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子很娇软(32)

魏祈安冲她拱手一揖,祝她拔得头筹。

魏襄虽还对她颇有微词,但到底也是担心的,立在门口将她送出门,僵着脸想了想,说了句:“别丢我魏家的脸。”

考试当日,魏祈宁换上宋嬷嬷特意缝制的曳撒和厚底长靴,发上束网巾,干净利落的骑着奔云往考场去。

魏襄虽还对她颇有微词,但到底也是担心的,立在门口送她,僵着脸说了句:“别丢我魏家的脸。”

武科没有夹带一说,检查得比文举松懈许多,只核实身份,简单查看装束,便放进考场。

考场在城北的校场中,里头侯考的考生不过六七十人,国子监的三个同窗,竟全都被筛下去了。

魏祈宁想起那日考场上,考武举者还有近二百人,一场文试便筛去这样多。朝廷有规定,北直隶文举录五十人,武举对半,录取二十五人,如此看来,今日应考者,三人中便有一人能中举。

这样一算,她安心了不少,认真在场边做热身活动。

第一日考弓马与刀剑。

弓马分立射和骑射,立射用三十斤的桦皮弓,骑射则是二十斤,对魏祈宁来说不算吃力。今日天晴好,无风无雨,一轮下来,魏祈宁立射全中红心,骑射则十发八中,另有一发脱靶,一发未中红心。

她留心看了旁人的成绩,有不少因紧张而出了失误,懊恼不已,也有不少与她成绩相差无几,甚至还有两三个骑射全中的。

至于刀剑,两人一组,以钝剑比试。对手是个孔武有力,面容狰狞的剽悍男子,魏祈宁一开始便想好要出奇制胜,发挥自己灵活敏捷的特长。那汉子力量虽大,也讲究剑法,却因身形庞大,行动总慢魏祈宁一步。

起初,她专注闪躲,不被壮汉劈到,连连后退,看得旁边的考官以为她必输无疑,谁知最终被她寻到空处,以剑抵住颈侧,气得那大汉当场大叫。

第二日考营阵与火器。

营阵由考官出题,考生在盘上摆出阵型,由誊录官誊写,交给阅卷官审阅。考的几个阵型都算常见的,只要平日熟读兵书,应当都能答出来。

下午的火器主试手铳使用。魏祈宁张目四顾,见多数考生果然都没露出惊诧的表情,使起手铳虽还生疏,当能瞧出都是见识过的。只是有几个因□□剂量掌握不好,炸了膛,险些伤到人。

她心中庆幸,还好有郑怀文的帮助,让她掌握了基本要领。火器准度难以掌握,魏祈宁射出十弹,只有四弹没脱靶,就是这样的成绩,在考生中也算中上。

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日,还需考兵法和天文地理。

这一场虽归在武试中,形式却还是文试的答卷。兵法有填空题,也有实例分析,须引《武经七书》作答,天文地理也是如此。

魏祈宁通读过《武经七书》不少遍,但还未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幸而武举不像文举一般须抠字眼,不能背错圣人之言,只需词意通达,见地独到,便能脱颖而出。

连续三日轮轴转,魏祈宁已是疲惫不堪,考完回府,倒头便睡,也不忙着去赴宴。

东院里,郑氏有了国子监先生的话,早已得意起来,不但将举人穿的青袍准备好了,更是日日张罗着放榜后,便要做宴席,邀魏祈安的同窗和国子监的先生们来吃席。

宋嬷嬷替魏祈宁着急,问了她好几回考得如何,她都只答尚可,还须等几日后放榜,惹得宋嬷嬷和腊梅惴惴不安,生怕她落榜,而魏祈安却荣登榜首,更怕郑氏从此更加高高在上,将他们西院踩在脚下。

魏祈宁倒不大担心,她反复考量过许多遍,确认自己的表现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落榜,这几日等待,便安心在家休整。

林进益也参加了科考,但他早已懂得自己不会中,待魏祈宁一考完,便派人来递帖子,邀她去同芳林堂的黄老板谈生意。

魏祈宁亲自上林府拜访了舅父林德水一家。

林德水痛恨儿子读书不争气,颇有怨念,对魏祈宁好好诉了诉苦。她原还担心林进益伤心难过,却瞧他一心扑在生意上,倒也想得开。

二人同去芳林堂,清算账目,又策划下一部书。

黄老板有意在新开的武举上做文章,请了几位过去专门编纂《状元通鉴》这类教辅书籍的先生一起商讨,希望借着魏祈宁的武举考试经验,出一套武状元系列,待明年武举会试后,便能印出售卖。

此举正和魏祈宁的意,她原就想过,武举不似文科,有遍地的书院可指导大家应考,多靠自己摸索,若是能将每一门类的考试内容、基本要领、训练方法编纂成册,也不失为一桩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