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种田直播日常(91)

作者: 平安如意 阅读记录

推着蒸桶到村口,那里已经围了很多人。也有其他人家向他们这般推着蒸锅的,他们的蒸锅有铁锅铁皮的,也有瓦锅泥灶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钱东带着两个儿子,和媳妇推着一起往县里去。和他们同行的有好几个人,其余的,则是往其他村落去。

钱东和两个儿子挑着的豆腐,是要送到香满楼和金玉满堂的。到了县里以后,他们要先把给酒楼的豆腐送过去,然后去钱东媳妇那里帮忙卖包子。

至于其他人,也有去县里卖豆腐的,也有去其他村里卖的。总归这是个空白市场,卖豆腐总是能赚钱的。

到新丰县大门时,天色还是黑的,城门还紧紧关闭着。没过一会儿,守门的士兵就打开了城门。

钱东等人忙又挑起担子,急急往坊市里赶去。

坊市里,卖早点的店铺已经灯火通明。金玉满堂和香满楼不远,钱东和两个儿子分开,领了一个月卖豆腐的钱,便很快又会合去找钱东媳妇了。

这时候,坊市里渐渐有了人。

钱东媳妇已经将包子、烧麦蒸上,又将各类馅料、发好的面粉放好,又烧了一锅水,方便下面。

钱东忙上前帮媳妇烧火,方便她腾出手来揉面。

钱大郎将柴火卸下整理整齐,钱二郎则开始吆喝:“卖包子~馒头嘞,卖烧麦~面条嘞,好吃的包子馒头,金溪村云三娘亲传的手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诶~”

有许多路人被吸引过来。

“这不是香满楼和金玉满堂卖的包子馒头吗?你这儿也做,不会是假的吧?”

钱二郎一面手脚麻利地拿开蒸笼盖,一面道:“你说笑嘞,云三娘一共教十个大娘厨艺,学的最好的便是我阿娘了。只不过阿娘不想去酒楼,又不想埋没了这手艺,咱才出来的。”

“是吗,给我来五个鲜肉馅的。”

“好嘞,三个铜板五个,您收好嘞。”

“呦,你这儿还有烧麦呢,给我来一笼。”

“好,给你用新鲜的荷叶包好嘞,你收好。”

“这是甚,云三娘的卤肉?”

“你眼光真好,这便是云三娘的卤肉,因三娘要修整宅院,暂时搬到县里了,这些日子的卤肉便货源不足了,也就只我们这儿有了。”

“真的?那给我来一碗。”

日头渐渐高升,摊子前面的人越来越多。金溪村的包子和豆腐声名远播,行情十分好。钱东等四人恨不得自己长了八只手,一下子将所有的客户都搞定。

大半天过去了,钱东家准备的东西都卖完了。四人推着蒸桶,满面喜悦地回家了。

粗粗一算,今日摆摊,便有将近二百铜钱的收入,再加上之前一个月送豆腐的收入,也有三百个铜钱,这加起来,一个月便是整整六贯钱又三百文,刨去成本,一个月也有五贯多的收入,这可比去酒楼里做厨娘赚得多了。

在金溪村,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刚回家还没歇两天,就听到钱里正在召集村民开会。

从外面赶回来的乡邻,陆陆续续往钱里正家去。见了钱里正后,众人发现他板着个脸,神色十分冰冷严肃,便都把脸上的喜色收了收,默默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等众人都到期后,钱里正才环视一圈,开口道:“我想诸位都知道,这做豆腐的方子,是三娘想拉扯我们一把,无偿送给我们村的。这一个月来,家家户户都凭着这做豆腐的营生,赚了不少钱。”

“但是,你们不要以为这营生给你们赚钱了,这方子便是你们的!这是钱氏宗族的,这是金溪村的!”

“钱力家的,前几日把做豆腐的房子教给了外嫁上田村的女儿,上田村也开始有人做豆腐了。这要不是钱乙挑着豆腐去了上田村,咱们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钱里正十分气愤,他跺了跺手里的拐杖,怒声道:“这是在挖咱们金溪村的墙角!”

自打云笙宣布要把做豆腐的方子交给他们后,钱里正就组织了不下于三次的大会,每次都强调村里未出嫁的娘子不准接触,以免嫁人后方子外流,损害了村里的利益。

钱氏宗族凝聚力强,对族长的话比较尊崇。故而钱里正发话后,即便疼爱女儿如钱东,也没有想着把豆腐方子交给女儿,而是想办法让她去三娘那里学艺。

听到钱里正的话,乡邻们立刻将目光投向了躲在角落里的一家,围住他们纷纷讨伐。

最后,钱氏宗族决定,钱力一家半年内不得再做豆腐营生,一旦被抓,便逐出宗族。

第87章 、金溪菜肴(四)

钱力家里的石磨被没收了,由钱里正保管,半年之后再还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若想再做豆腐,就必须去村里公用的石磨那里磨豆浆。

公用的石磨就在云家小院跟前的草亭子里,人多眼杂,等着排队的人不少,他们肯定没有机会。

再者,便是能顺利磨了豆浆,煮豆浆时会有香味飘出,大家一闻便知道他们有没有偷偷在做。若是关上门,煮豆浆的热气会不会顺着门缝往外跑不说,大热天的把门关地严严实实也太惹人怀疑了。

最要紧的是,若是偷偷做豆腐,后果太严重。

在这个世道,没有宗族的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谁都能欺负。

又渐渐过了一月,金溪村的人发现,豆子越来越难收了。豆子不是主要食量,村里各家都会储藏一些,但不会太多。

譬如钱东一家,是把豆腐卖到县里去的,收的是一月一次的铜钱,家里的豆子用完后,便要去别处收购。

而村里的另一些人家,是挑着豆腐去其他村里卖的。在乡下的人,手里都不大有钱,便是有几个铜板,也是紧紧攥在手里不能动的。故而用甚换豆腐的都有,譬如粗粮、黄豆、布帛等。卖豆腐的人也不计较太多,基本上能收的都收。

故而,相比较而言,反而是在村里卖豆腐的人,把原料备的足足的。

但是近段时间,无论是往县里卖的,还是往村里卖的,都发现豆子的收购越来越困难了,不是收不到,就是价钱太贵。

成本的增加,导致豆腐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导致了大量客户的流失,豆腐卖不出去便积压在家中,只能由家里人吃掉。

金溪村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钱里正急的上火,嘴巴上长了两颗大脓包。

无奈之下,他急急忙忙地让钱三拐套了驴车,将他送到了云笙家里。云笙听说这事后,想了想便问道:“是不是有人提前收走了大量豆子,不想让你们做豆腐?之前不是说豆腐的方子流出去了?”

钱里正恍然大悟,立刻又急急回去,让人去上田村调查。调查之后发现,大量收购豆子的人是下衣村名叫李东和李西的两兄弟。

钱力家外嫁的女儿钱二妮三年未生育,在婆家过得很不好。为了讨好婆家,她将自家母亲让她将方子牢牢捏在手里的嘱咐抛到了脑后,一股脑儿的都告诉了丈夫和婆婆。

她的丈夫和婆婆卖了没几天豆腐,上田村的人便被禁止进入金溪村了。

此事属于上田村理亏,村里周氏宗族的族长便捏着鼻子认了,然好不容易知道了豆腐方子,哪能轻易放过,便要求周大郎把方子交出来,让族里的人都有个营生。

钱二妮的婆婆气不过,但又拧不过宗族的大腿,只能不情不愿的交出方子。之后一气之下,她便把方子给自己疼爱的女儿做了嫁妆,带出了上田村。

而钱二妮的小姑子所嫁之人,正是下衣村的李东。

李东和李西的脑子灵活,拿到妻子的方子后,他立刻和弟弟一起将周围村子的豆子都收购一空,然后开始大量做豆腐。

打探清楚后,钱里正愁眉苦脸。本是一件为族人谋利的好事,哪知道因为一个外嫁女变成这样,无奈之下,他只好又去找了云笙。

云笙倒是不怎么介意方子流出村子的事情。当初她决定做豆腐,是因为做豆腐简单,能给大家都添一个营生,尝到过赚钱的味道,就不会死守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二来是因为这件事女子也能做,男子是田地里的主要劳动力,能赚钱的豆腐便能把在家劳作或在田里帮忙的女子们解放出来,再者娘子们能够大量给家里赚钱后,就能挺直腰杆说话,女性地位的提升,光嘴巴上说说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