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218)

“我早先不知道小四对那家的人如此看重,如果知道的话——”

她现在是在装傻,装作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馥和烟行的老板娘这才作罢,她头疼的很,被冯二爷弄得头疼,她各处的烟行都有问题,加上上次烟土的事情,铺子一开张,就被学生砸了,烦死了每天。

“那就好,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小四死了,实在是可惜,那么机灵的一个孩子,有大用处呢。”

小蝴蝶知道她的大用处是什么,无非就是给日本人,她把没个女孩子包装好了,然后给日本人送区,讨好日本人,给日本人当慰安妇。

然后借此拉近跟日本人的距离,就此移民到日本,馥和烟行的老板娘,打算移民到日本了,中国她名声算是臭了,自然是想去文明的日本了。

所以近来,她做事越发的张狂了,根本就不怕,日本人已经答应了,批文马上就下来了。

馥和烟行的老板娘,对着国内实在是瞧不起,实在是觉得没什么信心了,最好是去日本,如果日本去不了,那就去英国,去美国,总而言之,国内不好过。

第123章

可是那家的人没有白天走,那五十辆车,是精明透顶的冯二爷,用的障眼法,到了晚上的时候,那家的人,连着那祯禧,一起从老宅出来,去了长沙。

到达长沙以后,从长沙中转,那家人一路回北平,那祯禧继续求学。

半年后,那祯禧弃理从文,转系文学院。

南京沦陷后,日本人肆意中国,不少人考虑,下一步,日本人有可能轰炸长沙。

国民政府“为使抗战中战区内优良师资不至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至失学,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人才以应国家需要”,“特选定适当地点,筹设临时大学若干所”。

与学校联系,希望学校继续南迁,不至于留在长沙被日本人一锅端。

以前是诺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现如今是偌大的中国,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那祯禧同学一千余人,其中七百余人自愿参加服务军工工程,占到总人数一半。

校长痛心疾首,不愿看学生们学业未成,便奔赴前线,因此特请陈将军来校做演讲。

时值冬日,长沙湿冷,校舍不够,仅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宿舍楼仅够老师极其家属住宿。

学生都是在旁边搭建的临时住宿,或者是借住到乡亲家里去,又或者是租房子的。

但是由于大多在外求学,家中并不富裕,只好是学校出面,搭建的临时住宿。

陈将军看到,不过是茅草屋,地上连个模板都没有,是草甸子,同学们挤着睡觉的地方。

“愿资助贵校学生,每人一套军旅包,望刻苦努力,一心向上,早日学成,投身救国。”

陈将军心疼学生们,这是民族的未来,现如今在风雨里面飘荡着,跟微弱的火星一样,需要保护啊。

睡得是地板,铺着的是草甸子,冬日天冷,有的同学几个人挤在一起睡,被子都不够用。

吃饭不说是白米饭,煮鸡蛋,就连吃饱都艰难,不少学生营养不良了。

陈将军物资极其紧张,他手底下的兵,各个也要吃饭,也要睡觉,都是浴血奋战的子弟兵。

可是陈将军愿意拿出来一千套军旅装,里面有水壶,有枕头,有被子,给孩子们用。

“日本人图谋中国,图谋亚洲,尔辈千里流亡,实属不易,然救国之大事,皆系尔辈青年,愿南迁昆明,守望相助,救国救民。”

那祯禧在台下面看不清陈将军什么样子,但是知道,这一定是个伟男子。

台下面几个女同学在犹豫,“祯禧,还要继续到昆明去吗?北平离长沙,是半个中国,长沙到昆明,又是半个中国。所以,我们离着北平,是一整个中国的距离。”

不想继续南迁了,一个是身体上不允许,都是学生,体质上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北地里来的,到了南边本来就不适应,现如今南迁昆明,水土人情更加不一样了。

再一个,离着家里面远的很,对家乡也不舍得,有长沙本地的学生,自然是不太想南迁的。

那祯禧拉着她的手,“我听说,昆明四季如春,你去了,一定很喜欢。”

女同学红着眼,“我父亲来信说,我母亲病重了。已经病很久了,只是不想让我担心,才一直没有说。”

那祯禧知道她不是借口,也不是懦弱,半抱着她的肩膀,“没事儿,你只要一心向学,无论到了哪里,都能做有用的事儿,成为有用的人。”

“我听说,你结婚了,夫家有钱在上海,祯禧,你为什么不回上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