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243)

时间长了,再好的同胞也奴化了。

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学校学的是日语,会以为自己是日本人。

会亲日,忘记先辈的耻辱跟痛苦。

她就跟个警钟一样的,时时刻刻都在那里敲响,让所有人惊醒。

就跟一团污浊之气里面冒出来一阵小风,吹开日本人的面纱,漏出来丑陋的嘴脸,实在是难看。

因此日本人恨毒了那三,所有署名上都写着那三。

走狗汉奸到处侦查,到了晚上的时候,挨家挨户的侦查,日本兵没有那么多,用的都是汉奸。

汉奸做事儿能有多衷心呢,不过是为了日本人的银元而已。

因此滥杀无辜,为了交差的事儿多着了。

这一群汉奸,先盯着黄包车夫来的。

因为黄包车夫到处跑,跟一个一个大组织一样的,消息灵通的很。

再有黄包车有些辛苦的,拉夜班,晚上也到处溜达,因此抓了不少车夫。

关进去严刑拷打,势必要说出来一点什么。

不断的锁定,大致就确定出来一个雏形了,后面得细着来,因此派出来了女特务。

这些女特务,也是中国人多,有的是自愿洗脑的,有的是被逼的,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都要效力,不然结果不是自己能承担起来的。

“如果你有别的心思,那么,你的姐妹们,跟你一样的下场。”

小蝴蝶点点头,她面无表情,只是一个特务,日本人连坐,好让她们这一群特务相互监督,相互检举。

上海的氛围越来越凝重,大概也只有租借,能有片刻的安宁吧,日本人还不敢得罪国外列强。

那祯禧过得日子,无异于跟冯二爷一样,刀口舔血的日子啊。

日本商人嚣张跋扈,表面上看重礼节,其实骨子里面做事极为霸道。

跟冯二爷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生丝,冯二爷只冷笑,这个价格,只怕是他运输费都赚不回来。

他是去乡下收购,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再有仓储运输,这些钱都不少了。

冯家家底不够,但是冯二爷自己有钱啊,日本人看冯家是肥肉,倒是没看出来冯二爷是跑船赚美金的。

“二爷,这日本人压制其他人,都说是不允许要咱们家的生丝,这是逼着咱们贱卖了啊。”

刘小锅气的跳脚,只恨不得这日本人趁早儿死绝了才好。

冯二爷冷笑,“价格我说了算,生丝我们收购七成市场,还要压我的价格,想的都是美的很。”

他继续加大力气收购,以往是六七成,其余的给零散的小商人收购。

可是今年,他跟日本人玩商海沉浮,他要收购九成,十成最好了。

所有的生丝他都囤积起来,就看你日本人今年是不是不买生丝,不用做衣服了。

冯二爷有钱,因此他就耗着,我就是货压在仓库里面屯着,我也不给你日本人。

日本人气的跳脚,看他跟眼中钉一般,日本人不要,可是美国人英国人要啊。

中国是个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中国生丝价格是最为实惠的。

因此坐不住了,问冯二爷买。

冯二爷既然做到这一步了,收购九成生丝市场,当然一步到位了,他提高了生丝价格。

以往是三百两白银一包生丝,他卖给英国人三百八十两白银。

第139章 特务

给美国人银行抵押的是三百八十二两白银一包,冯二爷他有货源,中国生丝市场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方列强在全世界疯狂殖民,为的就是获得各种廉价劳动力,获得各种资源,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冯大爷此举,无异于让洋人咬牙切齿,刀尖舔血。

因此联合起来,挤兑冯二爷。

这一场战役,才正式拉开了帷幕,冯二爷走入了最艰难的人生时期。

日本人跟洋人打压挤兑他,国内商人不敢与他为伍共同抵抗。

加上冯大爷之前股票投资失败,冯家已不如从前。

先前股票刚来的时候,人人都要购买,上到官员,下到黎民百姓,个个都指望着赚钱。

随着铁路,纺织厂,电力的兴起,股票大行其道。

然而成了美金的收割对象,一夕之间,全部破产。

冯大爷与他思路不一致,他主张让利英国人,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纺织业大国。

联合英国人,日本人就会有所忌惮。

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冯二爷的确很心动,让利英国人,比让利日本人要好,且为自己寻求靠山,日本人不敢为所欲为。

不然这么继续下去,日本人做事阴险狡诈,向来小人行径,且向来是官商联合,只怕是冯家没有好下场。

日本人来中国有一个特点,大概是国家小人也少的原因,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