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侯爷那么软(117)

作者: 花落时听风雨 阅读记录

清阳不管旁人,走到君琂面前,喜色掩盖不住,声音极大:“我得谢谢太傅,你送来的沈大夫医术真的好,这下总算心想事成。”

君琂唇角抿了抿,道:“恭喜殿下。”

清阳的心事,许多人都知晓,儿媳成婚几载都没有添孩子,儿子又不愿纳妾,就这么将时间耗费。她经常去求神拜佛,这些后宅妇人都是知晓的,这下听她这么说,都好奇二人口中的大夫。

奈何君琂不愿再提,贵妇人们只好偃旗息鼓,视线又回到孩子身。襁褓中的婴儿不会笑,睁着眼睛看人,脖子上的项圈也显得很精致。

君琂看到项圈想起这是卫长宁命人送来的,不禁多看一眼,沐稷的妻室林氏抱着孩子,顺口道:“多亏长庚细心,当年这个项圈是婆母送给她的,她竟又送了回来,但愿孩子能够像表叔父这般稳重,勿要像他爹这般贪玩。”

听到卫长庚的名字,妇人们都凑过来,叽叽喳喳地说着好话,不知是谁提到:“项圈该是一对才是,还有一只卫侍郎准备留给自己的长子吗?”

妇人们说的都是琐碎小事,这句话提醒了旁人,太傅与卫侍郎也成婚近一载,也毫无动静。清阳与君琂交好,先道:“今日提及这件事,太傅不如先送与我吧,沾沾喜气。”

沐国公夫人脸色不对,略微窘迫,林氏道:“项圈只有一只,并无一对。”

清阳蓦地想起当年事,沐云产前无人知是双生,所有的准备都只有一份。她今日心情好,先解围:“看我脑子,净想着好东西,还未曾谢谢太傅,来日请您赏面赴宴啊。”

君琂浅笑,道:“好,有时间定去。”

小小插曲就这么过去,君琂不喜热闹,林氏引着她去客房休息。卫长宁摸过来,恰与林氏碰面,她憨笑道:“谢舅母安排,我去看看太傅。”

“别这么急,我且问你,你二人成亲至今就无打算?”林氏拦住她,将人请至一旁细说。

卫长宁不知方才的事,被舅母说得稀里糊涂,更不知是何意,茫然道:“什么打算?”

“自然是孩子。”林氏佯装怒火,点点她的额头,恨铁不成刚:“你不过晚了沐柯两月,他都已做了父亲,你看你与太傅,父母不在身旁。你二人也不晓得这些,女子年龄一大,就不好生养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筱柒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朵小浪花、孔不二、风中凌乱oO、宋朝栗子、于陌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陆肆 44;陆谁知 5瓶;PRISON阿 4瓶;尘诺00 3瓶;(^v^)、精致的杨猪猪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番外

“顾笙性子好, 就是有些急躁, 话语间若是不得当, 你也勿怪, 她就是这般,还有……我与她不过是有夫妻之名罢了, 她待会说什么别搭理。”代王腼腆, 说话间不时去打量君琂神色, 奈何君琂身居高位惯了, 喜怒不形于色,她什么都没观察到。

自己沮丧了会, 悄悄去窥探, 君琂长睫密而修长,褪下官袍, 着一身青色裙裳, 发丝如锦缎垂下,她抿了抿唇角,眼中涌动着倾慕的光色。

外间的王妃等了许久, 才见二人姗姗来迟, 她起身去迎,代王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如沐春风, 一身衣袍穿得妥帖,极是俊美。费尽心思娶到的人,现在更加欣喜, 就是傻了些,昨日洞房什么都没发生。顾笙气得脑门疼,平日里那么精明,洞房的时候竟然那么胆小。

再观君琂,发髻如云,位及人臣,必有不凡之处,顾笙不是第一次见她,却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相位三载,如今被废,如平常女子般嫁人生子,她笑着对二人行礼。

顾笙,前任大将军顾昭之女,如今其父解甲归田。

君琂对于这位代王妃也有了解,只是好奇二人为何只有夫妻之名,观代王神色,不似沾花之人,那么二人必有缘故,她笑着回礼。

顾笙行事素来坦率,拽着代王去廊下说话,君琂神色不变,冷静自持,并不在意二人的举动。

下人将早膳摆上桌,顾笙偷看一眼君相,心中叹服,对于这样的女子,只可娶回家供着,她又望着代王殿下的小身板,轻声道:“洞房花烛就这么睡过去了?”

顾笙言语间丝毫不顾及女儿家的羞耻,代王汗颜,回头看着庭院春景,眼瞳深眯,“我待君相之心,如同观莲,不可亵渎,王妃还是好好担心自己的处境吧。”

一阵清风微微过,庭院的花瓣摇曳不止,纷纷飘落。

顾笙瞪过一眼,“和离书呢?”

“明媒正娶的代王妃,若是在此时就和离,于君相名声并不好听,王妃等等吧。”

孤笙气得又瞪几眼,唤着婢女回自己院子,就晓得这个代王不会轻易答应她离去,君相要名声,难得她就不要了?

少年人的血是滚烫的,只是为官者心硬如寒冰,难以捂热。

二人用膳早膳后,廊下来了名大夫,婢女请他入内,代王一眼便知道其中缘由,不需君相开口,他就将手伸出,道:“酒自然是好酒。”

君琂望他一眼,没有带情绪,眼中却是露出几分赞叹,先帝征伐四方,雄才大略,又彪炳域内,他教养出来的孩子又岂是庸碌之辈。

然而,既然他聪慧,皇位又怎会传予皇帝,而非是她?

思索间,大夫诊脉结束,轻声道:“殿下年轻,脉象有力。”

仅仅八字,君琂颔首,吩咐婢女拿了赏银送大夫出去。代王在一侧站得笔直,她不涉及政事,身份尴尬,但地位尊崇,常日也无事,君琂恰与他相反,位极人臣,学子遍布天下。

他忆起孤笙所言,便屏退下人,直接向她坦言:“顾笙要与我和离,阿琂怎么看?”

昨日方成亲,君琂对于这位代王妃之事也了解一二,三年前嫁予代王不过十五岁,二人既然只有夫妻之名,那这场婚姻便是做戏了,她言道:“此事事关殿下之事,我参与不得。”

就晓得君相不会多话,代王也不逼迫她,语调微扬:“那便过几月再处理此事,只是府内中馈还需阿琂早日接手。”

经过大风大浪的君琂并不觉得难办,便点头应下,神色肃然,恰应证下人猜测,君相与温柔二字毫无关联。

顾笙性子急躁,等了三月,当真日日追着代王要合离,顾家武将众多,但这些年渐显落魄,特别是皇帝有意打压,此时若和离,顾家也不敢说话。

然而代王不乐意,顾笙差点砸了书房,婢女请君琂去调解。

君琂有苦难言,去时书房门紧闭,婢女敲了敲,唤道:“殿下,君王妃来了。”

里面的声音小了些,顾笙来开门,一把将君琂拽了进去,事出突然,君琂踉跄了两步,撞在了李齐怀中,紧密贴合在一起,她不由红了脸色,白皙剔透的耳尖也染上粉红。

顾笙好整以暇地望着两人,君相面色通红,显然是羞涩,如此美人,轻灵艳丽,美得不可方物。她暗暗埋怨代王,成婚三月手指都没碰一下,在长安城内找不出第二人,她先开口,道:“君相,你既然来了,我便有话直说,和离势在必行,也给你腾地,三人皆大欢喜。”

“你自己要和离,休拿阿琂当借口!”代王微微恼怒,将君琂护在身后,又道:“和离也成,顾老将军若来我府上要人又当如何?”

“自然不会,你只需点头即可。”顾笙扬起下巴,眉含英气,大有代王不点头,她便不罢休之势。急迫离去之心,昭然若揭。

君琂见此情,有些不可置信,两人关系差到如此地步了,和离之事,虽说也非罕见,但终究于颜面难堪。

李齐见君琂面色难看,恐给她带来难处,她忙应下:“也可,待府衙判决后,你自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