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宴已迟迟归(59)

作者: 冒牌反派 阅读记录

那个说要画一辈子,画到出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的女孩早就不存在了。

她害怕迟澈之不是认真的,又怕他太认真。

夜里,她抱着手机睡着了,编辑了好长一封短信,还是没能发出去。

十二月末,北京的最高气温只有几度,晏归荑不畏寒也换上了轻薄的羽绒服,里面搭一件衬衣或体恤,既保暖又不笨重。

《正当时》一展收获了些许好评,她因此接到了几个工作邀约,其中一个便是她熟悉的门画廊。

门画廊位于如今炙手可热的798艺术区,保留原始建筑的基础上做了红色的门头,很是醒目。午后阳光温柔地抚着树梢,树影在砖墙上洒下斑驳的痕迹,晏归荑的影子穿过其中,接着又消失了。

推开门走进去,她立刻被暖气包围,像被烘烤过的塑料袋套住一般,闷得人喘不过气。

工作人员笑着打招呼,“晏老师,好久不见。”

“老王在吗?”

“里面的。”

晏归荑熟门熟路走到办公室门口,礼貌地叩了三下门,里面传出女人的声音,“进来。”

她推开门,看见画廊老板老王坐在会客沙发上,侧边坐着一个年轻女人。

看见来人,老王招了招手,“你来了。”

女人好奇道:“这位是……”

老王介绍说:“这位是晏老师,这位是王鹤,我女儿。”

王鹤眼睛一亮,起身伸出手,晏归荑同她浅浅一握,在对方“请”的收拾下入座。

老王先就《正当时》寒暄了两句,接着说:“陆老师最近可好?”

晏归荑心道作为他的代售画廊,你们难道不是比我更了解近况?她面上并不表露,笑笑说:“展览过后我还没同他见面。”

“工作忙吧?听说不少画廊都想签你。”

她谦虚地说:“哪儿能,我还是个新人,还得谢谢以往您和门画廊的提携。”

“客气了。”老王连连摆手,“最近陆醒的画儿卖得还不错,《脱壳》系列都快售罄了,你做的这个联展真是不错。”

王鹤说:“难道不是迟子买了他的作品,好多人都跟风似的……”

老王瞪了她一眼,看着晏归荑尴尬地笑了笑。

晏归荑跟着笑了笑,开门见山道:“老王,您叫我过来是想签陆醒的代理?这事儿我和他说了好几回了,他本人暂时只想——”

老王打断她,“我了解,不是这样,他现在搞新系列是吧?我们想继续签代售,可不能让别的机构抢过去。”

“这没问题。”

“他还没办过个展,你也知道,不管是哪个艺术家,这样都不利于发展,所以我们想给他搞个展。”

画廊为非全权代理的艺术家做个展非常少见,晏归荑之前在非正式场合提过,被门画廊委婉地拒绝,此时对方主动提出,她颇为诧异,“个展?”

“我们门画廊一向支持年轻艺术家的发展,小迟之前跟我聊过,分析了一阵儿,我觉得他说得在理,这段时间观察来看,陆醒的确很有潜力。”

她心下默然,又是迟澈之。她很矛盾,的确要感谢他,又觉得这样她岂不是得靠他才能工作了。

见她不接腔,老王说:“要说挖掘陆醒的人,门画廊只能排第二,你才是那个‘伯乐’,所以这回想请你来负责。”

她说:“老王,我和迟总……”

老王抬手道:“认识这么长时间,我还能不知道你?不是因为小迟才这样,这一年多你也做了不少展览,你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的年轻人踏实做事的不少,有才华又肯吃苦的人才凤毛麟角,我个人是很欣赏你的。”

她清楚老王的话真假参半,但这一顿猛夸难免让人心虚,她说:“您过誉了。”

“费用方面你放心。”老王看了王鹤一眼,话锋一转,“小晏,你看过王鹤的作品吗?”

她总算知道老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花费金钱和人脉给陆醒做个展是有条件的。

王鹤今年二十四岁,比起装置艺术家的身份,“交际花”这个名头更响亮。学院派拒绝和她打交道,正儿八经搞创作的艺术家看不上她,关于她的唯一两篇学术批评文章也是他爹“求”来的,圈子里人尽皆知。门画廊在国内艺术机构也算排的上号,许多国际展览里也能见到他们的展位,老王作为一个享有声誉的藏家、成功的商人,既要哄女儿开心,也决不会让自己跌份。因此,王鹤的个展不能以门画廊的名义举办,重要的策展人也不会接手,想攀关系毛遂自荐的人他们又瞧不上,挑来挑去,出道不久、履历尚可、备受教授认可的“正统出身”的晏归荑成了不二人选。

她抬眉道:“抱歉,不是很了解。”

老王立马指挥王鹤翻出自己手机相册拿给她看。

其实晏归荑在一些次要的联展中见过,还看过图录。有次和小苏他们吃饭的时候,不知谁提起了王鹤,桌上的人群起而攻,连拍卖行的人都说“这谁买啊,还不如本科生毕设,镶在五道口的夜总会都没人要。”尽管王鹤不需要靠卖作品生活。

当时她觉得这话实在是太恶意,后来便详细了解了一番,发现王鹤的作品没有差到那种地步,但也确实不太好,太多模仿的痕迹。

王鹤靠在她身后,一边指着作品,一边谈创作灵感和过程,亲昵得犹如闺中密友,令她有些不适。

离开前,晏归荑说:“给我一点时间想想方案,灯光装置这一块我还很陌生,不确定能胜任。”

这话非常含蓄,但王鹤很不乐意,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转变,横眉道:“你要想给陆醒做个展,劝你最好不要拒绝。”

老王低声呵斥了一句,笑着说:“小晏,你好好考虑。”

第四十七章

晏归荑窝在办公椅上,面前摊着账册,她手里的笔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面。

朱朱在她面前晃了晃手,“考虑考虑?”

“考虑……哪儿有考虑的余地啊。”

朱朱不解,“归荑?”

她回过神来,“你说什么?”

“你发什呆啊。”

“不好意思……”

“我说,元旦去不去玩,泰国、印尼还是斯里兰卡?”

“快元旦了啊,我要回成都一趟。”

“什么时候不能回去?我们俩还没一起旅行过诶。”

晏归荑抬眸,“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成都?”

朱朱用食指点了点下巴,欣然道:“也好!”

门口探出一个脑袋,迟译眨巴眼睛问:“你们要去旅行吗?”

*

“元旦回成都?”李女士瘫在沙发上,手指抚着脸上的面膜的褶皱。

晏归荑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仰头贴面膜,含糊不清地说了声“嗯”。

“春节回去不好?”

“这几年我都没回去过,想去给外婆扫墓。”

“嗯……有个事一直没跟你说。”

晏归荑听李女士的语气不对劲,按着面膜低头看了她一眼。

“那个房子本来说之后给你的,那一片儿现在要拆了,我和你叔叔打算……”

她打断李女士的话,“用那笔钱装新房?”

“你怎么知道?!”李女士身子前倾,面膜差点掉下来。

晏归荑斜睨了她一眼,“上回看见你们的装修企划书还是什么的。”

“不高兴啦?”

“没,本来也是你的房子,你怎么处理都可以。”晏归荑顿了顿,“妈,以后有什么事情,我希望你能及时告诉我。”

“怕你伤心得嘛。”李女士难得讲了句方言。

“我这么大个人了,又不是没承受能力。”

李女士有些无奈,“你怎么大了还不是怕鬼,你瞧瞧,家里的镜子全部有门,说出去都笑人。”

“算了。”晏归荑没法解释,转移话题说,“你不回去是吧?”

“还有个事,我和你叔叔准备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