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912)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瑞王?!”惠帝听到右相提及瑞王,眉心便忍不住皱了起来。

怎么又扯到了瑞王?

右相闻言抬头看了惠帝一眼,尔后又躬身答说:“具体的,还请陛下听赵大人一言。”

惠帝听了右相这话,皱着眉头看了赵蔚好一会儿,才道:“既如此,那赵大人便说说罢。”

他这一声,可比方才跟右相说话时候威严多了,赵蔚吓得身子不由伏得更低,连咽了两次唾沫,才开口回话。

等到开了口,说了第一个字之后,赵蔚反倒是镇定了一些,声音也没有抖得那么厉害了。

大抵是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他便照着太子的交代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了一遍。

随着赵蔚的叙述,惠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御书房内除了赵蔚的声音,便再也没有其他动静了,如此便愈发显得赵蔚的声音清晰无比地……颤抖着……

其实赵蔚替瑞王做事时间还不长,只是最近才得见瑞王,接了这么个差事,不想差事还没办好,就被陆铮他们抓了个现行,后又半逼半迫地来到惠帝面前揭发瑞王,倒也有几分可怜。

只是,有句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要不是赵蔚自己贪慕荣华,又怎会将自己陷入今天这般境地呢?

此事之后,赵蔚的仕途,怕是艰难了。

好一些外放出去另寻出路,差一些的话,在京中做个无名小官,一辈子到老,最差的……大概就是因为此事失去功名和官位了。

可以说,不管哪一种,都与赵蔚当初所求相去甚远。

可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

惠帝听完了赵蔚的话,久久没有出声,其他人也没有打搅他。

大家都明白,惠帝需要时间想一想。

毕竟这事牵扯到朝中要员,又牵扯到他自己的儿子,是得好好思量思量才行。

惠帝这一想,就想了足足有一刻钟之久。

赵蔚跪的两腿发麻,后背的衣裳都被汗湿透了,有些发痒,他却不敢乱动。

他的生死就掌握在惠帝的一念之间,若是这会儿再惹惠帝不快,他怕就真是没有活路了。

赵蔚没敢替自己喊冤,这也是太子特地交代的,说他若是这样也只会引来惠帝更多的厌恶,因而,他只是伏地跪着不动。

事实证明,在揣度圣意这件事情上头,瑞王不如太子良多。

因为赵蔚没有哭喊着替自己鸣冤求饶,惠帝确实也那么不待见他,再加上右相也在,他也不好十分迁怒赵蔚,因而倒是没将心里的火都撒在赵蔚身上。

但到底也不是一点儿都不迁怒的。

赵蔚前来告发瑞王,可以说是忠君,但却也可以说是背信弃义,加之他状告的又是自己的儿子,惠帝会喜欢就怪了。

不过,惠帝思索良久,倒是并未先发作赵蔚,而是又问右相:“相爷以为,此事算是朕的家事么?”

第1176章 处置

右相大概早料到惠帝会有此一问,因而闻言并不慌忙,只躬身答说:“臣私以为,算是。”

惠帝听到右相这样说,脸色稍稍好看了点儿,继而赞道:“爱卿知朕心意啊。”

他明白,右相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因为想要替他保全面子罢了,不然大可以让赵蔚当着百官的面,直接将这事捅出去。

到底是两朝元老,就是比一般人明事理。

这么想着,惠帝对右相的赞赏和信任便不由更深了一些。

要知道,右相的嫡长孙女可是嫁给太子为妃的,太子与瑞王私下有争斗,他当然不可能一点儿都不知道,现如今这么好的帮着太子打压瑞王的机会,右相都没有假公济私,擅自利用,而是悄悄地带着人来见了自己,足可见其人品贵重,实乃忠君爱国之良臣啊!

右相被惠帝夸了,却并不居功,反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老臣也是不敢自己拿主意,毕竟此事牵涉到瑞王爷,这一个闹不好,便是有损皇家颜面的事……”

惠帝听到右相这样说,也忍不住叹了口气,然后又有些咬牙地骂着瑞王:“这个孽障,实在不争气,让相爷跟着操心了,唉。”

右相自然不敢应这个话,于是忙道:“皇上折煞老臣了,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老臣不过做了分内之事,至于这件事要如何论处,还是要皇上圣裁才是,今日御史台的折子,老臣……”

御史台的主事乃右相之子,今早弹劾瑞王的折子,他必然也是知道的,右相这会儿提起这个,未尝没有想要替儿子说话的意思。

只不过,没说的那么清楚明白就是了。

但听话听音儿么,惠帝也远不至于糊涂到,连右相的未尽之言都听不明白的地步。

右相帮自己保全了面子,惠帝自然也要给右相一个顺水人情,这也是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制衡之道。

因而,惠帝便叹息道:“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相爷也辛苦了,你不必多说,朕都懂,放心,朕心中清明着呢,断不会无故迁怒的。”

“陛下圣明。”右相适时地又恭维了一句。

惠帝笑着摆了摆手。

一时间,君臣二人之间分外和谐,这就苦了独自跪在那里的赵蔚了。

惠帝越是不理会他,他心里就越没底,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惠帝跟右相你来我往的说了一阵,像是才记起还有赵蔚这么个人跪着似的,忽然开口问他:“赵蔚,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吗。”

惠帝的声音很是威严,赵蔚本就害怕,再听见他这声音就更是吓得忍不住浑身发抖了。

不过,倒还是强撑着回话道:“臣,臣知道。”

惠帝闻言双眼又眯了眯,尔后又问:“你知道!哼,你说你受了瑞王胁迫才听命于他,既如此,而今又为何来朕面前告发他呢!”

“臣,臣心内不安……太,太过惶恐……”

赵蔚确实是惶恐的,也害怕,他怕惠帝雷霆之怒下,会一怒杀了他,更怕累及家人,可他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

惠帝冷眼瞧了赵蔚一会儿,忽然对常亭道:“将他先押下去,再将瑞王召进来,朕要亲自问他!”

常公公当然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于是立即躬身应了声是,然后招了御前侍卫进来,让他们将赵蔚带下去。

赵蔚被御前侍卫拖着,再也忍不住求起饶来:“皇上,皇上饶命啊,臣真的是一时糊涂,求皇上给臣一个改过的机会啊皇上!”

惠帝被赵蔚的声音吵得头疼,指着御前侍卫道:“堵上他的嘴!”

御前侍卫得令,哪敢再叫赵蔚喊出声来,于是忙捂住赵蔚的嘴巴,将人带下去了。

这时候,右相便也十分有眼色地提出了告退。

惠帝并未挽留,叫他也下去了。

……

散朝之后,瑞王与陆铮不欢而散,被汪德蒲叫走说话,结果,这边刚说了个囫囵,那边惠帝的旨意就到了,让瑞王去御书房觐见。

瑞王原本并不在意,但此刻听见内侍传旨,心里却也有些没底了。

汪德蒲脸色也有些不好看,还想从内侍那里套些话,不想来传旨的内侍什么也不知道,是以一点儿内情没问出来。

瑞王这才有些慌了,拉着汪德蒲的袖子早没了方才的不耐,“外祖,怎么办,父皇是不是相信那些御史的话了?”

原本他也是很笃定的,可这会儿却没那么确定了。

万一皇上真信了“小人谗言”,怪罪于他,怎么办?

汪德蒲被瑞王揪着袖子,心内是暗骂不已,但面上却少不得要先安抚慌乱的瑞王:“王爷且稍安勿躁,就算皇上真信了那些御史的话,也不至于重罚您,您且瞧着,看着皇上脸色不好的话,不如先行认错,就说自己被皇上处罚了心有不甘,又气自己不争气,便一时糊涂做错了事,请皇上原谅,您且先去,臣这里立刻便叫人给贵妃娘娘送信儿,让贵妃娘娘去帮衬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