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101)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此举有违伦常,有违祖宗家法,有违朝廷法度规矩。

大皇子殿下明知此举不妥,却纵容诏夫人办女子学堂。

这是要干什么?

这分明就是大逆不道!

公然创办女子学堂,就等于是公然质疑祖宗规矩。

大皇子殿下是想掀翻大周的法度吗?

还是说大皇子殿下对陛下有所不满?

创办女子学堂事小,不尊祖宗法度,不顾纲常伦理事大。

这是要造反啊!

恳请陛下严惩大皇子殿下,关闭女子学堂,严肃纲常伦理,强调祖宗规矩!

此言一出,举朝皆惊。

户部尚书赵大人不由得朝中书令李大人看去。

李大人眼观鼻鼻观心,镇定如山。

赵大人又朝陆侍中看去。

陆侍中一脸诧异,显然事先他没有收到消息,没料到御史会来这一出。

在这紧要关头,刘诏刚立下功劳的档口,竟然弹劾刘诏有造反之心。

“陛下,虽说御史言辞有些夸大。然而大皇子殿下此时正身处江南,又有带兵作战的经验,加之反贼未平,微臣以为不得不防啊!”

此乃诛心之言!

朝臣的话,显然刺激了文德帝脑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文德帝面色微微扭曲。

刘诏想要造反吗?

女子学堂不重要。

区区几个女学员,改变不了大周的祖宗法度,影响不到纲常伦理。

但是刘诏的态度很关键。

刘诏是怎么想的?

他真的想掀翻祖宗法度吗?

这很危险。

文德帝扫视朝臣,他从某些人眼中看见了兴奋。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刘诏。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有人想要置刘诏于死地,可惜天公不作美,老天爷没站在他们那边。

八百里加急,从吉州传来的消息

要命啦!

反贼高举大旗,上书“庆王奉旨讨伐刘氏逆贼,定朝纲,肃正统!”

消息一出,举朝震惊。

谁是庆王?

庆王是谁?

大部分朝臣都是一脸懵逼。

大周什么时候多出来一个庆王?

哪里钻出来的阿猫阿狗,也敢给自己封王。

“咳咳……”

少府家令轻咳一声,提醒朝臣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

“本朝的确有一位庆王!”

少府家令历经四朝,可谓是皇朝秘闻活历史。

中书令李大人说道:“众人都不曾听说过庆王,还请家令大人替众人解惑。”

“李大人应该很清楚吧。”

李大人含蓄一笑,“不及家令大人十分之一。有关此事,本官就不班门弄斧。”

少府家令捋着胡须,娓娓道来。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宗皇帝最宠爱的十七皇子,因为突发重疾,不治身亡。中宗皇帝悲痛不已,下令追封十七皇子亲王爵,封号‘庆’,正是庆亲王!”

“这么说庆王早就离世。现在出现在反贼里面的庆王又是怎么回事?莫非有人故弄玄虚,冒名顶替?”有人发出疑问。

少府家令面色平静地说道:“庆王离世之前,身边两位妾室已经怀有身孕。只可惜,等到庆王离世,丧事还没办完,两位妾室一同失踪。

中宗皇帝和先帝先后派人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两位妾室的踪影。传闻两位妾室已经死了,孩子也没能保住。也有传闻,妾室腹中孩子并非庆王遗腹子。”

“家令大人的意思是,出现在反贼那边的庆王,有可能是真正庆王殿下的遗腹子?”

少府家令呵呵一笑,“老夫可没这么说。”

“请问家令大人之前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庆王遗腹子是反贼,并且声称奉旨讨伐,此等大事岂可马虎。”

“荒唐!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反贼就是庆王遗腹子,休要胡说八道,蛊惑人心。”中书令李大人一声呵斥,制止了朝臣继续追问。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微臣认为应该派人深入调查此事。”

文德帝早就气得脸色铁青。

他面色扭曲,怒吼一声,“调查什么?调查反贼是不是庆王遗腹子?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朝廷不欠庆王,更不欠庆王遗腹子。当年那两个妾室,自己选择消失,如今又想要回身份,还敢阴谋造反,说什么奉旨讨伐,荒唐!无论反贼是不是庆王遗腹子,朕只有一个要求,杀无赦!”

朝臣问道:“不用调查吗?”

文德帝冷笑一声,“朕不需要真相!朕既真相!胆敢举旗造反,无论是谁,无论是不是皇室血脉,都该死。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朕的意思,诸位爱卿可有听明白。”

“臣等明白!”

文德帝双目赤红,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发明旨,讨伐逆贼,杀无赦。李大人,讨伐逆贼的檄文就由你书写。朕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钉死反贼,让天下人都知道反贼的累累罪行。任何人朕都可以宽恕他,唯有反贼,决不能宽恕。”

“臣遵旨!”

文德帝挥挥手,打发了诸位朝臣。

此事,不宜同朝臣过多讨论。

但他独独将少府家令留了下来。

李大人出大殿的时候,回头看了眼少府家令。

很显然,文德帝还隐瞒了一些要紧的消息。

会是什么呢?

李大人笑了笑,他心中已然明了。

大殿内空荡荡,只剩下文德帝,常恩,以及少府家令。

文德帝不复之前的怒火中烧,他浑身疲惫,颓然坐在椅子上。

“叔祖,朕留你一人,是因为有要紧事情同你商量。”

少府家令心头一惊,到底什么事,竟然让文德帝如此沮丧。

他勉强稳住情绪,“陛下请说。”

文德帝长出一口气,“江南大都督密报,反贼手中握着一份中宗皇帝亲自书写的传位诏书。诏书明言,将皇位传给庆王遗腹子。”

“不可能!”

少府家令想都没想,就否认了这份密报。

他作为中宗皇帝最小的兄弟,对中宗皇帝的很多情况,还是熟悉的。

“陛下,反贼手中握着的传位诏书,定是假的。”

文德帝急忙问道:“叔祖为何如此肯定诏书是假的?”

反贼手中的传位诏书,并不会影响到文德帝的皇位。

但是这份诏书如果被世人知晓,定会引起各种非议猜测,怀疑先帝得位不正,进而影响到文德帝的正统地位。

甚至会激发野心家的野心。

会有很多不可预估的情况发生。

比如,未来会有很多人打着庆王的名义造反。

皇室也会跟着乱起来。

人的野心,是不可预估的。

所以,文德帝只将这件事告诉了少府家令。也是他唯一可以商量的人。

经历过中宗朝晚年的朝臣,已经很少很少。

少府家令,则是最接近真相的那一个人。

少府家令压低声音,同文德帝说道:“中宗皇帝最后两年,身体有恙,手指出现了不受控制的颤抖情况,已经无法正常书写。所有奏章批阅,书写诏书,都是由中宗皇帝身边的内侍中官代笔。

反贼口称手中有中宗皇帝亲笔书写的传位诏书,这话只能哄哄不知情的人,老臣一听就知道是胡说八道。庆王过世的时候,中宗皇帝已经不能提笔书写,又如何能够亲笔书写传位诏书?”

文德帝眼睛发亮,“叔祖所言,当真?”

“老臣敢拿人头担保,中宗皇帝不可能亲手留下传位诏书。”

文德帝长出一口气,紧接着他又担心起来,“江南大都督密报称,反贼手中的传位诏书,有传国玉玺的印章,以及中宗皇帝的帝印。”

少府家令很镇定,“陛下无需担忧。陛下只需认定反贼手中的诏书是假的,那他必定是假的。假的就真不了。伪造传位诏书,死罪!诛九族!”

文德帝连连点头,慌乱的心瞬间镇定下来,“叔祖说的对。只要朕认定那份诏书是假的,他就只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