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雪(34)

作者: 谢克江 阅读记录

常燕半笑半嗔地说:“依我说啊,前面这几项都无关紧要。作为父亲不称职,那是你没有功夫去管儿子;说到作为丈夫不称职,反过来说了是因为我这个妻子也有不称职的地方。你还有更多不称职的地方,要不要我给你提出来?”

“哦?”刘清远的眼睛睁大了,“我倒还真的不知道,自己竟有这么多不称职的地方。欢迎多提意见,言者无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常燕看着刘清远说:“你是个不称职的女婿,同时也不是个称职的朋友!”

第19章 35

阿炎站在河堤上,用竹编的耙子在搂河床上的落叶和干草。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以至于在搂草的时候躬不下腰来,每过几分钟就要停下来,用拳头捶一捶发酸的后腰。

阿炎离开滨海之后,没有回到自己的家,而是到了二姨妈家。二姨妈嫁在了靠近临省的沙河县郊区柳庄,这里离自己的老家六十多里路,离滨海城里也有八十多里。这里虽然也是农村,但离省道很近。省道横着穿过田野,沿着河堤伸向远方,在沙河县分了岔,分别通向省城和滨海市。

二姨见到多年不见面的外甥女儿突然来家,又是亲热又是惊奇。阿炎就说,自己的男人在滨海城里做事,因为工作需要出远差了,要等到孩子出生后才能回来。婆家再没有别人,按本地的风俗又不能在娘家生孩子,就只好投奔姨妈,想在姨妈家生下孩子,再等男人出差回来后接她们母子。

二姨是个热心肠的人,就说这有啥不好呢,我的乖闺女尽管在姨妈家住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咱们家不缺你们母子那一口吃的哩。阿炎听说就掏出来五百块钱塞到姨妈手里,说姨妈你的家里也不宽裕,俺们不能给你们添累赘,这些钱你先拿着吧,就算我们母子的伙食费哩么。二姨一下子见了这么厚一大沓子钱就吓了一跳,说啥也不接,还说农村的粮食又不用花钱去买,要钱有啥用哩。阿炎说那就等过年的时候给姨父和表哥表嫂添几身衣裳吧,家里再置办几件像样的橱柜也好。

姨父对于阿炎挺着大肚子到家本来是满肚子不高兴的,这时候见阿炎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也就马上改变了脸色和态度,把钱替二姨接了过来,说那就算俺们先替你保管着吧,等孩子生下来后你们娘儿两个都要增加营养,花不了你还再带回去。阿炎说那就谢谢姨父姨妈了,给你们添这么大的麻烦。二姨搓着手说你看看你这个闺女呀,在城里呆了这么二年,怎么说出话来就不像一家人了呢。姨父一边把钱放到抽屉里锁好,一边说不要外气不要外气,就去叫儿媳妇给阿炎收拾房子去了。

快要入冬的农村地里没有什么活了,全村的人都在闲着“猫冬”。但阿炎却总是闲不着,一闲下来就没着没落的,总要寻个事儿干。姨妈不离阿炎身前身后,只要一见她摸东摸西地想找活儿做,就大呼小叫地阻止她,怕他闪了腰,动了胎气。二姨说你要是实在觉得空的慌,那就跟姨妈拉拉呱吧,说说你的男人我那个没见过面的外甥女婿,还有你们城里人是怎么过生活的呀。阿炎听到这里,就只知道对着墙外的远方发呆,不答腔。姨妈不肯罢休,还要追着问,阿炎就说“真的没啥好说的呀”,然后走到一边去了。

但阿炎还是闲不住。她只要一闲下来就要想事儿,一想事儿就发呆,心里慌乱的不行。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心里这是放不下滨海市呀,放不下那个让自己又爱又恨又怨又想的清远哥哥。

于是阿炎就每每趁着姨妈不注意,拿起家里的柳条筐和耙子,到省道边上的河床里却搂干草。在河床里一边搂草一边向省道上嘹望,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从身边不远处驰过,阿炎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就不再那么慌了。每到有黑色的小汽车跑过来时,阿炎就会停下手里的活儿,眼神儿跟着车子,把它拉到自己身边,再送到远处去,直到它变成一个小黑点儿,消失在公路的尽头。

她知道这个世界上黑色的小轿车多了去了,不只是她的清远哥哥才有。她知道这些来来往往的小轿车里坐着的不是她的清远哥哥,但她还是每辆都要看,都一一把它们用眼神儿拉拢过来,再一一送到公路的尽头去。

每送走一辆黑色小轿车,阿炎就在肚子里笑自己的傻气。可是奇怪的很呀,虽然这么做很傻气,但看到了这些来来往往的小轿车,自己的心里就一下子平静下来了,不再那么慌慌的了哩。

河道里的风不大,但很硬很冷,阿炎要一边搂草,一边不停地跺跺脚,身上才会有些暖气。但阿炎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她觉得在河床上搂草,比呆在家里陪姨妈拉呱儿舒服的多哩。在这条长长的河床上,她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她一个人的,可以想很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没有人来打扰她。每到这个时候,阿炎又会否定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心里说这个世界不是我一个人的呀,是三个人的。因为自己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快要出生的儿子,心里还装着一个活生生的清远哥哥。

是呀,就算是这空空旷旷的河道上,世界也不是属于阿炎一个人的,在她搂草的时候,耙子的沙沙声惊动了一只躲在草丛中的野兔子,那兔子就一下子跳了起来,箭一般地从阿炎脚前窜起,刹时掠过干涸的河道,跑到对岸去了。阿炎被吓了一大跳,往后闪了一下,脚下一个趔趄。阿炎捂着嘣嘣跳的心口儿,就感觉肚子忽然疼起来了,像是儿子被惊醒了,在用力蹬踹着,伸着懒腰,看那样子还要再努力翻几个跟头。

阿炎吭唷吭唷地小声□□着,把身子靠在白杨树上,头上渗出了冷汗珠儿。

这时就听到远处有人在叫“阿炎,阿炎……”,一个人影儿穿过麦田向这边跑过来了,是二姨妈。二姨妈一口气跑到河床上来,喘成一团,一把扶住阿炎:“瞧瞧你啊傻闺女,谁让你跑这么远来搂柴禾哩?眼看就要生了,你不要命了?都到大晌午了还不知道回家。走,跟我家走吃饭去,你姨父割了二折肉,在家包饺子哩,现在已经下锅了。”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驶进滨海市原革委会家属大院,在一座独位二层带小花园的铁栅门前停了下来。刘清远和妻子常燕走出车子,打开后备箱,拎着大包小包的营养滋补品,按响了门铃。常燕妈妈的脸出现在窗玻璃后面,向外望了一眼,回头喊:“大领导,是你的宝贝闺女和女婿上门了。”

屋子里响起一阵响亮的笑声,房屋大门打开了,常明发趿着棉拖鞋出现在门口的台阶上:“哟喝,这可真是稀客啊。清远啊,你这个娇婿,可有小三年没有登我这个岳父老泰山的家门了吧?是工作忙呢,还是为了避嫌呢,还是怕我出了问题影响你的仕途啊?”

刘清远嘿嘿地笑着:“哎哟我说爸爸呀,您这儿啥时改成法院审判厅了呀,我得看看,是不是走错了门了呢。”说着真的四周扫视了一眼。

常燕腾出手来在刘清远后背上擂了一拳:“也不看看到了什么地方,在这里还不忘了耍贫嘴哩。”

刘清远躲闪着,嘴里说:“这不是到家了吗,说点笑话不算犯错误么。”

常明发看到他们小两口亲昵的情状,微笑着点了点头,把他们让进屋里,冲着里面喊:“领导夫人,娇客上门,把我那罐极品铁观音拿出来吧。”

常燕妈妈笑答:“就忘不了显摆你那些坛坛罐罐,临潼献宝似的。人家清远现在也是个不小的领导干部了,还稀罕你的铁观音?”

刘清远接话了:“稀罕,稀罕。我平常里哪能捞得着喝这么好的茶叶啊。听燕儿说咱家里还有珍藏了十多年的茅台哩,是不是今天也拿出来犒劳犒劳我啊?”

老太太笑着说:“那我可不敢作主,那是咱们家大领导的命根子哩。要想喝,得先请示报告大领导同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