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242)

老板娘皱着眉头,“我留下来,日本人不会听我的,我已经交接了,我惹不起。”

她留下来没有用的,照样还是日本人接手,已经不能改变了。

“留下来。”

小蝴蝶就是要她留下来,而且钱也要留下来,她们姐妹们是绝绝对不在日本人手底下讨生活当卖国贼的。

老板娘眼睛动了动,“钱给你”

她慢慢的把手伸出来,然后把箱子暴露出来,“里面是我一辈子的继续。”

钱多了去了,她一辈子黑心钱,都在里面了。

小蝴蝶下意识的去拿,结果还是中计了,老板娘背对着她朝后就是一枪,她能背对着人打枪。

小蝴蝶一下子就扑倒在地上了,有人听到声音,引起来注意了。

老板娘拿着箱子,直接朝着轮船跑,她要上船。

小蝴蝶眼睁睁看着,看着她跑走,上了船。

这艘船,前往广岛。

寒秋听到了,但是无动于衷,她站在船上,最后一次远望,看着繁华的上海滩。

她觉得自己回不来了,一辈子都回不来了,此处是伤心地。

第二天一早,二爷知道消息的时候,气的桌子都掀了,对着大爷打了一架,“你,枉为人子。”

大爷素来是听着的,他拱手让出家业,“我接手之后创立的证券以外,其余的全部不要。”

冯二爷看着他,脸色极冷,一句话不曾说。

兄弟二人,本来不在一起长大,感情就疏远一些。多有误会之类,现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再不能挽回了。

第138章 生丝大战

老太太不知道跟大爷说了什么,等结束之后,大爷就打算过一段时间去国外了,他是从小国外长大的,回国了也只有上海好适应,要去内地的话,各方面都不合适。

所以上海不能继续下去了,他只能去国外。

“你做做出来的选择,我可以尊重。”

“可是我作为一个母亲,你这么做,我很失望。”

大爷不会说软话,对着谁都不会说软话,老太太说的是事实,他认了,这个时候不需要狡辩,或许狡辩解释会让老太太舒服,可是事实上,他确实是选择了寒秋。

对着老太太,他觉得很抱歉。

“母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我跟二弟之间没有矛盾,他比我更合适。”

“你去跟你父亲说。”

这是冯家的大事儿,长子继承家业,这是规矩,不能乱了,大爷的能力有,只不过对国内的市场还是不恨了解。

假以时日,他的层次会是比冯二爷更高的。

哪怕他就是比冯二爷逊色一些现在,依然也可以掌舵冯家,掌舵祖宗家业。

可是他自己过不去那个坎儿,老爷子考虑了一晚上。

最后还是同意了,“你知道你从此以后,与祖业无关了。”

“儿子知道,不后悔。”

男子汉大丈夫,行走天地之间,拿的起,放的下,他打算只身去国外打拼。

冯氏朝代更迭很迅速,很安静,远远比不上外面的腥风血雨。

寒秋走的第二天,小蝴蝶被日本人抓走,连带着许多女人,一起进了集中训练营。

在新安街一所不起眼的小院子里面,受着非人的折磨,连自尊都没有了。

然后到各个地方去当间谍,日本人对中国进行疯狂的奴化和瓜分。

稳住脚跟以后,开始插手商业。

冯大爷掌舵的时候,大力推展时尚百货,紧跟时代步伐,前途乐观。

先前冯家基业是生丝,采购生丝。

江南地区,江浙两省生丝,冯家收购每年七八成市场,大包大揽。

大宗货物囤积,把持了生丝市场,然后卖个各大银行商铺。

因此今年丝绸布料价格如何,看的是生丝,老爷子做生意敦厚一些,也没多少天赋,因此只是固定收购转手。

不会大量囤货,一旦囤货,生丝市场里面价格飙升。

日本人原材料短缺,因此把眼光看向了冯家。

想着挤兑冯家破产,然后把控生丝市场。

冯二爷刚从大爷手中接手,便面临着生丝大战,生丝收购每年耗费白银八百万两。

那祯禧去教堂学校里面教中文,因为是干着洋事儿的,所以多有洋人保护,国内地痞流氓,警察侦探之类轻易不敢冒犯。

这便给了她极大的活动空间,她刚毕业,就临危受命,负责上海一区的舆论引导,上海万不能奴化了。

她白天上课,晚上帮学生批改作业作业的办公室,就成为了一个大本营,一直到夜深人静。

一篇篇稿子是从这个简陋的小办公室发出去的,然后连夜印刷出来,街头上分发,报纸上刊登。

那祯禧就是大家的一只耳朵,个中国人的耳朵,告诉你真相是什么,残酷是什么,不能两只耳朵都沉浸在日本人的电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