮剧本之后,大胡子导演慈爱大叔叔模样声音温和的让张小月到一旁坐在背台词。

导演:“张小月,你先把第一回合的台词背一背,台词不多,主要是体会一下角色里孩子的心态和表情,用力的表演出来就行了。”

张小月仰着小脸看着大胡子导演,听话的点点头。

脱离大部队,张小月迈着小短腿一个人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靠着墙边开始翻看剧本。

剧本里的故事,是从一个模样特别漂亮的母亲丢弃一个幼小的孩子开始的。

张小月所演绎的那个角色就是被漂亮母亲丢弃在孤儿院的幼小孩子,她就像是一个引子,引导着观众去看向孤儿院,漂亮又没有道德心的母亲丢了孩子,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