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知否衡兰同人)(知否衡兰)人生恰如初相见(53)

作者: 青儿啊 阅读记录

“其实,锦帛姑娘对你的爱,未必浅于我,你若真同她成了,也未见得不幸福。就如同顾二叔,待我的好,我何尝不知比你还好。可是,最后在一起的,还是我们俩。最初那颗心,可真够坚固啊,我们竟都容不下其他人、其他事了。”

元若紧紧攥着明兰的手,“世事无常,逝水东流,这世上能留住的,恐怕只有最初那份心动了。多少人妥协了,弄丢了,将就一生。我们俩,一定倔强下去,认死理到底。”

“一定”,明兰反握住元若的手,笑着坚定道。

正是夏季暑热之时,人变得没有胃口。可明兰这样的小吃货、大胃王变得没有胃口,却让元若忧心不已。他请贺弘文来为明兰请脉。

贺弘文手指一搭,眉毛一紧又一舒,轻叹一气,笑道:“恭喜小公爷,贺喜六妹妹,是喜脉。”

明兰与元若相视一笑,久久的,快笑出泪花。

明兰忙着人将这好消息告诉齐国公同郡主。郡主也不顾得半生淑仪,颠着步子急急跑来,她这一生都未如此欢喜。

她大赏贺弘文,贺弘文笑着推辞,郡主喜不自胜,几番互让,贺弘文只好无奈收下。

明兰同小桃去市集采购驱暑物资,顾廷烨在暗处观察已久,假装自然相遇。

明兰有些尴尬,退了一步,笑着问候顾廷烨。

顾廷烨脸上却有一丝焦灼,“小六儿,借一步说话。”

明兰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如今身为人妇,便是与顾廷烨少时相识,同窗多年,也不该破例。

顾廷烨讪讪一笑,“好,那便不借一步,我在这里明说吧。”

明兰点了点头,顾廷烨叹一口气,“听说你有喜了?恭喜。”

明兰笑着点头,“二叔还是直接说正事吧。”

顾廷烨仿若下了很大决心,“我带兵打仗,这事绝容不下半分含糊。可元若,是文官,说句不大中听的,也不是顶重要的文官。有时,含糊些倒过得容易些。”

“小女不懂官场的事,二叔同我说这些做什么?”明兰不解。

“元若不过做些国史实录、古今图籍的整理工作罢了”,顾廷烨试图语气平静,“这些东西,说是留给后人看的,实际上,谁又不明白,是为了讨皇上欢心呢?!可他却丁是丁,卯是卯,丝毫不容商量。别看这职位不起眼,做得讨巧,青云直上,做得不好,招怨纷纷。”

明兰知晓元若的性子刚正不阿,大体猜度到什么情况,可她仍笑道:“官家既放心将这份工作交与夫君来做,当允他有自己的工作方法。”

顾廷烨一笑,“是,我也欣赏他正直的品格,若是从前便也罢了。可是,如今你有了他的孩儿,他便不能不为你们的未来考量。”

“考不考量,怎么考量,也是我们关上门后,两口子的事”,明兰小声打断他,“二叔为我们操这份心,是出于关爱,我们心领了。只是,我一介女流,只管相夫教子,不管指点男人怎么处世为人。”明兰轻轻鞠躬,便要离去。

“你明知道,元若他会听你的”,顾廷烨追上一步。

“可我不用他听我的”,明兰一笑,“我只想他舒心顺心,不违本心。况且,他做的,本也无错,不是吗?二叔。”

“便是无错,可是不合时宜,也不利于他未来发展,更不能保护好你娘俩”,顾廷烨急了。

“我们娘俩认定他了,便是相信他能保护我们。况且,这些年,多少冷风苦雨,我早都学会了保护自己。二叔多珍重”,明兰笑着离开。

身后是顾廷烨飘来的话语,“他若被贬到荒山野岭,不得回京,可怎么办?”

明兰的心,有那么一瞬,如她的脚步一般滞重,可旋即,她便脚步轻快,心无挂碍。因为,她要回家了,一个让她满怀欣喜的家。元若等着她呢。只要能同他在一起,这一生,怎样都好。

在丁太医和贺弘文的精心调理下,明兰的孕早期平稳度过。转眼胎龄已近三个月,基本度过不稳定期,之后,胎便好带许多。可元若的任命书还是下来了。“择日赴任太原府知府”。

☆、余生死别无生离

他不想瞒明兰。圣旨就铺在书房。明兰捡起一看,笑道:“哟,这不是升了么?知府可是正五品呢。”

“明升暗降啊”,元若长吁一气,无法像明兰一般乐观,“若不是顾二叔帮忙求情,加之母后来回奔走求太后,恐怕早贬到天涯海角不得翻身了。”

明兰脸上没有一丝怨色,“你呀,含着金汤匙出生,自幼金贵养在京城,早该下去走一趟了。年轻时,多折腾些是好的。况且,朝中也没多大正事,下去了才能为民办事,倒遂了你的抱负。”

元若忽而笑了,感谢明兰的乐观,总在他所有晦暗时刻照进一缕光。“我是无忧无乐,有事做就行。只可惜,这便要暂时丢下你娘俩,于心不忍。不过你放心,待你临产,我一定回来陪你。”

“谁说我们要留下了?”明兰向他怀里一依,“孩儿他爹去大漠,我们便去大漠,孩儿他爹去雪山,我们也随去雪山……只此一生,我们只有死别,绝无生离。”

明兰所枕之处,正是元若的心口。那方寸之处,这一刻,好痛,也好暖。他一低头,亲吻她的额头,“我先去,安顿好一切,再回来接你娘俩。”

“不行,我啊,偏要与你同手同脚,一道去”,明兰仰头,嘟着嘴坚决道。

元若双眉紧蹙,不知前方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明兰用指甲轻轻挠着他的心口,暖声道:“放心吧,太原府距京城不远,不算颠簸。也不是什么穷乡僻壤之处,委屈不了我的。你只管带上我。”

元若紧紧抓住明兰的手,用脸颊温柔地蹭着她的发丝,万千怜爱,可就是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明兰踮起脚尖,吻平了元若紧蹙的眉头,轻声道:“陪在你身边,一天抵一年。若你不在身边,一年也不及一天。若让我同你生离,即便无灾无虞,长命百岁,也不过如同嫦娥的广寒宫,‘碧海青天夜夜心’,难道这就是你要给我的幸福?”

这下,元若笑了,在她樱唇印上深情一吻,“好,我们一起去。永永远远,什么都一起。”

明兰又笑着偎在他宽厚而温暖的胸膛,这世上,再没什么她会怕。

元若、明兰同齐国公、郡主依依惜别。元若长到二十多,郡主从未离开他超过三日,因此不住抹泪,非要随行。可齐国公尚且供职,不便离京,郡主总不能独撇夫君,随儿远去,只得扯着儿子衣衫,能拖延一会是一会。又担心明兰孕体,因此遣了得力护卫、家丁、女使共十余人随行。

太原府不算远,原本几日可达。可顾念明兰孕体,车马行得极慢,故八日才抵达。这期间,车队后面总有一个朦胧的马背身影。顾廷烨一人一马,悄悄护送,心中百感交集。从前,总是他一次次不告而别,从汴京去往全国各地,心中揣着对明兰的想念,促他早日归。可今日,却是他第一次目送明兰离开。他不知,从此以后,汴京是否还有温暖,还有他的挂念。不知她何日归。从此,他再不能将她护于自己掌心之上,凄风冷雨,再不能替她挡。

待元若与明兰抵达,有当地官员来接待,顾廷烨才又一人一马,疾驰回京。

已入了秋,暑热散尽,元若同明兰心中喜悦,以为会迎来一段岁月静好。哪知,首日便遇下马威。当地官员及各知县、名贾表面恭谨,却笑里藏刀,欲给新官一个“下马威”。太原府师爷笑呵呵请道:“齐大人,您在京城金生玉养,一定住不惯我们这里的陋邸。所以,下官等人特命他们重新修葺一番,以求大人同夫人住得舒坦,如在家中。”

元若尚未说什么,便被一行人引入暂住府邸。一座简陋的小院,只四间逼仄的房间,屋内摆设简单,家丁丫鬟总共四五人,蔫蔫的也没多大精神。小桃刹不住火爆脾气,“我家大娘子可有孕……”,被明兰打断,“对,确实,我们确实有预备而来,先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