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米之厢(42)

作者: 南未水 阅读记录

“清晟,帮我看看地形呗。”芈恬适将手中的书展开,“华国与翰国中隔有山丘我知道,可这圆形是什么?”

“此处乃山湖。”

“湖啊……这地势图画的可真丑。”芈恬适说罢,将书重新合上。

“我已将暗卫从城内各地撤回,可却少了好几人……我们确实该出京了。”于清晟说罢,起身回了房,自然是去收拾行李,那皇帝暗自铲除他们的眼线,若是在待在皇城,定会惹火烧身。

第二日,王府便已变得空荡荡,四辆马车浩荡的行使出城门。

“初一呦,你又胖了!”芈恬适使劲揉搓着初一,瞬间马车中弥漫起了白毛。

“芈恬适!”于清晟赶紧伸手挥去面前飞舞的白毛,“初一正在更换毛发。”

“我都给忘了!”芈恬适将初一抱入怀中微眯上眼,“我先眯会。”

于清晟独爱喝茶,每日无事,便在亭中边看书边喝茶,对此,芈恬适总会出门搜刮一些好茶叶。

在马车上也不例外,于清晟与芈恬适的马车中架有一小桌,专门用来摆放茶水与糕点,于清晟端起一茶杯好刚送入嘴中,一股辣味便在嘴中散开,“噗,这是何物。”

“这是红糖姜茶,这里都这么冷,更别提边境了。为了防止你风寒,茶水换成姜茶。”芈恬适闭着眼说道。

“我不爱吃姜。”

“不爱也得吃啊。”芈恬适睁眼又为其倒上一杯,“姜茶可以暖身子,去风寒,天冷了一定得喝上几杯。”

于清晟索性撇开头,“我不要。”

芈恬适脑中瞬间闪过一画面,坏笑道,“清晟啊,你知道什么叫口渡么?”

“不知。”头依旧撇在一边,表示着抗议。

“口渡是说,一个人,用自己的嘴作为容器将食物渡到另一个人嘴中,清晟啊,我可以效劳。”

于清晟开始还未反应过来,脑中印起芈恬适所说的话,瞬间面红耳赤,转过头,“芈恬适!”

“怎么?已经准备接受我的红唇烈焰了吗!”芈恬适继续调侃道。

于清晟索性拿起桌上的姜茶一饮而尽,“睡你的觉。”

从京都去往边境,相隔三千里路,芈恬适等人也不再有悠闲的时间,轮流赶马车,日夜兼程。

越向边境前行,路边的乞丐越发多,询问之后才知,他们都是边境城中的,现城池已失守两座。

“万儿,贯儿。”

“王爷。”

“你俩去寻孙将军,让其派人带领一万轻骑兵火速支援。”芈恬适说罢,将那本地势书一页撕下,用笔画上几笔,盖上印记,交于两人手中。

两人应下,牵过两匹马向另一边使去。

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来到驻守的这座城池,周边的草木也已凋零,看来是经过了多次的恶战。

“恬适……”于清晟这几日一直担心犹豫,“你可会带兵打仗。”

芈恬适自然知道,清晟本便是大家闺秀,读万卷书,却从未行万里路。能够提防他人的暗箭,却抵挡不了他人的明刀。

“虽然我没打过仗,可我知道该怎么打仗,古往今来,所有有名的战役都在我脑子里记着。”此时,芈恬适无比感谢十二年的应试教育,老师们的那句,这里要背下,考试要考,虽然在试卷上从未考到,但在战场上,却考到了。

他虽是这么说,可于清晟的一颗心终究未能放下。

“清晟啊,你一这样混进里面真当不安全。”芈恬适内心已吐槽无数,于清晟这行走的荷尔蒙,绝不能让她混进男人堆里。

好在身边有一个米献,那十七八岁的身板恰巧与于清晟相符,最后在芈恬适执意下,换上了一套玄衣,蒙上一块黑布。

第 37 章

“米献,今年几岁了?”于清晟那165的个子,芈恬适很想知道这身上长在米献身上,是属于发育前还是发育后。

“米献今年15岁。”

“还在发育中,挺好挺好,以后肯定是个长腿帅哥。”芈恬适说着,拉过身后的于清晟,说道,“米献,此番,定要保护好于清晟。”

“是。”

“别是了,快去叫人开门。”

城门紧闭,城中食物定会被消失殆尽,需要尽快将人击退,不然最后终究是死。

“咚咚咚!”米献用力拍打着城门,那坚实的城门,都被其拍出了动静。

城门一边稍稍打开,近日翰国频频悄然无声的进攻,城内士兵显得小心翼翼,“何人!”

“南齐王。”米献亮出芈恬适给他的令牌。

士兵惊讶之余,赶紧将门打开,四辆马车其驱驶入城中。

这就是古代战争么,路过的每一处地面,都印有红色斑点,那应该是受伤的士兵所留下的。

芈恬适在马车中,换上那套盔甲,直奔城中议事厅,不过这盔甲,还真是挺沉的。

“与本王说说此番战事如何。”芈恬适冲入厅内,不顾厅内那几个胡子男的目光,直直坐在了正中堂空着的位置,于清晟与米献随即站至芈恬适身后。

“你是何人!”其中一人被这忽然闯入的人弄得微愣,回神过来站起身粗声说道。

正中堂的老将定睛一看,赶紧起身单膝下跪,“王……参见王爷。”

一个带头,其余人也随即跟随着下跪行礼,瞬间满堂跪满了人。

“起来吧,与本王说说战况如何。”芈恬适倒了两杯茶递给后头二人。

“回王爷,翰军五万,我方还有三万余。”

“死伤呢。”芈恬适喝一口茶,表面显得风轻云淡,倒有于清晟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模样。

“我方死伤三万,对方……”

芈恬适见他犹豫不决,皱起眉头出声追问道,“敌方死伤多少。”

“五千。”

五千?芈恬适轻笑,“都说守城容易攻城难,你们六万精兵守城,丢了两座城池不说,竟还死伤三万?”

“王爷,那翰军诡计多端,竟派千名女姬来到帐中……”

“所以六万名将士沉浸酒池肉林之中,被翰军偷袭了?连连败下两座城池?”

芈恬适那字字连珠般的反问,惹得在坐的将领其其冒冷汗,赶紧跪地,“王爷恕罪!”

“起来吧。本王只是来挽回大势,之后便会离开,你等军中的军风如何不归本王管,本王自也没有责问之意。”这种理由失防,可真行,芈恬适冷笑,“带本王阅兵。”

“是。”

士气是打仗中,必不可却的因素。自古,以少胜多的战役,多半靠的便是士气,此时那三万士兵,腌的如同被脚踩扁的野花,毫无生气。

“沉迷酒色导致失城,此乃大罪!不单单危急你们三万人性命,还有你们的父母,妻子,孩子,三族都将被斩首示众!”

“什么!”此话一出,全场瞬间沸腾,怨声载道。

“王……王爷……这……您刚刚不是说……”一旁的老将面容失色,赶紧轻声道。

芈恬适倒也不理会,继续说道,“此番唯一的出路便是功过相抵。翰军不知何时还会攻城,填饱你们的肚子,拿出你们拼命的气势,不然丢的不将将是三万条命。”

“是!”

“散了吧。”

议事厅内,几位老将神色凝重坐着,或许都在为刚刚芈恬适所说的话而担心。

“王爷,刚刚您说不会问责。”老将小心翼翼道。

“你们并非本王的士兵,本王无权过问,问责你们的是皇帝,此番他让本王来挽回大势,自然也知为何会丢了两座城池。”芈恬适放下茶杯,环顾四周的那几名老将,脸色微沉,“若是你们仍只是在议事厅里动嘴皮子,本王介意将武将换成文官,起码他们还能出主意。”

这王爷来的仅仅一时辰,便给了三万余人一个下马威,倒是让他们心中都为之一惊,“我等听从王爷安排。”

“本王现在需要一名百发百中的弓箭手。”

上一篇:执念从深 下一篇:笛渺