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110)

两个人似乎是到了绝路上了,夕阳给影子拉的长长的,细长的好似是没有个尽头一样的,路上车马行人,卷起来的尘土扑在脚面上,只觉得越来越沉重。

一路穿过线儿胡同,到了猫耳朵胡同的大井台那里,刘妈在那里取水。

小方到底是见识多一点,“咱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听说是三小姐回来了,咱们去跟她讨个主意去吧,她是读过书的人。”

读过书的人不少,可是能看得起他们哥俩,能不介怀他们的人,极为友善待人的,还真的是这一位三小姐了。

两个人也不进屋子里面去,只站在外面,刘妈在井台那里洗衣服,不时地看着,到底是大姑娘了。

“三小姐,您看看,如今,我们能有个什么出路呢?”

那祯禧一时之间犯了难,只觉得这世道,对于穷人家来说,就是个绞肉机一样的,没个指望。

“城里面的日子不好过,要是打进来了,我们就要断粮了,什么指望都没有只能饿死了。”

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揣测,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因为她自己想的,自己的一点见解,但是好似很多人都想不到一样,依然在这个城里面醉生梦死,所以那祯禧一度怀疑自己是错的。

“眼看着越来越乱,不定哪一天就要出大乱子了,我看着不如到乡下去,乡下去种点粮食,不比饿死了强不是,万一,这只是我的揣测,我没什么见解,只是觉得要打仗,肯定是粮食不够吃。”

一打仗,穷人家是最没有保障的,能保障他们的,只有那一亩三分地。

小方闭了闭眼,“这也不知道那一天能好,兴许等着我站不住了,不能开口了,这世道就好了,多早晚我想等着那一天。”

说完苦笑着,“谢谢您了三小姐,您给我说的,是最稳妥的法子,是给我们这样穷人家的法子啊。”

这样的法子,回到乡下去,人少事儿也少,只靠着天吃饭混个肚儿圆,是个穷苦人家的好法子,张大傻不愿意受气,他认真想了这个。

可是当初既然出来了,就是为着好日子,为着花花世界的,现在就这么回去种地去,不情愿啊。

小方不是为着这个,他孤身一个人,没有家小的拖累,他觉得,自己不是单单为了自己的,他回家种地去,自己活得好好的,也觉得是没意思的事儿。

这一点感觉,他说不出来,可是那祯禧看的出来,“您稍等一下,我这里有一些东西,给您看看,您不用还给我。”

她自己拿出来一沓子的书籍跟报纸,“您看看,有什么想法再跟我说。”

上面的报纸种类是真的多,书籍也是真的多,都是小册子的,小方没放在心上,他认识的字儿不多,只能囫囵吞枣一样的猜。

晚上饿的睡不着,实在是难过,也没有人说话,脑子里面一直是前途未知的事儿,索性拿出来报纸在路灯底下看一眼。

结果一看就是一晚上,站着累了就坐着看。

第64章 不着调的人

那祯禧提议搬到郊区,只有四太太一个人觉得好,去了乡下了,家里开支就笑了,她想的简单,“咱们就是随便学一学,守着一块儿地,家里也能种一些粮食吃,不比买着吃实惠多了吗?”

“家里的菜,米面都有了,可真的是实惠呢。”

四爷有话说,“我这部门里面还有事儿呢,一来一回的上班,岂不是很不方便?”

三姨娘也有话说,家里的孩子,上学也不方便了,而且眼看着姑娘们大了,总要说人家的把,在乡下窝着,能有什么好人家呢。

这是她最大的担忧了,那祯禧这些问题早就想到了,就是一直苦于找不着一个好地方而已。

得找一个好地方,离着城里面不远的,但是还必须是城外的,不然到时候城门一关,那就是笼中之鸟,任凭人家鱼肉了。

“爸爸,我们去寻一个房子,在村子里面的,北平有几个村子,是挨着城门不远的,您到时候上班也方便。”

“再一个,妹妹们上学也是方便的,虽说不如现在,可是总归是安全的,到了这样的时候,咱们就不能不为着安全想想了,去乡下不是为了省钱,多早晚世道好了,咱们就再回来。”

那祯禧已经是极为周全的想了,她这次回来,明显感觉是不对劲了,还是去乡下去,人多也安全一些。

大家伙没注意,都觉得她有点草木皆兵,四爷是绝不愿意离开的,他是八旗子弟,在这个城里面享乐多时了,这城里的日子多便捷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在四爷看来,北平以外的所有地儿都是乡下,都是受苦的地儿,要买个莲花白,还要多跑死几匹马的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