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闺密事(157)

她对纹绣和玉清使了个眼色,等纹绣和玉清把门关上了,才扶着卫安坐下,看着纹绣玉清给她拆头发,带着些惆怅和委屈的看着卫安:“那不是您母亲……就算是给了银子养了您……那也是应该的……”

玉清之前不好插话,看卫安一言不发,心里也有些替她难过委屈,看着镜子里的卫安跟着点头:“姑娘,汪嬷嬷说的没错,郡主不心疼您,您可不要犯糊涂。”

别人捅刀子,卫安能精心设计把人送上死路,可是自己人能怎么办?

也一样杀了吗?

那卫玠怎么办?

老王妃怎么办?

真是前后左右都为难。

卫安最近的话越来越少了,汪嬷嬷看着她日渐沉默,简直比被人拿刀扎心窝子还难受,搂着卫安轻轻的拍她的背:“您也不要难过……总会好的……”

不会好的,如果她自己不努力的话,卫安牵了牵嘴角算是笑了,却还是连一个字都不想说。

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没法儿排遣心里的痛苦,说了只会更加难堪而已。

她只是静静的窝在汪嬷嬷怀里一会儿,又抬起了头,郑重其事的叮嘱纹绣和汪嬷嬷:“母亲回来了,晨昏定省都是应当的,只是汪嬷嬷你都不用陪我去了……以后能离正院远一些,就远一些吧。”

她不怕长宁郡主的刁难。

在她对长宁郡主的忍耐还没用光之前,她是不会怎么样的,毕竟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可是如果长宁郡主跟上一世一样,碰了汪嬷嬷。

那就真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她不会看在卫玠或者任何人的面子上的。

在她心里,汪嬷嬷远比这些除了老王妃之外的人加起来的分量都重的的多了。

汪嬷嬷不知道她为什么忽然这样郑重其事,却很听卫安的话,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卫安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做足了准备。

她也以为自己功夫早就修炼到家了,什么打击都承受的住。

可是等到第二天请安的时候,长宁郡主笑着说要带孩子们回去拜见拜见外祖母的时候,还是有些诧异。

卫老太太更诧异,她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众人,皱了皱眉头问:“你说谁不去?”

长宁郡主昂首挺胸,丝毫不惧的跟卫老太太对视:“卫安不必去。”

她对卫安指名道姓,并不讳言的道:“都是自家人,这么多年我母亲对她也算仁至义尽了,可她要是再顺杆子爬,就是不知足了罢?”

三夫人二夫人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卫老太太却听懂了,她看了卫安一眼,忽而笑了:“不去就不去罢,你们既然要去,就尽早,时辰晚了,也不像话。”

长宁郡主不知道怎么说服的卫阳清,反正终究是领着自己的孩子们去了,不仅卫玠卫玉珑,连庶女卫玉珀也领去了。

这是故意在打卫安的脸。

三夫人心知肚明,却一个字也没说,对着卫安还更亲热了三分,笑着让卫安跟卫玉攸她们去清微堂烤鹿肉:“家伙都准备好了,也有鹿肉也有羊肉,随便你们怎么吃,随你们高兴就好。”

卫玉攸向来是喜欢这些的,闻言笑的开心:“那我要去换件衣裳,否则不好看。”

三夫人当然没有不由得她的,笑着看她出去了,自己又跟老太太禀报了,准备去议事厅理事。

可她走到一半听见孔嬷嬷来传消息,又匆忙回卫老太太院子里告诉卫老太太:“陈夫人来了……”

陈御史的妻子,方氏。

卫老太太还记得这次方家的顺水推舟,眉间掠过一丝嘲讽,不动脑子也猜得出陈夫人是为什么来的。

她手里的参汤一口没喝,尽数交给了花嬷嬷,又回头吩咐三夫人:“去把人领进来吧。”

卫安坐在她侧面,她侧过头去冲卫安笑了一声:“等了这么久,总算是来了。”

方家这回的事做的也太不地道。

当初方正荣被设计的事还是卫老太太告诉的方家,后来平阳侯府和曹安打算把冯家和三皇子之死的事栽赃到方家头上,也是卫家给方家透露的消息。

可到头来,方家和方皇后半点儿感恩的打算也没有,还充当人家手里的刀,这就实在有些卑鄙了。

因为这事儿,卫老太太等陈夫人进来了,神情也仍旧是淡淡的。

方氏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笑着推女儿陈绵绵给卫老太太请安,很是温和的道:“老太太,给您拜个早年了……”

这个可不是拜早年的时候,大年二十九了非亲非故的往人家家里蹿,没点事儿怎么可能。

卫老太太也不同孩子为难,淡淡的让陈绵绵起来了,又让花嬷嬷拿见面礼。

方氏搂着女儿,期期艾艾的同卫老太太说情:“老太太,说起来,我是为了赔不是来的……”

她坦叹了口气,神情很是诚恳:“这回的事儿……”

她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口。

当初她丈夫陈御史还一直同方大老爷说,怎么也得跟卫家处好关系-----毕竟如今楚王这个敌人不是正在前头挡路吗?

可是方皇后却没听家里的,一意孤行的为了给冯贵妃卖个人情,就把卫家给卖了。

若是真的把卫家卖成功了倒也好了,也省了许多麻烦。

可是偏偏糟糕的是,卫家不仅没出事,还又在隆庆帝那里露了一回脸。

隆庆帝觉得卫家安安分分的,不贪不求,又不心怀怨忿,对卫家的好感又增进许多,这回还额外吩咐了方皇后,在大年初一命妇进宫觐见朝拜时,让方皇后留卫老太太用饭。

------------

第207章 杨怀

留卫老太太用顿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前若是卫老太太身体好不递条子说不进攻,隆庆帝也总会让方皇后留饭的。

关键是这回,隆庆帝准备重用卫阳清了。

卫阳清在南昌六年,政绩一直不错,南昌府的人口逐年增加,就连去年鄱阳湖水患,也被卫阳清处理的很是不错,没有大的伤亡。

卫阳清还自己拿钱出来休整堤坝,安抚受灾严重的周围县乡,实在是办的很不错。

连江西巡抚也上折子夸赞。

隆庆帝又念在卫阳清是老镇南王的女婿,老定北侯的嫡亲儿子,加上最近卫家办的事很是得他的心意,就决定重用卫阳清。

陈御史是朝中人,风声再没人比他收的快的了,这个消息一收到,就先去岳父家禀明了利害。

方大老爷其实心内也气的半死。

方家的荣耀固然是靠着方皇后才重新有的,不然方家在一众勋贵里,也就是没落的人都不愿意看一眼的,是方皇后被隆庆帝看重了,方家才重新繁荣起来。

可是要长久的繁荣,靠着女人的裙带,是最靠不住的。

就像当初,方皇后一无所出的时候,就算是她是嫡后,就算以后隆庆帝死了,三皇子登位也得把她称作母后皇太后,可那又怎样?

不过面子上好听了一点儿而已,好处全然没有。

到时候三皇子难道会撇开自己母族,来扶持方家?

所以方大老爷始终是有一层担忧在的,就算是现在方皇后怀上身子了,他这担忧也并不少-----之前方家被设计那事儿,现在还梗在他心里。

杨庆和被交出去了,他始终心里没底儿。

虽然他夫人进宫了一趟,方皇后说不必担忧,有冯贵妃帮衬,可是就凭现在的形势,就算是有冯贵妃帮衬,那顶多也就是在宫里少受些牵绊和算计罢了,在宫外能有什么用?

先不必说他们家有个惹祸的祖宗方正荣,就算是不是方正荣,方家子弟那么多,能下手的也太多了啊。

而且他还在朝为官……

陈御史跟他一商量,两个人都是这样想的,不说跟卫家疏远不疏远的话,但是这回的事儿,实在是方家办的不怎么地道了。

杨庆和在卫家手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