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农为本(农)(248)

作者: 黄姜 阅读记录

王后和王上像是一唱一和地在说笑,但没人敢当成是玩笑话去听。

京城朝堂上最忌惮地方官员说谎,弄虚作假瞒骗朝廷,更甚至盘踞一方。但这样的事情哪朝那代都没有少过,像是田亩产量这方面,就是会常常被瞒报了去的。说多了邀功,或说少了贪污掉,都是常见把戏。

但如今在王上和王后面前,怕是没人敢了!两人都起于田亩之间,对庄稼粮食的产量都心中有数,更别说王后还精于培育良种和耕种诀窍,想要瞒报田亩产量,很难了。

“哈哈哈!臣谢王上和王后夸赞,以后臣也定将坚持此种好品格!”杨戎面上跟着笑起来。

心里却直呼幸好!庆幸他坚持去田间走访了真实的亩产数量,也没有说多或说少,不然就穿帮了!幸好幸好,没有为了政绩漂亮,而把亩产均量和最低亩产量说得多一些。

姜秾这么说算是无意之举,就是很平常地叮嘱一个下属罢了。但夏简戟后面跟着说的,那类似告诫的话,意图就要多些了。

显然,像是杨戎和郑清源这样的地方上的知府,都领会到了他的警告之意。

凤翔府知府葛圭章,倒不必算在此列,虽然夏简戟有些醋葛圭章对姜秾存有爱慕之意,但他也深信这个年少好友的品性,几十年后他或许会为了给家族或子孙谋划,从而生出私心,但目前葛圭章是不会的。

心念一闪即过,夏简戟就转而问起郑清源来:“郑爱卿呢?可要敬酒?”

夏简戟询问是否敬酒,也就是在问是否有(喜)事禀报。

川蜀的成都府和重庆府以及南北之交的汉中府,这三个重镇之府有夏简戟的王令,官员要严密镇守不得擅离,于是就没有到长安来参加这次的除夕夜宴。

地方上的知府,来了的也就只有杨戎和他郑清源两人。像凤翔府知府葛圭章,以及兼领了京畿长安府知府的诸葛评,与他们还是不同的。这杯酒,郑清源当然是要敬了。

郑清源同样举杯:“臣今日当敬王上和王后一杯酒,以感谢王上和王后,对关内百姓的饱饭之恩!

仅臣治下固原州,虽因稻种有限,今年春天只在沿河平原播种了一些旱稻,不过因为田地相比陇西要肥沃一些,亩产相应也就更多,普遍都在每亩四五百斤稻子。

旱稻抢着秋收后,臣还吩咐及时试种了一些高产麦子。臣来长安途中,看沿途田地里的麦苗约有指长了,若是能够过冬,想来收成也会很可观。

如此一来若是成了,以后便可在秋天播种小麦,来年春夏时播种旱稻,那么小麦和旱稻接茬种植了!

或许不能所有田亩都完全衔接上,增产或许不明显,但却能在吃饱之时,有面食和米饭交替着转换口味,既能吃饱又能吃好。百姓们也是欢欣鼓舞,对王上、王后和朝廷感激不已!”

关内的耕地条件相比这时的江南,那肯定是不能比的!毕竟中原经济重心早在前朝时,就已经南移并一直没有被动摇过,除去北方多战乱因素外,就是因为南方气候和耕地条件更加优越。

但关内相比陇西,就如同矮子群里拔

将军,就要好太多了!

陇西有许多戈壁,黄沙漫天,土地贫瘠,位于内陆降雨又少,农业条件太差了。但关内嘛,毕竟有黄河流经,后世的关内境内还有名的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呢,有黄河水灌溉,有地势平坦的地方,粮食亩产比陇西高才正常。

关内纬度不低,更多地方依旧是遵循的商周秦汉前后的‘春种秋收’规律,播种的是春小麦——日后还要再加上一样旱稻。

并非像慢慢演变后、像长安和凤翔及以南地方一样,关内许多地方都不是‘秋种夏收’的冬小麦,所以郑清源才说试种了一些小麦。

对于郑清源所说旱稻与小麦的接茬复种,姜秾也在研究并尝试实现,郑清源能够试种,也算是给她增加实验数据了。

因为是在说农事相关,姜秾就起了一些谈兴,“郑知州心系百姓是再好不过,但旱稻和小麦接茬复种这件事,需得谨慎小心。万不可占了百姓的田亩,妨碍到他们收粮吃饭,可先拿一处朝廷公田,试验妥当了,再才可以往百姓间推行。”

自大旱开始到后面战乱四起之后,那些地主士绅或前朝官员,有的出逃避难,主动弃了田地,又或者像先前凤翔府城薛家一般,被炎军为民除害了,这就有了许多无主田地。

夏简戟他们商议过后,便将那些田地纳作了朝廷公田,以稍低的租子佃给百姓耕种。朝廷公田和‘借贷法’相互补充,就能得到更多粮食,实现兵多将广的精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